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刚灭,周小胖就蹲在轨道车旁边开始冒汗。
陈星燃靠在控制台边,嘴里含着一颗没拆包装的薄荷糖,看着监视器里夏洛璃走位的预演画面。他没说话,只是轻轻敲了下耳机柄,把音量调低了一格。
“小胖。”他忽然开口,“你呼吸声比收音麦还响。”
周小胖猛地抬头,脸都涨红了:“我……我这不是紧张!我是觉得……这镜头角度是不是再压低点?要不显得衣服不够挺?”
陈星燃弯腰捡起地上的分镜表,指尖划过第三机位的标注:“你现在的问题不是镜头低不高,是眼睛看哪儿。”
“啊?”
“你看的是人,不是衣服。”陈星燃把分镜表递回去,“夏姐走过t台的时候,你在盯她脸是不是歪了、步子有没有顺,但你忘了她是穿什么出来的——那件立领盘扣配光纤刺绣的夹袄,细节全在肩线和袖口反光上。观众记不住人长什么样,但他们能记住那一道光怎么流动。”
周小胖愣住,低头翻自己写的拍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注意表情管理”“别让头发遮脸”……
陈星燃拍了下他肩膀:“你是导演,不是造型助理。你得让镜头替观众‘摸’一遍这件衣服。”
现场工作人员陆续到位,灯光组开始测试追光。周小胖深吸一口气,拿起对讲机:“三号机准备,轨道车同步推进,我要一个从脚踝到领口的垂直拉升镜头。”
“等等。”陈星燃突然拦住他,“别用拉升,改平移。拉升容易漏掉后背的暗纹拼接,而且你这个速度,等镜头升到肩膀,她人都走出画面了。”
“那怎么办?”
“让她停一步。”陈星燃走到台前,对着夏洛璃比了个手势,“就在转角处,右脚落地后停半秒,头慢慢抬起来——像掀开一扇老木门那样。”
夏洛璃眨眨眼:“然后呢?”
“然后灯光打你背后那块镂空绣片,光会穿过丝线投在地上,形成影子图案。”他笑了笑,“你不动,光影动,观众才看得清这手艺有多细。”
夏洛璃照做了。那一瞬,投影墙上的《千里江山图》恰好流转至江南水乡段落,光线透过绣孔洒出,地面浮现出波光粼粼的倒影。
“哇哦。”周小胖张着嘴,“这……这也太灵了。”
“不是灵,是算准了。”陈星燃把糖塞进兜里,“系统给的数据说,未来三个月‘静止中的动态美’相关内容播放完播率最高。你让人停下来,反而更抓眼球。”
周小胖赶紧记下来:“完播率高=让人停?”
“也不是公式。”陈星燃笑,“就是观众现在耐性差,你要么快,要么慢到让他们想多看一眼。中间那种不咸不淡的速度,最容易划走。”
---
正式开拍后,节奏还算顺利。
直到第七个走秀段落,主灯突然熄了。
技术员慌忙检查线路,发现是调光台误触了断电程序。重来一遍?至少二十分钟。
周小胖站在监视器前直搓手:“不行……这条必须重拍,不然前后光影对不上。”
“没必要。”陈星燃走过来,“只补拍五秒空镜就行。”
“可……”
“你看看刚才那段。”陈星燃调出回放,“夏姐转身时,镜头已经扫过整件衣服正面,背面是在暗区走过去的。我们现在只需要一段纯背影特写,加上灯光变化的过程,剪进去就能无缝衔接。”
周小胖眼睛亮了:“你是说……用后期拼?”
“不是拼,是补。”陈星燃指着他笔记本上的时间码,“你现在让模特再走一次,只拍从第三步到第五步,慢一点,重点拍袖口流光。其他部分用刚才的画面接。”
周小胖照办了。五分钟后,新片段录入。
助理小声嘀咕:“这么搞真能行?看着不像一条拍的吧?”
陈星燃没理她,只对周小胖说:“导演最怕的不是出错,是死磕完美。你要学会在烂泥里种花。”
说完,他从包里掏出一颗巧克力味棒棒糖,塞进周小胖手里:“等播出那天,你就会觉得,这点小折腾,比糖还甜。”
---
样片剪辑完成已是晚上九点。
工作室会议室,所有人围坐在大屏前。
片子放完,气氛有点沉默。
“感觉……太平了?”摄影指导挠头,“高潮部分没炸出来。”
周小胖心里咯噔一下。
陈星燃却点点头:“正常。你们拍的是设计本身,又不是选美比赛。太平,说明我们没刻意煽情。”
但他话锋一转:“不过,观众需要一个‘戳心窝子’的瞬间。”
“加什么?”
