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断了根的东西,也配祸害良家女子!”
唾骂声、怒吼声此起彼伏,响彻整条大街。
肖建人起初还想挣扎,嘴里含糊不清地咒骂着,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杂物砸在身上,他渐渐没了力气,只能蜷缩在囚车角落,瑟瑟发抖。
他那双曾经充满算计与嚣张的眼睛,此刻只剩下恐惧与绝望。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生钻营,好不容易爬到如今的位置,然而屁股还没坐稳,椅子还没捂热。
便草草会落得如此下场,被万民唾骂,死无全尸。
锦衣卫始终未阻拦百姓的宣泄,只是牢牢守住囚车,防止有人冲上前去。
他们知道百姓日子过得太苦了,每日忙着一日三餐,可一天到晚的奔波吃不饱,穿不暖。
而那些官老爷作威作福,吃香的喝辣的,很多穷苦人连个媳妇都讨不到,就连个太监都妻妾成群的。
百姓怎么能不怨声载道,今天就让这些穷苦人放肆一回吧!
囚车缓缓前行,所到之处,皆是一片骂声与飞掷而来的杂物。
肖建人的囚服早已被蛋液、烂菜叶沾满,身上更是添了不少被石子砸出的淤青与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却连呻吟的力气都快没了。
与此同时,城外的污水河旁,另一番景象正在上演。
这里虽没有午门那般人山人海,却也聚集了不少附近的百姓。
一条粗重的猪笼静静放在河边,猪笼的缝隙间,隐约能看到肖芳芳苍白而扭曲的脸。
肖芳芳头发散乱,衣衫不整,曾经的花容月貌早已被恐惧与绝望吞噬。
肖芳芳被两名锦衣卫押着,双腿发软,几乎无法站立。
她只有不停地哭喊着,求饶着。
“饶命啊!我是被肖建人逼迫的,我不是故意的,求求你们放过我,求各位大老爷行行好……”
可周围的百姓却无一人同情她。
“你这个毒妇,帮着肖建人作恶,多少良家女子被你害了,当时你逼良为娼,助纣为虐帮助肖建人那个老阉狗祸害良家妇女时怎么不行行好?”
“林姑娘就是被你骗去的,你也配求饶?”“沉了她!让她为那些死去的人抵命!”
“……”
负责行刑的锦衣卫面无表情,不理会她的哭喊求饶。
其中两名锦衣卫上前,将肖芳芳强行推入猪笼中,随后用粗麻绳将猪笼紧紧捆住,只留下足够呼吸的缝隙。
肖芳芳在猪笼中拼命挣扎,哭喊着,咒骂着,可一切都是徒劳。
午时三刻的钟声,从皇宫深处缓缓传来,悠远而肃穆。
午门刑场之上,早已搭建好了行刑台。
肖建人被锦衣卫像拖死狗一般从囚车中拖了出来,一路推搡着押上行刑台。
他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抬头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眼中满是恐惧。
行刑官手持令牌,高声喝道:“时辰已到,行刑。”
刽子手早已蓄势待发,他身着红衣,手持锋利的鬼头刀,目光冰冷地盯着肖建人。
听到行刑令下,刽子手扬起鬼头刀,寒光一闪,伴随着肖建人一声凄厉的惨叫,那颗作恶多端的头颅应声落地,滚落在行刑台边。
臭鲜血喷涌而出,污染了行刑台的木板。
台下的百姓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掌声,混作一片。
“好!杀得好……”
“大快人心……”
“皇上圣明……”
“皇上万岁……”
“……”
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更有不少百姓早已准备好了烟花爆竹,此刻纷纷点燃。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将整个午门上空映照得格外绚烂。
这烟花,是为了庆祝狗贼肖建人伏法,是为了慰藉那些无辜逝去的亡魂,更是为了赞颂正义的降临。
而城外的污水河旁,午时三刻的钟声刚落,负责行刑的锦衣卫便将捆好的猪笼抬起,朝着河水深处走去。
肖芳芳在猪笼中依旧哭喊着,挣扎着,可随着猪笼被缓缓浸入水中,她的哭喊声渐渐微弱,最终消失在浑浊的河水之中。
猪笼一点点下沉,最终彻底沉入河底,被污浊的河水吞噬。
“咕嘟嘟……”
水面冒起泡,功夫不大水泡渐渐消失,污水河恢复平静。
这个助纣为虐、作恶多端的毒妇,最终得到了她应有的惩罚。
午门刑场之上,百姓们依旧在欢呼着,烟花爆竹声不绝于耳。
有人拿出酒来,相互庆贺;有人对着行刑台叩拜,感谢皇上为民除害。
还有人想起了那些被肖建人、肖芳芳迫害的女子,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行刑官看着台下欢腾的景象,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
他高声道:“肖建人、肖芳芳作恶多端,罪大恶极,今日伏法,乃是天道昭彰,国法严明,此后,凡作恶者,无论身份高低,权势大小,必将受到严惩。”
台下百姓齐声应和:“天道昭彰!国法严明!皇上万岁!”
阳光渐渐西斜,午门刑场的人群渐渐散去,可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烟花爆竹的硝烟味与淡淡的血腥味。
行刑台上的血迹被黄土掩盖,可肖建仁父女的罪行与他们最终的下场,却将永远铭记在都城百姓的心中。
而那条浑浊的污水河,依旧静静流淌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可它知道,它吞噬了一个作恶多端的灵魂,也承载了无数百姓的期盼与慰藉。
正所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肖建人和肖芳芳伏法,不仅是对那些无辜受害者的交代,更是对大兆王朝律法尊严的维护。
京城的百姓们相信,在皇上的英明治理下,这样的恶事终将越来越少,天下终将太平,百姓终将安居乐业。
就在方才在人群之中还有一位女子,乔装打扮将肖建人行刑以及百姓反应的全过程都看在眼里。
这个人便是尚宫苏玉瑶,她以一身男装打扮挤在人群里。
苏玉瑶见此场面心潮澎湃,此次公众砍掉肖建人的狗头,无疑是英明之举,“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通过斩杀一个作恶多端的大太监,皇上得到了民心,大兆朝这条大船有万民如潮水般承载,会越行越远。
为了尚宫的安全,青鸾率领娘子军乔装打扮护佑苏玉瑶身侧。
青鸾始终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见行刑完毕,人群因情绪激动而混乱,考虑尚宫安危起见。
青鸾才低声对苏玉瑶请示道:“尚宫大人,此地不可久留,我们该回宫了。”
苏玉瑶缓缓点头,目光仍停留在那些欢呼雀跃的百姓脸上,眼底满是动容。
返回皇宫后,苏玉瑶换回尚宫朝服,径直前往勤政殿面圣。
御座上的李昭正在批阅奏折,见苏玉瑶进来,他放下朱笔。
抬眸问道:“玉瑶啊!朕问你今日午门之事,你看得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