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264章 旧势力[反扑],试图架空林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4章 旧势力[反扑],试图架空林望

省委要成立一个全新的实体化办公室,专攻“数字经济”,由省委副秘书长林望亲自挂帅,并且省委书记给予了“人、财、事”全权委任——这个消息,像一枚深水炸弹,在省委大院平静的水面下,引爆了滔天巨浪。

消息的扩散速度,比任何一份红头文件都要快。

午饭时分的机关食堂里,平日里泾渭分明的各个厅局处室的干部们,都默契地降低了交谈的音量,耳朵却竖得老高,试图从空气中捕捉任何一丝与“数字经济办公室”相关的蛛丝马迹。

“听说了吗?林副秘书长要当那个新办公室的主任了。”

“何止是主任,听说是书记亲口许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我的天,这不就是尚方宝剑吗?这位林副秘书长,真是坐上火箭了。”

议论声中,夹杂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林望的【情绪图谱】若是在此地展开,定能看到一片五光十色的海洋:有纯粹的[羡慕],有酸溜溜的[嫉妒],有事不关己的[观望],更有一些角落里,升腾着不易察觉的[警惕]与[敌意]。

省发改委,李主任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那份让他心悸的报告就摆在手边,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嘲讽他过去的固步自封。

“主任,这是综合处草拟的,推荐给数字经济办公室的人员名单,您过目。”一位副手小心翼翼地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李主任头也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他头顶上那枚[妥协]的标签依旧是主色调,但在它的深处,一缕代表着[不甘]的青灰色光芒,正顽强地闪烁着。

他输了,在常委会上输得体无完肤。但他浸淫官场半生,深知一时的胜败决定不了最终的结局。硬顶不行,那就换个法子。

他拿起笔,看也没看名单上的名字,直接在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副手有些迟疑:“主任,这名单上的人……都是咱们处里快到二线,或者平时工作不太积极的同志,这么推荐过去,林副秘书长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李主任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无波:“新部门,新气象,让老同志过去,能稳定军心,发挥余热。年轻人经验不足,容易冒进。这是为工作考虑。”

副手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李主任的意图。

这哪里是推荐,这分明是掺沙子。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最需要的是能冲锋陷阵的精兵强将。你塞过去一堆老弱病残,占着编制,耗着资源,干不了活还喜欢指手画脚,不出三个月,再强的将,也得被这群人拖垮。

这招,叫“捧杀”,也叫“架空”。

让你当主任,给你权力,但你手下无人可用,最终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只能回头求着我们这些“老单位”帮忙。届时,主动权就又回到了他们手里。

副手不敢再多言,拿着签好字的文件,躬身退了出去。他回头时,瞥见李主任头顶,[架空]的标签若隐若现。

同样的一幕,在省经信委王主任的办公室里,以一种更激烈的方式上演。

王主任将一份名单狠狠地摔在桌上,对着自己的心腹手下低吼:“就这几个人,给我报上去!告诉林大主任,这是我们经信委能给出的最大支持了!”

心腹看着名单,面露难色:“主任,这几位……都是出了名的刺头,平时开会就爱抬杠,还跟您……”

“就要他们!”王主任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他头顶那枚[怨恨]的黑色标签,比昨天在会议室里时更加浓郁,“他林望不是能言善辩吗?不是喜欢舌战群儒吗?我倒要看看,他对着自己手底下这帮‘儒’,还怎么战!”

他要送过去的,不是老弱病残,而是“内鬼”和“炸药包”。这些人或许业务能力不强,但制造内部矛盾、阳奉阴违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

王主任仿佛已经能看到,林望的数字经济办公室,未来将变成一个终日争吵不休、内耗严重的烂摊子。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个被书记捧上天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能力驾驭一个真正的部门。

一时间,暗流涌动。

一张张精心“筛选”过的人员推荐名单,从各个与“数字经济”沾边的部门,雪片般地飞向了省委办公厅。

而林望,此刻却不在自己的办公室。

他正站在一间刚刚腾出来的,积了些灰尘的大办公室里。这里原本是省委档案查询中心的一个附属库房,位置稍偏,但面积够大,采光也好。这就是周良宇书记特批给数字经济办公室的临时办公地点。

李悦正带着两个从办公厅借调来的小姑娘,拿着抹布和扫帚,干得热火朝天。王珂、赵力、陈默和张小胖这几个调研组的成员,则围在一张旧桌子旁,对着一张草图,兴奋地规划着未来的办公区布局。

“这边,必须给陈默搞个服务器间,要独立空调,24小时散热!”

