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掘明 > 第339章 南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临渊把作战参谋都叫到了侯府,作战指挥室内,巨大的江南舆图铺展在案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关隘、水系与城镇。

顾临渊立于舆图前,目光扫过下方神色肃穆的参谋们,沉声道:“最新的出兵计划大家都已经知晓,八月初,大军正式南下。”

“眼下最大的阻碍便是长江天堑,水网纵横,若无船队接应,大军难以快速渡江。”

指挥杆落在长江航道上,语气笃定,“昨日我已与郑芝龙敲定合作,他的船队将负责先锋部队的运输,一次最多可运载一万五千人——这是我们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大运力,必须用在刀刃上。”

“我打算,这一万五千人的先锋部队,从扬州府启航渡江。”顾临渊抬手点在扬州的位置,线条清晰的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

“扬州既是江北重镇,又扼守运河入江口,粮草、武器早已囤积完毕,登船效率最高,渡江后直扑苏州府,拿下苏州,我们才算在江南站稳脚跟。”

“诸位都清楚,苏州府并非寻常州县。”顾临渊顿了顿,加重语气。

“此地是江南漕运枢纽,粮米满仓,丝绸、盐铁资源丰沛,拿下这里,我们便能立刻建立稳定的物资运输补给点,后续大军南下的粮草、弹药供应便有了保障。

而且苏州府城防虽固,但守军多是地方团练与南明残部,战斗力远不及我军,以先锋部队的火力,速战速决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顾临渊话锋转向另一侧的松江府,轻轻摇了摇头:“至于松江府,虽也是靠海口岸,看似可作为登陆点,但大家看这航线。”

顾临渊用木杆划出从扬州到松江的水路:“需绕行长江口外海,一来一回至少多耗三日。

江南战事瞬息万变,后勤补给晚一步都可能出纰漏,况且松江府远离江南腹地,拿下后辐射范围有限,不如苏州府居于中心,东可控上海,西可通金陵,北可呼应江北,南可震慑浙北,战略价值远胜松江。”

“后续任务,还需诸位细化。”顾临渊看向参谋们。

“第一,与郑芝龙的船队对接,敲定登船时间、批次与护航方案,务必确保先锋部队渡江时万无一失,避免遭敌军水师拦截。

第二,侦察苏州府城防部署,尤其是城门、炮台位置,制定精准的攻坚计划,先锋部队要带着火炮登岸,利用步枪与迫击炮的优势,快速破城。

第三,协调扬州府的转运事宜,一万五千人的粮草、弹药要按登船顺序装车运抵码头,不得延误。

第四,预判敌军动向,南京、杭州的敌军可能会驰援苏州,需制定警戒方案,确保先锋部队攻城时无后顾之忧。”

他合上舆图一角,目光锐利:“这一万五千人,是打开江南的钥匙。

苏州府拿下来,后续大军便可源源不断渡江,江南战局便会彻底倒向我们,诸位务必周密筹划,不容有半分差错。”

“是,侯爷!”

满室参谋齐齐起身,躬身行礼的动作整齐划一,应答声震得窗棂微微颤动,眼底的锐气与决心,比案上烛火更甚。

顾临渊抬手示意众人落座,指尖轻轻摩挲着舆图边缘磨损的木纹。

顾临渊十分清楚清楚,自己的角色从不是事无巨细的执行者,民船租赁该找扬州哪几家商号、渡江时每艘船该配多少名向导、军队入江南后如何利用水网绕开敌军设防的城镇等。

这些具体的战术实施,自有前线将领与参谋们拆解落地,他要做的,是把住战略的总舵,让南下的每一步都踩在“拿下江南”这个最终目标上。

顾临渊要的从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江南的彻底归顺,是漕运的畅通,是粮库的充盈,是那些腐朽势力再也无法掀起波澜的安稳。

至于过程中那些细碎的战术调整,交给真正身在战场的人,才是对这支军队最好的信任。

“大家自行讨论,拿出方案给我!”

“是!”

随后顾临渊不再多言,而是看向身后的舆图,上面的每一块土地,每一条河流都映在顾临渊的眼中,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战争的走向。

而在这期间,参谋部的灯火连续三夜未熄。

参谋们围着沙盘反复推演,小旗在苏州府周边的河道、驿道间挪动,连“若遇长江汛期延迟渡江”“敌军水师突袭船队侧翼”这类极端情况都纳入考量,最终敲定的主方案里。

不仅标注了每支小队的登船顺序、渡江后的集结点,还附带了两套备用方案:一套针对江面起雾时的导航调整,一套应对南京援军提前驰援的阻击策略。

顾临渊看到参谋处的作战方案,细节上描述的十分清楚,各种作战预案哪怕是外行人都能清晰明了,顾临渊对着已经晋升到参谋总长苗鼎安说道:“做的不错,就按这方案下发到各军!”

“是,侯爷”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来到了八月初,此时三个军总计十三万五千人已经准备好。

八月初五清晨,扬州码头的雾气还未散尽,郑芝龙的船队已列阵江面。

青黑色的船帆连成一片,六十艘三桅炮船的炮口斜指天空,船舷边堆满了捆扎整齐的步枪、迫击炮炮弹,还有裹着油纸的粮草包。

第一军的士兵们身着统一的藏青号服,背着步枪列队登船,每艘船恰好搭载一百五十人,不多不少,这是参谋们根据船舱空间算好的数字,既不影响航行稳定性,又能保证登岸后快速展开阵型。

其他小船并不属于郑芝龙船队,都是军队从百姓手中租赁的渔船也在江北摆好,密密麻麻,细看之下,不下万艘。

当然,这些小船并不会立即行动,而是等待大军成功拿下长江河道,并且在苏州府占据稳定位置的时候,再出发。

顾临渊此时也到了前线,看着江面上的雾色逐渐在阳光下消散,立即号令,大军出发。

随着信号弹的射出,海军的十艘快舰率先驶离码头,像利箭般划破江面,往对岸驶去,紧接着后方运兵船开始动起来,钢铁战舰在江面不停的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