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0年1月,由于赵构消失了一天一夜,整个南宋朝廷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在前线驻军的岳飞和韩世忠等人也收到了消息,他们正在犹豫要不要回临安稳定局势。
临安就传来消息,赵构的养子建国公赵瑗代为监国。
其实这是宰相秦桧不得已的决定,他本想趁着赵构消失直接向金国递交降书,但朝中不仅有投降派,还有主战派
虽然主战派大臣不多,不过结合起来还是能让秦桧忌惮,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赵瑗行监国事,如果一个月后再没有赵构的消息,赵瑗便直接登基。
赵瑗虽然才十四岁,但心里已经有了国仇家恨,他当即下令前线的大将整军备战,完全不顾秦桧的劝解。
南宋内部的形势很快也在金国内上演,完颜亶的消失,只是让金国群臣慌了一阵子,就让权臣完颜宗弼给压了下来。
上京会宁府皇宫,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看着下方低声议论的大臣,他淡淡的站在龙椅前注视众人。
金兀术的心腹党羽出列道,“启禀太保,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恳请太保大人登基,以稳我大金国祚!”
有人带头,其他金兀术党羽和墙头草纷纷表示赞同,帝党大臣面露不忿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是金兀术掌控大权,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这时,一个亲卫冲入殿中,“启禀太保,鸽子来信!”
“呈上来。”
金兀术打开信纸,看到其中的内容,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了变化,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传本帅令,整军备战,进攻宋国!”
有人开口道,“太保,不是准备和宋国议和吗?”
金兀术笑道,“本帅安插的棋子传来消息,宋国的皇帝赵构也消失了,如今宋国管事的是秦桧和赵构的养子。趁此时机,正是灭掉宋国的大好机会!”
“可那岳飞呢?”
岳飞二字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金兀术的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
岳飞可以说是他们金国的噩梦了,每次跟岳飞开战就没有好结果。
散朝后,金兀术召来那个亲卫,沉声道,“传信,告诉秦桧,岳飞不死,宋朝必灭!”
......
一周后,赵构吃着泡面,完颜亶依旧啃着压缩饼干,持续吃了一周的压缩饼干,导致完颜亶整个肚子都大了一圈,经常哎哟哎哟的嚎叫。
楚宇对赵构道,“赵构,你知道秦桧的心思吗?”
“嗯?秦相有什么心思?”
“他想投降金国,你不会不知道吧?”
“额...我自然是知道的。”
“那你的想法呢?”
“我...这...”
“好了不用说了,我懂,你也是想投降的。”
见赵构想要狡辩,楚宇打断他道,“需要我告诉你之后的历史吗?”
赵构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绍兴十一年,宋朝在宋金之战中取得优势的时候,你与秦桧却选择与金国议和。为扫除议和的障碍,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剥夺三大将领韩世忠、岳飞、张俊的兵权。在岳飞已经打到朱仙镇,即将收复旧都开封时,你采纳秦桧的建议,发出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北伐大业毁于一旦。将岳飞召回临安后,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明升暗降,解除了他们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
“同年,你和秦桧率先把坚决反对议和的岳飞开刀,罢免了岳飞所有职权。在秦桧的谋划下,依附秦桧的将领张俊,利诱和胁迫岳飞的部将,让这些人出面诬告岳飞的副将张宪谋反,想要以此逼迫朝廷让岳飞重新掌军,张宪被捕。”
“秦桧等人借此将矛头指向岳飞,你下旨岳飞及其儿子岳云关入大理寺狱中审讯。主审官御史中丞何铸在审问时,见岳飞背上刻着‘尽忠报国’四字,且查无实据,转而为岳飞辩解。秦桧于是让心腹万俟卨为主审官。万俟卨用尽手段,罗织罪名,始终无法找到岳飞谋反的证据。”
“岳飞被下狱后,秦桧面对韩世忠等人的质问,他以‘莫须有’三字回应,成为千古奇冤的代名词。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在写给秦桧的信中明确提出: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这成为了促使你下定决心处死岳飞的直接压力。”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宋金绍兴和议达成,你下达了处死岳飞的命令。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处死,享年三十九岁。”
讲述完那段悲凉的历史,楚宇看向出神的赵构,问道,“你现在知道赵匡胤为什么想弄死你了吧?”
赵构回过神来,急忙抱住楚宇的大腿,恳求道,“先生救我呀!那不是我的意思,一定是那秦桧,是那奸贼所为!”
“你是皇帝,他是臣子,没有你这个皇帝下令,他可不敢随意处死岳飞。说到底,你还是导致岳飞冤死的主谋。”
赵构还想求情,不远处看戏的完颜亶就大笑出声。
“哈哈哈!赵构啊赵构,你看看你,手里有岳飞这么个大忠臣你不用,用那什么奸臣秦桧。我承认,岳飞确实很强,我大金国内能与其对抗者屈指可数。若是岳飞没有被你处死,或许就是我金国重蹈那靖康之事了。只是没想到呀!你居然把他杀了!”
赵构想要怼回去,却发现自己完全不占理。
“赵构,放弃吧,你能保住小命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先生,我想问我之后是谁继任?”
“宋孝宗赵昚。”
“赵昚?我膝下并无此人。”
“噢,他原来叫赵瑗,也就是...现在的建国公。”
“是他呀...”
“他做的可以,你还活着的时候他就敢给岳飞平反。”
“我?还活着?”
“是你自己退位让给他的,你当了太上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