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49

王仲沉吟道:青兖二州城建初具规模,但基础仍有欠缺。官道狭窄失修,既延误军情传递,又阻碍邮驿效率,部分县城竟无官道,实属不当!

拟将半数税银用于筑路,既可便利商旅惠及偏远,又能提升行军效率,实为双赢之策。

荀彧立即应允:筑路确系要务,遵命!

王仲朗声笑道:如今文若说话都底气十足了!

堂内响起欢快笑声。

众人犹记往日王仲提议时,荀彧总因财政拮据而面露难色。现今库银充沛,考量事务只问轻重,不再计较开支多寡。

王仲续道:另需全力开发大野泽,建成内陆首屈一指的港口。对外衔接蓼城港通联海路,对内串联各郡县提升货运效能。

荀彧慨然应承:此事易办,年内必成!

王仲开怀大笑:爽快!正合我意!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今年重点就是这两桩要务,其他事务照常推进。

荀彧躬身行礼:遵命。

郭嘉紧接着汇报:主上,邺城密报显示,袁绍已派颜良镇守邺城,文丑率两万兵马驻防黎阳,其长子袁谭统领五万大军坐镇南皮,麾下将领张合、高览随军辅佐。

刘基补充道:去年子龙与叔至已分兵行动,子龙率领两万人马驻扎河内林虑县,巩固我军左翼;叔至统领一万精兵防守雒阳,防范长安吕布。

此外,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已扩编至千骑;麹义将军的陌刀军完成整训,严阵以待;平原的岳飞更是蓄势待发,随时准备进军渤海!

刘基声音洪亮:万事俱备,只等主上下令,讨袁之战即刻打响!

王仲淡然一笑:倒真有些刀光剑影的意味。

刘基低声道:主上不必多虑,那袁绍绝不敢主动挑衅。

郭嘉拱手道:袁绍如今自认实力不济,全线采取守势,妄图拖延时日。但我军已准备周全,此战必能将其彻底歼灭,一统北方,奠定霸业根基!

王仲朗声道,即日起正式向袁绍宣战!

奉孝。

臣在!

速传翰林院卢师,命其将早已拟好的讨贼檄文刊登于下期《朝闻天下》。务必详述公孙瓒的民族大义,麹义的兔死狗烹之冤,以及袁绍倒行逆施、残害忠良的罪行,号召天下百姓共诛 ** !

主上放心,檄文早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刊发!

王仲满意颔首:文若!

臣在!

**一零九伍**

**“命你全权负责前线粮草调度,确保大军供给无虞,不容闪失!”**

**“遵命!”**

权衡再三,几番删改,终成定论。

**先灭袁绍方为上策**,故决策稍迟。

---

**卢植心知肚明,袁绍与王仲终有一战。

依王仲用兵之道,必先高举大义旗帜。因而卢植早备杀招,搜罗罪证之详尽,简直连袁氏祖坟的旧账都翻了个底朝天!

王仲军令甫至,卢植当即呈上檄文。

王仲略扫几眼,顿觉锋芒刺骨——

**袁绍此番算是自掘坟墓!**

招惹谁不好,偏要动卢植的门生公孙瓒?

檄文如刀,字字诛心,招招直取要害,令人无从招架。

王仲仅阅前半,已连连咋舌:“果真狠绝!”

盖上“前将军”印玺,卢植即刻命《朝闻天下》连夜刊印。

天明时分,快马分送各郡县;偏远之地则以信鸽疾传,因内容浩繁,足足动用了十余只信鸽方得送达。

檄文所至,四海哗然!

---

**江东·丹阳郡·秣陵县**

**皇宫**

吴帝刘繇珠冠龙袍,高坐殿上。

新岁初临,他却面沉如水。

满朝文珷皆神色凝重,殿内气氛压抑至极。

究竟为何?

答案显而易见——

最新一期《朝闻天下》头版,袁绍已成天下公敌。

刘繇长叹一声,肃然问道:“众卿有何良策?昔日皆以为王贼不会轻启战端,如今看来,其野心岂止于此!”

**“今日是袁绍,来日便是吕布、刘表,再往后——”**

**“便是你我!”**

长江天险本是我军屏障,如今在王贼面前竟形同虚设,我军水师溃不成军,贼寇视长江如涓涓细流!

倘若北方平定,叛贼必携胜势举兵南侵!

届时我等当如何应对?

堂下文珷皆默然无声。

良久沉寂后,张昭出列行礼:启禀陛下,臣等持续钻研造纸之术,通过解析泰山纸张并召集工匠日夜钻研,现已初窥门径。

不过......

张昭面有难色,欲言又止。

刘繇急问:但说无妨?

