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荥阳战场,林辞一路向北,所见愈发凋敝。烽火连天,盗匪如毛,但他步履从容,总能于险境将临前悄然避开,或是仅以目光、气息便惊退那些心怀不轨之徒。青衫磊落,不染尘埃,在这混乱的世道中,自成一方宁静的天地。
怀中的黑色玉玺愈发活跃,它不仅吞噬着沿途散逸的煞气,更对西北方向传来的一股蓬勃、隐忍却又蕴含煌煌大气的“气运”产生了持续而明确的吸引。那气运,如潜龙在渊,引而不发,却已显露出吞吐天下的格局。
“太原,李渊……”林辞心中明了。历史的轨迹在他心中清晰,他知道,那里将是新时代的起点。
越靠近太原,气氛便越发微妙。虽同样处于乱世,但此地秩序显然优于他处,流民相对较少,关卡盘查也更为严密,隐隐透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李渊父子经营多年,根基深厚,非同小可。
这日傍晚,林辞行至太原城郊的一座小镇,寻了间尚在营业的客栈歇脚。客栈大堂内,三教九流汇聚,议论纷纷,话题自然离不开如今的天下大势,以及近在咫尺的唐国公府。
“听说了吗?二公子世民近日又招募了几位能人异士,据说有能徒手裂石的壮士,还有能卜算吉凶的先生……”
“唐国公仁厚,二公子英武,这天下,说不定真要看咱们太原的了!”
“嘘!慎言!朝廷……那边可还盯着呢!”
林辞独自坐在角落,要了一壶清茶,静静听着。这些市井之言,虽不尽详实,却能窥见此地民心所向。
就在这时,客栈门口一阵骚动。几名身着劲装、腰佩兵刃的汉子簇拥着一个约莫四十余岁、面色略显苍白、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那中年男子气息内敛,步伐沉稳,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身负不俗的内家功夫。他一进来,目光便如电般扫过大堂,在林辞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似乎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气质,但并未过多表示,径直走向里面预留的雅座。
“是太原府的人……”有食客低声议论,“那位好像是二公子身边的门客,姓刘,据说眼光毒得很,专为二公子搜罗奇人异士。”
林辞神色不变,心中却是一动。李世民广纳贤才,果然名不虚传。自己虽无意直接投效,但借此机会接触一下这位未来的天可汗,观察其气运,或许对探寻禹鼎和玉玺之谜有所裨益。
夜深人静,月华如水。
林辞正在房中打坐,温养玉玺,感应着城中那股潜藏的龙气。忽然,他眉头微挑,察觉到客栈后院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带着杀意的衣袂破风声,以及几声压抑的闷哼。
有夜行人,而且动了手!
他并非好管闲事之人,但那股杀意之中,隐隐夹杂着一丝他略感熟悉的气息——与那日荥阳战场上,张童仁狂化时散发出的、类似“玄冥族”的阴冷煞气,虽极其微弱,但同源同质!
“又是他们?”林辞眼中寒光一闪。这诡异的“玄冥族”竟如影随形,从东汉到三国,再到这隋唐之交,似乎总在历史的阴影中活动。
他身形一晃,如青烟般消失在房中,下一刻已无声无息地立于客栈后院的屋檐阴影之下。
只见院中,之前那几名太原府的劲装汉子,已有两人倒地不知生死,剩余三人正护着那姓刘的门客,与五名身着夜行衣、手持奇形弯刀的黑衣人激斗。黑衣人招式诡异,身法飘忽,刀法狠辣刁钻,带着一股阴寒之气,逼得刘门客等人险象环生。
刘门客掌风呼啸,内力不俗,但面对那诡异的阴寒刀气,似乎有些束手束脚,脸色更加苍白。
“你们到底是何人?敢在太原地界行凶!”刘门客厉声喝道。
黑衣人默不作声,攻击愈发凌厉。其中一人刀光一闪,如同毒蛇出洞,直取刘门客咽喉,眼看便要得手!
就在此时——
“嗤!”
一道凝练如实质的指风,破空而至!并非攻向黑衣人,而是精准地点在那抹刀光的侧面。
“铛!”
一声脆响,那势在必得的一刀竟被这缕指风荡开半尺,擦着刘门客的脖颈掠过,带起一丝血痕,却未能致命。
所有黑衣人的动作都是一滞,惊骇地望向指风来处。
月光下,林辞青衫飘拂,负手立于檐角,面容平静,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拂去了一片落叶。
“阁下何人?何必插手我等之事?”为首的黑衣人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警惕。他能感觉到,眼前这青衫人深不可测。
林辞并未回答,目光落在他们身上,感受着那丝微弱的玄冥族气息,淡淡道:“藏头露尾,阴魂不散。”
话音未落,他身形一动,如同鬼魅般切入战圈!他没有使用任何兵器,只是并指如剑,或掌或拂,动作看似舒缓,却每每后发先至,精准地击打在黑衣人招式衔接的薄弱之处,或是他们真气运行的节点上。
“噗!”“嘭!”
闷响声接连响起,伴随着骨骼错位的细微声响。那五名黑衣人只觉得自己的攻势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气墙,或是被一股柔韧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引偏、瓦解,不过呼吸之间,五人便已东倒西歪,或被点中穴道,或被震断经脉,尽数倒地不起!
刘门客和剩余的两名护卫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苦战不下的强敌,在这青衫人手下,竟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这是何等恐怖的武功?
林辞看都未看那些黑衣人,目光转向惊魂未定的刘门客,随手抛过去一个小瓷瓶:“内服,可驱散侵入的阴寒之气。”
刘门客下意识接过,只觉瓷瓶温润,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震撼,拱手深深一揖:“多谢阁下救命之恩!在下刘文静,乃太原留守府门下。敢问恩公高姓大名?今夜之恩,文静必当厚报!”
“刘文静?”林辞心中微动,此人乃是李渊父子起兵的重要谋士之一,果然在此相遇。他淡然道:“姓名不过代号,不足挂齿。路见不平而已。”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黑衣人,“这些人,似乎并非寻常刺客。刘先生回去后,还需仔细查问其来历。”
刘文静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刻听出林辞话中有话,且似乎知道些什么。他再次躬身:“谨遵恩公教诲!恩公武功盖世,气度非凡,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我家二公子求贤若渴,若恩公不弃,文静愿代为引荐……”
林辞不置可否,只是抬头望了望太原城的方向,月光洒在他清俊的侧脸上,平添几分神秘。
“太原……我会去的。”
言罢,不待刘文静再言,青衫一晃,已消失在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刘文静握着手中的瓷瓶,看着地上失去反抗能力的黑衣人,又望向林辞消失的方向,心中波澜起伏。此人神秘莫测,武功之高,生平仅见,其言谈举止,更似超然物外。他究竟是何方神圣?是敌是友?
“立刻收拾现场,将这些贼人秘密押回府中,严加审问!”刘文静压下疑虑,迅速下令。他隐隐感觉到,这位神秘青衫客的出现,或许将会给太原,给这天下大势,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
潜龙在渊的太原,因林辞这无意间的插手,暗流更加汹涌。星耀之光,已在这龙兴之地,投下了第一缕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