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铁院 > 第297章 刘江的沉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忠烈祠内只有两盏长明灯摇曳,昏黄的光线下,一排排牌位静静矗立,像一个个沉默的英灵,俯瞰着前来祭拜的人。刘江独自站在祠堂中央,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他没有点燃香烛,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落在最前排的两个牌位上,“故刘家堡统领赵忠之位”“故刘家堡堡主刘远之位”。

牌位是青石打造的,触手冰凉,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沉寂。刘江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牌面上的字迹,那是张文弼亲笔所书,笔锋刚劲,如今却已被香火熏得有些发黑。他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英灵,指尖的温度与青石的冰凉相撞,一股寒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底,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沉静了些许。

祠堂外,风穿过门缝,发出轻微的呜咽声,像是英灵的低语,又像是百姓的叹息。刘江能想象到此刻根据地的景象:主战派的士兵们在校场默默擦拭武器,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焰;主存派的文职官员和长老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焦虑与无奈;主走派的军官们则在地图前反复推演,试图找到一条生机之路。而他,作为这一切的核心,作为所有人的主心骨,却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都关乎着上万条人命的生死。

“赵叔,爹。”刘江的声音很低,沙哑得几乎不成调,在寂静的祠堂内显得格外清晰,“清军五万五千大军压境,南明已经垮了,我们孤立无援。现在大家都在等我拿主意,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

他缓缓蹲下身子,与牌位平视,眼中的坚定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与迷茫。“主战的弟兄们说,要与根据地共存亡,用鲜血铸就传奇。我知道,他们不怕死,怕的是对不起你们,对不起那些牺牲的弟兄。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上万军民跟着一起赴死,那些老人、妇女、孩子,他们本该有安稳的生活,不该为这场必败的战争付出生命。”

“主存派的人说,不如归附清廷,换取一线生机。我知道他们是为了百姓,可我忘不了你们是怎么死的,忘不了清军铁蹄下的惨状,忘不了‘抗清复明’这四个字刻在骨子里的重量。归附清廷,或许能活下来,可活着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我们这些年的牺牲,难道就这么付诸东流了吗?”

“还有主走派,说要放弃根据地,向南突围,去西南另寻生机。可突围路上,清军的围追堵截,粮草的匮乏,还有那些无法带走的百姓,又要付出多少牺牲?就算突围成功,西南局势也岌岌可危,我们又能去哪里?又能坚持多久?”

每一个选择,都像一把锋利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也架在所有人的脖子上。选择坚守,是玉碎,是悲壮,却也是绝望;选择归附,是苟活,是屈辱,却能保全部分性命;选择突围,是未知,是冒险,却可能留下抗清的火种。

刘江的手指紧紧攥着牌位的边缘,指节泛白,青石的棱角硌得他手心生疼,可他却感觉不到疼痛。他想起了赵忠临终前的样子,那个拄着铁拐杖的老人,在缺口血战中身被数创,依旧挥舞着战斧,嘶吼着“守住刘家堡”;想起了父亲刘远,那个沉默寡言的堡主,在清军破城的边缘,点燃了最后的火药,与敌人同归于尽。

他们当年的选择,是坚守,是战死,可那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而现在,他有了选择,却比当年的他们更加艰难。

“赵叔,你当年总是说,军人的天职是守护。可我现在,连该守护什么都不知道了。是守护这片土地,还是守护土地上的人?是守护我们的气节,还是守护抗清的火种?”刘江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泛起了泪光,“爹,你一生都在为刘家堡操劳,你最希望看到的,是刘家堡的百姓安居乐业,还是刘家军的旗帜永远飘扬?”

没有人回答他。

只有长明灯的火焰在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冰冷的地面上,显得格外孤独。祠堂内的香火气息浓郁,混杂着尘埃的味道,像是时光的味道,沉淀着无数的牺牲与坚守。

刘江就这样静静地蹲着,对着牌位,像是在等待一个答案,又像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他想起了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校场上士兵们训练的呐喊,田地里农夫们劳作的身影,工匠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学堂里孩子们琅琅的书声。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形成了一幅鲜活的画卷,让他心中的责任感愈发沉重。

他知道,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人不满,都会有人牺牲,都会有人骂他。选择坚守,会被主存派和主走派骂作鲁莽;选择归附,会被主战派和主走派骂作叛徒;选择突围,会被主战派和主存派骂作懦夫。

可他是刘江,是刘家军的总制,是上万军民的依靠。他不能退缩,不能逃避,必须做出选择,哪怕这个选择会让他背负千古骂名,哪怕这个选择会让他付出一切。

夜色渐渐深了,祠堂外的风声渐渐平息,根据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决断。刘江缓缓站起身,擦干了眼角的泪光,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他再次抚摸了一下赵忠和刘远的牌位,像是在汲取力量。

“赵叔,爹,我知道你们的选择了。”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你们当年用生命守护的,不是这片土地本身,而是土地上的人,是抗清的火种,是华夏的希望。所以,我不能让这火种熄灭,不能让你们的牺牲白费。”

他转身朝着祠堂外走去,脚步沉稳,没有丝毫犹豫。长明灯的火焰在他身后摇曳,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那些沉默的牌位。英灵们似乎已经得到了答案,祠堂内的氛围,渐渐变得肃穆而安宁。

刘江知道,他即将做出的选择,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和牺牲的道路。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守护那些该守护的东西,为了延续抗清的火种,他必须走下去,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哪怕要付出一切代价。

忠烈祠的门被轻轻关上,将寂静与肃穆留在里面。刘江站在门外,望着天边泛起的一丝鱼肚白,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而他,也将在这一天,做出那个关乎所有人命运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