张昭只得奏明:所制纸张质地远逊泰山王仲所产,且产量有限,尚需时日改进。

刘繇颔首:有所进展便好。王贼征讨河北非朝夕可成,只要爱卿抓紧时日完善工艺,足矣。

张昭郑重应道:臣定当竭力。

荆州南阳郡守府内。

曹操放下《朝闻天下》,将头版要闻诵读完毕,长叹一声。

袁本初也有今日?

当初若采纳曹某南北合击之策,王贼岂能猖獗至此!

实乃咎由自取!

说着说着,曹操嘴角浮现罕见笑意。

可这笑意......

竟非嘲弄王仲,

而是投向昔日盟友、总角之交袁绍。

身旁戏志才亦苦笑:主公,如今袁本初困顿,可要施以援手?

曹操深深吸气:如何相助?我军仅余两万兵马,去年豫州商贾又尽数撤资,拿什么驰援袁绍?

曹操帐下谋士戏志才点头赞同:“确实如此!张飞率领数万精兵驻守豫州,他们不来进犯已是万幸,我军若贸然出击,只怕连南阳这个根基之地都要丢失。

曹操自然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若袁绍战败,首当其冲的就将是吕布或他自己。

但凡还有三分余力,曹操绝不会袖手旁观。可偏偏......去年一场大战,王仲已将他原本的兵力消耗殆尽。

曹操长叹一声道:当务之急是助蔡瑁稳定局势,扶持刘琮继位。唯有如此,才能在短期内增强我军实力。

戏志才附和道:荆州拥兵三十余万,其中步骑兵就达二十万之众,确实称得上兵强马壮。更有魏延、文聘、黄忠、刘虎、黄祖、李严等名将效力。

或许集结这些力量,才堪堪能与王仲一战。话语间难掩无奈。如此雄厚的实力,竟只够勉强与王仲抗衡,胜负尚且难料,足见王仲势力之强盛。

冀州邺城,大将军府中。袁绍高坐首位,怒目而视:让你念就念!有何可惧!

堂下一人战战兢兢地展开《朝闻天下》报,高声念道:

臣闻自伏羲、黄帝以来,始有君臣之分,以教化引导百姓,以刑罚制止 ** 。

今渤海太守袁绍,仰仗祖上余荫,窃据高位,性情暴戾,行为卑劣。

昔任司隶校尉时,正值国丧之际,太后摄政,何进辅国。袁绍专行奸佞之事,不能举荐贤才,致使丁原火烧孟津,引来董卓祸乱朝纲,此其第一罪。

......

幽州公孙瓒镇守边疆十余载,保家卫国堪称民族英雄。然袁绍不顾边境军民安危,悍然发动不义之战,于界桥杀害民族英雄公孙瓒,此其第八罪!

界桥之战,袁绍能击败公孙瓒,全赖麹义率先锋死士冲锋陷阵。可袁绍如何回报?竟过河拆桥,设局诛杀功臣,幸而天理昭昭,麹义才侥幸脱身。此乃袁绍第九桩大罪!

去年天象异变,灾祸频仍,皆因袁绍妒贤嫉能,残害忠良,以致怨声载道,民愤难平。此乃袁绍第十桩大罪!

袁绍罪孽深重,纵使伐尽南山之竹也难书尽。

今号召天下豪杰共举义旗,替天行道,诛杀此等逆贼。汉室虽倾,民心犹在,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文书合上卷册,缓缓抬头。

只见袁绍怒目圆睁,须发倒竖,面颊青筋暴起,死死瞪着自己。

锵啷!

长剑骤然出鞘,袁绍厉声咆哮:来人!拖出去斩了!

文书扑通跪地,连连叩首:主公明鉴!属下冤枉啊!

袁绍充耳不闻,仍在暴怒咆哮。

文书突然挺直腰背,厉声喝道:袁绍!你这祸国奸贼!

奸贼!

奸贼!

凄厉的咒骂声在大殿回荡。

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抬头。

呼哧——

呼哧——

袁绍喘着粗气,切齿怒吼:王贼!我必取你首级!

冀州·邺城

袁绍高坐主位,将手中文章狠狠摔在案几上:这就是你们的文笔?毫无锋芒!不及逆贼檄文万一!

全部重,写!

阶下文人战战兢兢,垂首不语。

若论文采,当今天下又有哪家学子能胜过泰山书院?

那里汇聚的,尽是当世鸿儒。

他们所作之文,必比寻常儒生之作更为锋锐!

更何况......

这翰林院本就行此道,经验老到!

而他们这些人呢?

临危受命,能写成已属不易,还想胜过翰林院?简直异想天开!

此时许攸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主公,此文已是第五篇,若不速速审阅刊印,待朝闻天下之言深入人心,我等再反击,百姓恐难信服!”

袁绍长叹一声:“若公与在此,一篇文章便能骂得贼子无地自容!”

众人默然。

沮授不正是死于你手?

就连这些纸张,也是当初田丰派人囤积的!

可他们呢?

皆被你问斩!

如今想起他人之能,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