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风沉吟片刻,目光深邃:“苏姑娘所言极是。”
“此案关键,在于陈货郎因何招致杀身之祸。”
何明风沉吟片刻,对张龙说道。
“张龙,持我名帖,去请本地知县前来现场。”
“就说路过官员发现命案疑点,恳请父母官亲临勘验。”
“是!”
张龙一抱拳,立刻带着跨刀匆匆走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本地杨县令带着仵作、衙役匆匆赶到。
这位杨县令年约四旬,虽然年纪比何明风大不少,但是知县是正七品,何明风身为通判比他高了一个等级。
因此见到何明风立刻拱手寒暄。
“何大人,有劳挂心。只是这溺水而亡,下官见得多了,里正既已勘查,想必无误……”
杨县令捻着胡须,言语间有息事宁人之意。
“杨大人,”何明风不卑不亢,拱手道,“非是本官多事,只是死者腰间疑似捆绑勒痕,且随身银钱尽失,家属言明其并非孤身醉酒之人。”
“本官以为,人命关天,还是谨慎为上。”
何明风点到即止,并未直接说出“谋杀”二字。
杨县令皱了皱眉,碍于何明风官身,不便直接驳斥,只得对仵作挥挥手:“既如此,你再仔细看看。”
那仵作技检查一番,对杨县县令使了个眼色。
杨县令立刻皱起了眉头。
他明白,这姓何的年轻官员所言都是真的。
何明风看到这两个人的小动作,心中了然,转向杨县令,语气凝重。
“杨大人,种种迹象表明,陈货郎很可能并非失足,而是遭人袭击、捆绑后抛入河中。”
“此乃谋杀重案,绝非意外,若不彻查,真凶逍遥法外,恐非地方之福,亦非大人政绩之所愿。”
杨县令脸色变了几变,他虽想省事,但也知若真是命案被草率处理,日后被监察御史查出,后果不堪设想。
他沉吟片刻,终于正色道:“何大人所言极是!是下官疏忽了。此案必须严查!”
随即下令衙役封锁现场,并将里正暂行看管,以防其串通或破坏证据。
然后杨县令脸色缓和了一些,捋了捋山羊胡,一脸和气道:“何大人,既然已经派人去查了,不如请大人先回去歇歇脚?”
说着杨县令看了看波涛汹涌的黄河水,眼睛一转:“今日风浪大,不宜渡河。”
“为了何大人的安危,不如明日再渡河?”
何明风点点头:“也好,那本官便继续回去休息一日,明日再渡河。“
正好,他还想派人暗中再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到客栈,暮色快要降临,苏锦和白玉兰便出动了。
苏锦褪去了白日里略带英气的护卫装扮,换上了一身毫不起眼的深灰布裙,头发也用同色布巾包裹。
只余几缕碎发垂在颊边,遮掩了几分容貌。
苏锦一个拐弯,走进了码头后方那片充斥着鱼腥与汗臭的棚户区。
这里居住着码头上最底层的苦力,破产的渔夫还有做些小本生意的摊贩。
他们是渡口的毛细血管,消息芜杂却往往最接近真相。
苏锦的目标很明确。
找到那些既依赖码头恶势力团伙讨生活,内心又对其充满畏惧,甚至怨恨的边缘人物。
她首先走进一家门脸破旧的小酒肆。
里面坐着几个刚卸完货、满身疲惫的苦力。
正就着劣质烧酒和盐水豆子低声抱怨工钱。
苏锦要了碗最便宜的粗茶,在角落坐下,听着周围的每一句交谈。
她没有急于打听,反而是一直耐心等待着。
直到一个被反反复复多次提起的名字飘入耳中。
那是经常给周虎手下跑腿送信,却又因手脚不干净常挨揍的“瘦猴”。
瘦猴正唾沫横飞地跟人吹嘘自己前日帮“黑鱼”跑了趟远路,得了不少赏钱。
苏锦等待瘦猴落单去解手的机会,看似不经意地跟了出去,在昏暗的巷口偶遇了瘦猴。
看着喝的醉醺醺的瘦猴,苏锦上前一步,又递上去半壶酒。
开口道:“这位大哥,看您是个有门路的。小妹想打听个人,前几日有没有见过一个背着货篓、约莫四十岁的陈姓货郎?家里婆娘快哭瞎了……”
瘦猴得了便宜,又见是个柔弱女子,戒心便低了些。
他咂摸着嘴里的酒味,含糊道:“陈货郎?没留意……不过前儿个晚上,我倒是看见黑鱼和癞头三那俩杀才,鬼鬼祟祟地往镇外老砖窑那边去了,身上还带着家伙,不像干好事……”
“老砖窑?”
苏锦适时地表现出一点害怕:“他们……他们去那荒地方做什么?怪吓人的。”
“谁知道呢!”
瘦猴压低声音,带着点不满。
“反正那俩家伙最近阔气得很,在刘老四的赌场里,以前输个精光就赖账,现在居然能请客吃酒了!”
“还嚷嚷着什么‘干了票大的’,呸,指不定又坑了哪个倒霉蛋!”
关键信息到手了。
苏锦心中记下,又故作担忧地套了几句关于货仓的话,瘦猴却所知不多。
只嘟囔着“周老大那边看管得紧,夜里常有车马进出”。
离开小酒肆,苏锦又找到一个老更夫,他因交不起保护费而被周虎手下砸了摊子,故而心怀怨恨。
还有一个曾在周虎货仓做过短工、因目睹私下斗殴被打伤赶出来的老汉。
通过看似不经意的攀谈,苏锦更是交叉验证了“黑鱼”、“癞头三”前晚的行踪异常与近期经济状况的突变。
这绝对有问题!
苏锦打探好了消息,立刻与白玉兰会合,把事情告诉了白玉兰。
此时天色已黑,白玉兰让苏锦在客栈耐心等待。
自己换上一身黑色劲装,悄无声息地接近了位于渡口相对偏僻位置的周记货仓。
到达之后,白玉兰没有立刻潜入。
作为一个顶尖的杀手,白玉兰深知观察远比贸然行动更重要。
于是白玉兰如同石雕般,隐在一处废弃船骸的阴影里,一动不动,观察着货仓及其周边环境。
货仓大门处有两名守卫,抱着膀子倚在门框上,看似松懈,但眼神不时扫过周围,并非全然无用。
后门紧闭,未见明哨。
但白玉兰注意到不远处一个堆放杂物的角落,偶尔有烟雾飘过。
那里显然藏着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