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74章 区别对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十日清晨,毛先有部自巴东县开拔,沿着官道向兴山县挺进。

与此同时,孙世培部留在巴东着手安顿民生、推行新政。

昨日协助填壕的百姓们领到了实实在在的工钱,这个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四里八乡。

“听说了吗?昨天帮着填壕的人,每人领了五十文钱!”

“不止呢,还发了米面,够一家子吃两天了!”

“今天还要继续填壕,咱们也去帮忙吧!”

更多的百姓扛着工具从各个村落涌来,原本需要数日才能填平的壕沟,在民众的热情参与下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对于这些被明廷苛政压榨多年的百姓而言,大夏不仅带来了新的希望,更给予了他们从未有过的尊严。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愁,与获得新生的百姓相比,那些留在巴东的士绅们此刻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宅邸中坐立难安。

在传出大夏即将南下湖广的消息后,对于明廷官兵不抱希望且自知罪孽深重的大部分士绅恶霸就已闻风而逃。

剩下这些多半是些心存侥幸,寄希望于明廷能守住湖广,或是自认没有大恶的乡绅还留在此地。

信陵镇的钱府,钱家家主钱禾就是其中之一。

此刻的他正愁眉不展地坐在正堂,因为管家刚刚来报,大夏的部队已经开始下乡,不日就将抵达信陵镇。

“爹,您怎么还在这里发呆?”儿子钱则安走进来,见父亲仍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禁劝道,“刚才叫您用饭叫了好几次,你都说过来,这都过去半刻钟了。”

钱禾抬头看着儿子,忽然觉得这个平日里只知读书的年轻人似乎成熟了许多。

他叹了口气问道:“则安,大夏已经拿下巴东,派出的部队马上就要到镇上了你说咱们家该如何是好?”

钱则安走到父亲身边,轻轻为他按摩肩膀:“爹,现在不是我们想怎么办,而是得认清形势,咱们钱家世代良善,既没有强取豪夺,也没有伤人性命。

听说大夏收购土地是会按价补偿的,咱们拿了银子,未必不是件好事。”

见父亲神色稍动,他继续劝道,“如今时代不同了,大夏治下,土地不再是最重要的资产。

您看四川那些士绅,把银子投到工商业,收益比守着几亩地强多了,咱们何不换个思路?”

钱禾眉头紧锁:可这些地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啊...若是都卖了,爹下去之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爹,”钱则安正色道,“咱家才多少人?怎么种植这么多土地,若是土地荒芜了,按照大夏的新政可是要无条件收回的,到时候岂不是人地两空?”

对于钱禾来说,他既不想出售土地,也不想联合其他士绅组织武装抵抗,因为他深知大夏的手段。

五年来,大夏从广元起家,从四川到陕甘宁,凡是妄图武力抗拒大夏新政的士绅恶霸,无一例外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不同于大明对士绅的优待,大夏对待这些读书人可不会手软,尤其是知法犯法的读书人!

其实大夏对士绅阶层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采取的是分化策略,对那些罪证确凿的,罪大恶极的,则是严惩不贷;

对守法士绅,则通过政策引导其转型,若合法士绅坚持不卖地,大夏也不会强行征收,但也不会选择妥协,而是通过禁止土地出租、要求自主耕种等方式施压。

能够分地的情况下,佃户都会选择种植自己分得的土地,同时卖身的人口也会被强行取消为清白之身。

而一个士绅家能有多少人口种植土地?指望这些养尊处优的地主老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干活,可能嘛?到时候不是百分百荒芜?

而一旦土地登记后出现荒芜,就会被无条件收回,在脑子没有坏掉的情况下,士绅都会选择将土地出售给官府,换取更多银两,转而投资新兴的工商业。

在巴东境内士绅各有忧愁时,巴东失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归州州城。

归州知州何丰育在州衙内急得团团转,对着下面的官吏大发雷霆:“一天!仅仅一天巴东就丢了!陶约这个废物!”

通判小心翼翼地提醒:“大人,陶知县当场战死,现在追究他的责任没有任何意义。

探子来报,大夏军分兵两路,一路向兴山县进发,另一路正在巴东整顿,一旦兴山县被拿下,恐怕不日就要合兵一处兵临归州城下了!”

“兴山...”何丰育脸色发白,“兴山若失,归州就成孤城了!”

“更麻烦的是,城中已经开始流传大夏在巴东推行新政的消息,不少百姓都在暗中议论,说大夏免了赋税,还要分田地...甚至巴东的壕沟都是那些泥腿子主动填埋的!”

“闭嘴!”周德昌厉声喝止,但颤抖的手暴露了他内心的恐慌。

他何尝不知民心已失?这些年来,为了筹措军饷、修建工事,归州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如今大夏一来就免除赋税,这对百姓来说是何等的诱惑?

“传令下去,”周德昌强作镇定,“紧闭四门,加强巡逻,凡是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另外火速派人向荆州总兵求救,一旦归州被伪夏拿下,那伪夏可就在湖广有了桥头堡的位置,届时可就是进退自如了!”

然而何丰育的这道命令下达得为时已晚。

就在州衙内一片慌乱之际,归州城内的茶楼酒肆中,百姓们也正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巴东那边已经开始推行大夏新政,无地少地的民众还要分田地呢!”

“可不是嘛!我表兄昨天从巴东回来,说大夏说话算话,帮着干活的都领到了工钱。”

“要是大夏能早点打到归州城就好了...”

这些议论如同暗流,在归州城内悄悄涌动。

而更让何丰育绝望的是,就连守城的士兵们也都在交头接耳,军心已然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