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清越家两口井的清泉,像带着魔力的甘霖,瞬间滋润了整个桃花源的心田。

不出三日,全村人都聚集在宋清越家的院子里,围着那两口井啧啧称奇。

刘叔蹲在井边,看着辘轳轻松地提上一桶清澈的井水,感慨万千:以前总觉得挖井太费功夫,如今才明白,这功夫下得值!累一时,却能惠及子孙后代啊!

可不是嘛!宋大川掬起一捧井水,任由清凉从指缝间流淌,外头旱得地都裂开了缝,幸好咱村四周都是树林子。老天不下雨,地底下总归还藏着活命的水。

村民们围着井口议论纷纷,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这时,宋清越站上一块青石,清脆的声音传遍整个院落:

乡亲们,既然咱们已经掌握了打井的技艺,不如趁热打铁,给每家每户都打一口井!虽然辛苦些,但有了井,往后天再旱,咱们也能喝上一口干净水!

刘大牛第一个响应,清越妹子说得对!咱们齐心协力,把全村的井都打出来!

对!一起打井!老天能几个月不下雨,那我们就用自己的办法向大地借水!

村民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支持。

在宋清越的统筹下,桃花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井运动。全村青壮年分成三个小组,由宋清越、宋大川和刘叔分别带队,挨家挨户帮忙打井。

宋清越带着阿进和几个年轻人,负责选址和技术指导。她先来到刘叔家,在院子里仔细勘察。

这里,她指着一处长满青苔的角落,地下应该有水源。

刘大牛迫不及待地抡起镐头开挖。果然,挖到一丈深时,井壁就开始渗水。村民们干劲更足了,轮番下井挖掘。不出两天,刘叔家就拥有了一口两丈深的水井。

刘叔家打完井之后,就到宋大川家。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口井打得更快了。宋大川特意在井口砌了青石,还做了个木制井盖。

这可是咱们的救命井啊!宋大川摸着光滑的井沿,眼中满是欣慰。

然而,打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轮到刘栓子家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清越妹子,这里挖不下去!负责挖掘的年轻人在井底喊道,底下全是石头!

宋清越连忙让人把井下的大牛拉上来,亲自下井查看。井底果然是一片坚硬的岩层,镐头砸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

完了,刘栓子娘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难道咱们家就打不成井了?

围观的村民也都面露难色。在这片岩层上打井,无异于愚公移山。

宋清越却不慌不忙,她仔细观察岩层的走向,又爬出井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突然,她停在院墙边的一棵老树下。

栓子娘,别急。宋清越指着槐树说,这棵树长得这么茂盛,底下肯定有水源。咱们在院子外面打一口井试试。

院子外面?刘栓子爹有些犹豫,那取水多不方便。

总比没有井强。宋清越安慰道,而且我观察过了,从院墙到这里不过二十步距离,咱们修条小路,取水也方便。

宋清越在槐树下重新选点,这次她先用铁钎探路,确认底下没有岩层后才开始挖掘。

果然,挖到一丈五尺深时,清澈的地下水汩汩涌出。刘栓子一家都开心极了。

清越丫头,你可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啊!你咋啥都懂,真是神了,我还以为全村就只我们家打不了井!栓子娘拉着宋清越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

有了这次经验,宋清越在后续的选址中更加谨慎。

她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找水方法,先观察植被,再测试土壤湿度,最后用铁钎探查地下岩层。

在帮孙寡妇家打井时,又遇到了新问题。井挖到一丈深时,井壁突然开始渗入浑浊的泥水。

这是遇到流沙层了。宋清越立即叫停施工,必须马上加固井壁,否则会坍塌。

她让人砍来细竹,编成竹篾围衬,一层层地加固井壁。又在竹篾与井壁之间填入碎石和黏土,形成过滤层。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制服了流沙,打出了清澈的井水。

最艰难的是帮老陈头家打井。老人家住在山坡上,地下多是碎石,挖掘异常困难。村民们轮番上阵,镐头都磨秃了三把。

阿进,大牛,二牛栓子爹,张猎户几个年轻劳力,手掌已经磨出了血泡,毕竟他们已经干了那么多天打井的重劳力活了,已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但是他们也没有喊过累或者放弃!

要不就算了吧,老陈头看着疲惫的打井年轻人,于心不忍,我这把老骨头,每天去溪边挑水也习惯了,虽然说溪水的水流越来越小,但一时半会儿也不至于干涸,要真是那天干了,我就去你们打好井的家里挑水,大家估计也不会嫌弃我这老头子。

那怎么行!宋清越抹了把汗,咱们桃花源要打井,一家都不能少!

她改变策略,采用爆破法。先在预定位置挖出一个浅坑,填入少量火药,用黏土封实后引爆。一声闷响后,碎石被震松,挖掘起来容易多了。

就这样,在宋清越的带领下,桃花源的打井工程稳步推进。

每天清晨,宋清越就带着一众壮劳力带着工具聚集在要打井的人家,傍晚时分,又带着满身泥土和满足的笑容回家。

刘氏很是心疼阿进和宋清越,总是跟翠翠把家里的肉菜和鸡蛋做给他们吃!

“你们这样连日辛苦,看着真真让人心疼!”

阿进的手,已经不长水泡了全都变成了厚厚的老茧!

一个月后,当初夏的第一场雨降临桃花源时,全村三十户人家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水井。

有的在院子里,有的在院墙外,有的在菜地旁,但无一例外,每口井都涌动着清澈的甘泉。

宋清越站在村口的高地上,望着炊烟袅袅的村庄。每一缕炊烟下面,都有一口活命的井。有了这些井,桃花源就真正做到了无惧干旱。

姑娘,累了吧?阿进递上一碗井水,这一个月,你可瘦了不少。

宋清越接过水碗,清甜的井水滋润着干渴的喉咙。她望着漫山遍野的翠绿,轻声说:值得。有了这些井,咱们就再也不怕干旱了。

宋清越心想,这样辛苦总也算是值得,有一份付出就有相应的收获,这种成就感是很难言喻的,至少,在她前世那个时代,做事就没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日子,她打算好好歇歇,睡到自然醒,反正打井这些日子,给庄稼除草施肥的事情,娘亲和妹妹弟弟还有翠翠也干完了,现在庄稼长势良好,她们只管坐等丰收,又可以安逸摆烂一小段时间了!

至于雨,老天想什么时候下,那就什么时候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