“这块采光最好的,得做个开放式讨论区,放上白板和懒人沙发,随时头脑风暴!”

“我的位置得靠窗,还得离零食柜近一点!”张小胖据理力争。

年轻人的脸上,洋溢着创业初期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头顶的[干劲]和[期待]标签,像一颗颗小太阳,将这间陈旧的库房照得亮堂堂的。

林望的手机响了,是办公厅综合处的一位同事打来的。

“林副秘书长,各个单位报上来的推荐名单都汇总好了,已经发到您邮箱了。”

“好,辛苦了。”

挂了电话,林望走到窗边,打开手机邮箱。一份长长的名单出现在屏幕上。他没有急着看那些名字和履历,而是直接开启了【情绪图谱】的关联分析功能。

一瞬间,那些黑色的名字后面,浮现出五颜六色的标签。

张三,省发改委推荐,[混日子]、[倚老卖老]。

李四,省经信委推荐,[牢骚满腹]、[桀骜不驯]、[王主任的眼线]。

王五,省商务厅推荐,[能力平庸]、[善于钻营]。

……

林望的目光缓缓扫过,嘴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好一招釜底抽薪。

他们不敢在明面上反对书记的决定,便在暗地里用这种最阴损的法子,试图让他的数字经济办公室,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先天残疾。

如果他是个普通的年轻干部,接到这样一份名单,恐怕会焦头烂额。要么硬着头皮接收,然后陷入无穷无尽的内部消耗;要么打回去,得罪一大批厅局领导,被扣上“骄傲自大、不团结同志”的帽子。

无论哪一种,都正中对方下怀。

“林处,名单来了?都有哪些大牛啊?”王珂兴奋地凑了过来。

林望不动声色地关掉手机屏幕,笑了笑:“都是各个单位的骨干精英,好事。”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几个自己亲自挑选的“火种”,心中一片清明。

敌人已经出招了。他们以为自己布下的是一个死局,却不知道,在林望的“全图视野”里,这盘棋的走法,从一开始就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他要做的,不是去破解这个局,而是要掀了这张棋盘,用自己的方式,重开一局。

而重开棋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那个能帮他镇住场子,压住阵脚的“棋眼”。

林望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个在省委办公厅综合处,默默收拾着东西,准备交接工作的老熟人的身影。

王林。

他那位曾经的处长,一个在办公厅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看透了风风雨雨的“老油条”。

在林望的【关系链】图谱里,王林与其他人的关系线,大多是平淡的灰色,代表着[公事公办]。他没有明显的派系归属,也不去刻意钻营。他头顶上最亮的标签,是[老道]和[明哲保身]。

但在这些标签之下,林望曾经看到过更深层的东西。

在自己调查农业厅厅长时,王林曾出言[警告],但那警告的标签下,伴随着一抹[保护]的暖色。

在自己晋升处长,王林交接工作时,他头顶的[复杂]情绪里,有[羡慕],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是一个内心深处尚存一丝血性,却被岁月和现实磨平了棱角的人。他有能力,有经验,懂分寸,知进退。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野心,却有不甘。

林望相信,王林心中那团名为[遗憾]的火焰,遗憾自己年轻时没有魄力去闯一闯的火焰,并没有完全熄灭。

现在,林望就要去给这团即将熄灭的火焰,浇上一勺滚烫的油。

“你们先忙着,我出去一趟。”林望对王珂等人打了声招呼。

“林处,去哪啊?”

林望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去请咱们办公室的‘定海神针’。”

他走出库房,穿过长长的走廊,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笔直。他没有走向省委书记的办公室,也没有去组织部,而是径直走向了那个他曾经工作过,如今却物是人非的地方——省委办公厅,综合处。

此刻,综合处的办公室里,王林正将自己用了多年的一个陶瓷笔筒,小心地放进纸箱。他头顶的标签,是浓得化不开的[失落]与[迷茫]。

他即将被调往省地方志办公室,一个典型的养老部门。这对他而言,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王林以为是哪个同事,没有抬头,只是低声说:“东西我马上就收拾完了,不耽误新处长办公。”

门口的人没有说话。

王林觉得有些奇怪,终于抬起了头。当他看清来人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门口站着的,是林望。

他正微笑着看着自己,眼神里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一种……邀请。

一种仿佛在说“老伙计,别收拾了,更大的战场在等你”的邀请。

王林的心,猛地一跳。他看到林望的身后,仿佛不是省委大楼的白色墙壁,而是一片正在被点燃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