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 第384章 文科生还是宋朝香?怎么真穿越了又不乐意了?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4章 文科生还是宋朝香?怎么真穿越了又不乐意了? 上

【有些现在的工艺都没有秦直道的工艺好。】

【现在有些的路直接一次性夯实2米,而秦国的夯土层一次大概就是15公分,

目前光高于地上水平线清晰可见的,就有一层两层三……5层,

光这5层大概加起来,只有60公分,只能说现在的技术标准不行。】

“难道不是这样吗?”

“不一层一层铺?那怎么铺?”

一次性铺起来的路确定没问题吗?

匠人们大脑急速运转,思考这个问题,

这一次性就铺下去全部的,那不是不实吗?

“搞不懂,是不是后世的技术或者机器比我们使用的好啊?”

“可上面也说了,后世的路还没我们做的好呢,估计……”

就是提高了便捷和速度,牺牲了质量呗。

[因为他把修建的土都炒了一遍,我们考到过,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答案的时候人都麻了。]

[所以现在也可以聘请炒土的工作岗位,还能增加机会。]

[楼上实乃真·专家!]

“啊!”

观众们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脚下每日踩着行走的路,竟然是被人挖起来一锅一锅炒过的。

“这工作量也太大了吧!”

“可不说呢,要不然怎么连后世的学子考试遇到这样的问题都震惊呢。”

锅才多大,一锅一次能炒出来多少,可这路上的土可是数以吨计来算的。

“要不怎么说能给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呢,要是小打小闹的,哪用得上这么多人。”

“这是在说我们诶!”

以工匠抹了抹头上汗水,看着还在加热的土,微微一笑,

“后世还没忘记我们真好!”

没想到做这样的工作还能被人记住,意外之喜。

[古代人的智慧。]

[有的现代人就莫名其妙的自信,总觉得自己特别聪明,然后震惊古代人怎么可能有这种技艺。]

[“怎么敢拿自己十几年的文凭挑战别人的九\/族?”]

[熟土得多大的工程!]

[肺雾徐福,连个破丹药都找不到。]

“就是就是!简直肺雾一个!”

始皇帝深感赞同,还是弹幕懂得他的感受,不像……哼!

[找不到就算了,还留下一堆emmm……]

[好好好,原来是打我们用的?Ip:xx]

[要是早点热情好客不就好了吗~]

[古人:不要小看我们九\/族的羁\/绊啊,魂\/淡!!!]

[以前的监理单位叫:九\/族严选~]

[秦始皇要是有压路机,估计还能再厚点。]

[那时候可是在拿九\/族的生命干工程!]

工匠们:说的是说得是,你们以为我是来挣钱的吗?分明是责任感!

“大人您休息一下吧,肩膀累不累?”

“肩膀?”

不是手上做活嘛,怎么会突然关心到肩膀上去了?

“您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既有上面的命令,负责把路修好,还要保质保量,肩上还有您自己的家人和九\/族。

这话就算不用说,这沉痛的表情也从那人双眼中不禁流露了出来,

前者:……

“润啊!难道你不是嘛?!”

你没工作吗?肩上没担子吗?身后没九\/族吗?

“……”对哦。

【当文科生终于穿越回心心念念的宋朝。】

大宋,赵匡胤激动非常,

“真的么?文科生要来我们大宋了?!”

太好了,终于天幕上再次出现了我们大宋的身影,

就因为国策不得人心,和那几个糟心的后代,他们的大宋的出镜率一向不高。

没想到,现在也有出头日了!

“不过……”

赵匡胤难得扭捏了一下,

“咱们就是说啊,不是不欢迎文科生,我们是非常欢迎,热烈欢迎的,就是……”

“咱们也欢迎理科生来大宋玩啊!”

文科生:塌了塌了,天真塌了,现在连大宋都喜欢理科的了。

果然是“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呜呜呜呜呜~

【“现在文科生没有以前这么吃香了,还是理科更占优势了。”

“以前啥时候文科生吃香了?”

“宋朝,文科生上次占优势还是在宋朝的时候。”】

“哈哈哈哈哈!这上次也往上太多了吧。”

“对啊,那大宋之后的那些朝代呢?他们不欢迎吗?”

不提元,那还有明和清两个大一统王朝在呢,

他人脸上的疑问货真价实,就是身边人的疑惑也十分明显。

“……要不你自己看一下,这两个是讲究文科的吗?”

满清也不说了,就明朝,上上期才讲了红衣大\/炮呢,

人家也要研究的技术型人才。

“没错,这样说来还真是非大宋莫属了。”

【正在得意之时,发现自己在考场上,见到了历史书中熟悉的那几个人。】

【即将要面对的对手,章衡、苏轼、司马光、陆游、欧阳修、杨万里、李清照、文天祥……】

【文科生的上一次春天还在宋朝。】

“还搞文科呢,但凡涉猎一点的,光听这几个名字都头皮发麻。”

“那些同学,你们还想来吗?”

“……拒绝!我拒绝!”

这样的言论很快就充斥了整个屏幕,到处都是哀嚎一片。

“不是,就非得穿到龙虎榜去吗?”

就连在名单中的人,看着上面的一长串人名,心里头又好笑又好气的。

“不是,这么多人呢,我们都在神仙打架中艰难度日呢,你们还想来?”

这么自信的吗?还是说真的有极高的实力?

这么一说,众人的心底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

既然有信心在这样凭实力出了名的“庞大队伍”,能混到一席之位,

那在后世还担心不能成功吗?

“别来,我们本地的都想退出,你们后面的还想挤进来。”

“劝退劝退,还春天呢,我们都快冬天了。”

大家都说,在文豪面前搞文学就如同“班门弄斧”,也许文学不像武术和数学,

打不过就是真的打不过,算不出怎么着也是算不出来的。

可在大宋,这个除了jun事,文学、经济等等各个方位全面开花的时代,

哪里还是“班门”,应该用“班门”们,或者说是“班林”才更加贴切。

还来这玩?哪有简易难度通不了关,就直接来找大bos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