“幕后。”陈星燃打开手机相册,翻出一张照片——周小胖蹲在地上,一手扶轨道车轮,一手举着激光测距仪,额头全是汗。
“就这段。”他说,“把他调试设备的画面剪进去,配上字幕:‘这件衣服,值得被好好看见’。”
没人反对。剪辑师立刻动手。
十分钟后,新版成片出炉。
画面从一场走秀切入幕后:灯光熄灭,技术人员忙碌穿梭,镜头缓缓推向那个蹲着的身影。背景音乐换成一段轻柔的古筝独奏,没有歌词,只有风铃般的余音。
最后定格在周小胖擦汗抬头的一刻,屏幕浮现一行字:
【本场视觉总控:周小胖】
全场安静了几秒。
摄影指导忽然笑了:“这下有故事了。”
---
当晚十一点,话题#周小胖首执导筒#悄悄爬上热搜尾页。
起初只是几个眼尖的网友发帖:
“谁注意到了吗?这场发布会的运镜稳得离谱!”
“那个轨道车推得跟呼吸一样匀,导演出身吧?”
“查了,导演是陈星燃身边那个吃货兄弟,叫周小胖。”
“原来燃哥背后的男人也会发光!!”
“周导牛逼!陈编剧神来之笔!”
凌晨一点,微博博主“综艺显微镜”发长文分析:“这场发布会在镜头语言上有三大突破:一是低角度追踪强化材质表现,二是利用静帧制造沉浸感,三是幕后花絮反向赋能主内容——典型的‘去中心化叙事’手法,出自新人导演之手,堪称奇迹。”
周小胖躺在床上刷到这条,直接坐了起来。
他翻身下床,冲到客厅打开电脑,反复播放那段幕后镜头。
眼眶越来越热。
---
第二天中午,工作室茶水间。
周小胖端着泡面回来,看见陈星燃正坐在角落翻平板,面前摆着一杯凉透的奶茶。
“燃哥。”他坐下,声音有点抖,“昨晚……我睡不着。”
“嗯。”陈星燃没抬头,“数据我都看了。播放量破八百万,转发四万二,评论区清一色夸你。”
“我不是为这个……”周小胖低头搅着面条,“我是第一次觉得,我自己也能做成点事。”
陈星燃这才抬眼,看他一眼,笑了:“我一直知道你能。”
“可你自己那么厉害,干嘛非让我来?你随便拍拍都比我强。”
“但我不是导演。”陈星燃合上平板,“我只是个会看点趋势的编剧。你是真的在现场跑前跑后的人。没有你,那些想法连地都踩不实。”
周小胖鼻子一酸。
陈星燃伸手搂住他肩膀:“看,我说你能行吧?”
就在这时,夏洛璃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新鲜果汁。
她把一杯放在陈星燃面前,另一杯递给周小胖:“听说某位新晋周导昨晚收获人生第一波自来水?”
周小胖不好意思地挠头:“瞎拍的,运气好。”
“运气可不会让镜头稳到毫厘不差。”她笑着摇头,“进步神速啊你。”
陈星燃插嘴:“以后这种片子,让他独立带。”
“哦?”夏洛璃挑眉,“你不跟着监工了?”
“我不可能每次都站旁边。”他拿起果汁喝了一口,“你们都得自己跑起来,我才能腾出手干别的。”
夏洛璃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问:“你又要搞什么新动作?”
陈星燃没答,只是从包里抽出一张打印纸,推到桌上。
纸上是一份节目策划案封面,标题写着:《国潮实验室》。
下面一行小字:每期邀请一位传统匠人,与年轻设计师共创一件融合古今的作品。
周小胖凑过去看,越看眼睛越大:“这……这不是综艺吗?”
陈星燃点点头:“我想让它成为国潮品牌的固定内容栏目。不做秀,做实打实的创作过程。”
夏洛璃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还真是,一刻都不闲。”
陈星燃也笑,顺手撕开一颗草莓味棒棒糖放进嘴里。
周小胖看着他,又看看策划案,忍不住问:“那这次……导演是谁?”
陈星燃咬着糖,含糊地说:“你说呢?”
周小胖愣住。
夏洛璃轻轻踢了他一脚:“还不快谢谢老板?”
周小胖猛地站起来,结果撞到了桌角,泡面汤洒了一地。
他手忙脚乱去擦,嘴里还在喊:“我没准备好!我得再学学!”
陈星燃笑着摇头,从包里又掏出一颗巧克力味的糖,放在湿漉漉的桌面上。
糖纸在 spilled 的汤水里慢慢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