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宋韵流年 > 第255章 大宋最年轻的宰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天边刚刚翻起一丝鱼肚白,使馆已经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装车的,搬东西的来回穿梭于院中,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自汴梁来到这冰天雪地,今日终于可以回家了。

郝崇信双手拢在袖中不断地在院里踱着步,对着一旁的徐靖晟抱怨道:“你说陆大人还待在房中干嘛?大家可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就等他一声令下启程了。徐统领,你和陆大人关系好,你去催催,归心似箭啊!”

徐靖晟倒是不怎么着急,这次出使虽没有达到目的,但昨日已经得到陆子扬的承诺,也算是不虚此行。

不过以大哥刚直不阿、念及旧情的秉性,要让他投靠宋国,恐怕比登天还难,不过自己也有了对策,陆大人智计百出,自己以后有时间和他商议此事,肯定会找到办法的。

徐靖晟心怀大畅之下,难得调侃了他几句:“郝大人,你我可是在先帝面前立过誓的,激化辽国内乱就不说了,如今连互市一事也没有了下文,就这么空手回去,我等实在是对不起先帝的托付啊!”

郝崇信老脸一红,讷讷争辩道:“不能这么说,是事情变化的太快,谁能想到辽国的内乱会这么快就平定下来,如今我们还赖在这里根本就无济于事。而且我们和耶律沙密谋一事,萧后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还是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好,你说是吧?”

说到这里,郝崇信看了一眼房中那道在烛火摇曳中忽长忽短的身影,带着一丝得意的笑道:“陆大人答应你的事了?”

徐靖晟顿时收起了笑容,脸上带着感激抱拳道:“这事多谢郝大人的提点,卑职铭记在心。”

“呵呵!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客套,刘业也算是一代名将,如果真的能够归顺我大宋,那不仅是朝廷之幸,更是边关百姓之福。我估摸着,陆大人回京后必定平步青云,就是几年后位列台阁,成为我大宋最年轻的宰相也不一定啊!”郝崇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搓着冻得发僵的双手,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的说道。

徐靖晟顿时吃惊不已,陆大人今年才不过二十六岁,若真如郝崇信所言几年后位列台阁、问鼎宰辅,那不仅是大宋开国以来最年轻的执政大臣,就是翻遍史书,也屈指可数。

郝崇信见他这副样子,笑着解释道“你知道当今圣上最注重的是什么吗?不是开疆扩土,而是民生。当今圣上担任开封府尹时,便以宽仁为政,革除苛政、疏浚河道,并多次上书减免赋税,让汴梁百姓安居乐业,这份口碑可不是虚的。”

“我估摸着,官家灭了伪汉以及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就会把精力彻底放在内政上,陆大人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你说那时,这样一个通晓商贾之术、精于财赋调度,又深谙民生利弊的人才,官家岂能放过?”

徐靖晟听得心头巨震,脑中想起在和州发生的事情,建造船厂、创立盐引法、疏通水利等等,陆大人身上似乎真的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无论多么棘手的难题,到了他手中总能寻到破解之法,实在让人佩服不已。

不过自己可是希望他领兵打仗的。辽国虽是大宋的心腹巨患,可西北的党项人也不是善茬,二哥多次来信提到党项人野心勃勃,近年来不断袭扰边境,劫掠粮草,屠戮百姓,麟州军民苦不堪言。

如果当今圣上真的没有开疆扩土之心,任由党项人做大,这可如何是好?徐靖晟顿时忧心忡忡起来。

看来这事也得陆大人去劝说了。

正想着,房门‘咯吱’一下打开,身着一身绯色官袍披着一件墨绿色披风的陆子扬走了出来,来到两人跟前,带着歉意拱手道:“实在不好意思,有事耽搁了一下,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两人急忙回礼,郝崇信更是带着一丝巴结的笑容道:“陆大人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们也是刚刚收拾好,正赶来向您禀报呢!大人,我们已经一切收拾妥当,可以出发了。”

徐靖晟见他神情憔悴,顶着两个熊猫眼,关切的问道:“大人,可是昨夜未曾歇息好?或是身体有些不适?”

昨晚回来后自己一夜辗转难眠,脑中满是萧绰抱着自己跳下缓坡的画面,偶尔又蹦出明萱幽怨的看着自己样子,能睡得着吗?

恍惚中,自己都不知道竟然背负了这么多情债,可是这真的很冤枉,他从来都没有过半分非分之想。

当孟锦蓉在自己面前把这些事情无情的撕开,赤裸裸的呈现在眼前,自己才发现,有些情感,即便自己刻意回避,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

但是自己不能回应,每每想到屏儿在王洵面前,拿着金簪抵着自己的喉咙,拼着性命也要和自己在一起,还有她凄惨的身世,自己只能像鸵鸟那样,把头埋在沙里,不听,不闻,不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自己在她面前坚定地说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既然有了承诺,就该守住初心,至死不渝。

所以,萧绰,再见了。

陆子扬摇了摇头,深吸了口气,从袖中拿出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递给徐靖晟吩咐道:“你派人将这封信交给萧德文,记得让他务必转呈给萧后。”

徐靖晟双手接过书信,见信封上未题一字,只在封口处按了个淡淡的指印,心中虽有疑惑,却也不多问,躬身应道:“卑职明白,这就去安排可靠之人办妥。”

“郝大人,通知大家,启程回京。”

“下官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