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元景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最终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唤来自己的心腹,低声嘱咐道:“你即刻前往梁山附近,暗中观察动静,务必小心谨慎,切莫暴露行踪。若有机会,想办法给梁山之人透个口风,让他们多加小心。”心腹领命,趁着夜色悄然离去。望着心腹远去的背影,宿元景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梁山众人能躲过这场劫难。
与此同时,京城的朝廷官署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忙碌的众人身上。童贯站在大厅中央,神色严肃,指挥着一群官员筹备假招安事宜。他身旁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文书和地图,官员们来来往往,脚步匆匆,气氛紧张而压抑。
“都给我加快速度!”童贯大声呵斥着,“招安诏书务必在三日内准备妥当,措辞要显得朝廷诚意十足,同时又要暗藏玄机,让梁山那群草寇难以拒绝。”
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这诏书具体该如何措辞?还请大人明示。”
童贯冷哼一声,拿起一份文书,指着上面的字句说道:“既要提及朝廷既往不咎,许以高官厚禄,又要暗示梁山众人需尽快归降,否则后果自负。你们仔细斟酌,不得有误。”
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赶忙埋头忙碌起来。一时间,房间里只剩下笔墨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另一边,蔡京坐在太师椅上,微闭双眼,听着手下汇报挑选执行招安任务官员的情况。
“太师,我们挑选了几位善于逢迎且心思缜密的官员,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定能完成任务。”手下恭敬地说道。
蔡京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嗯,这些人可曾知晓计划详情?”
“回太师,尚未告知。只等您点头,便可向他们详细交代。”
“好,将他们带到我这里来。”蔡京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袍。
不多时,几位官员被带到了蔡京面前。他们个个神色紧张,躬身行礼。
蔡京打量着众人,缓缓说道:“此次派你们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关乎朝廷安危,你们可愿全力以赴?”
“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劳!”官员们齐声说道。
蔡京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此次招安梁山,实则是假招安。你们的任务,便是在招安过程中,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将梁山贼寇一网打尽。”
官员们听闻,心中一惊,但都不敢表露出来。其中一位官员壮着胆子问道:“太师,不知具体该如何做?”
蔡京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梁山的位置,说道:“你们先假意传达招安旨意,待梁山众人放松警惕,同意招安后,在他们下山受降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绝不能让一个贼寇逃脱。”
童贯接着说道:“此任务艰巨,你们若能顺利完成,日后定有重赏。但若是出了差错,你们应该知道后果。”童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
官员们纷纷表示明白,领命而去。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府邸,开始准备相关事宜。有的忙着整理行装,有的则召集手下,部署具体行动。
在其中一位官员的府邸中,书房里灯火通明。官员坐在桌前,眉头紧锁,仔细研究着梁山的地形和人员分布。他深知此次任务的危险性,稍有不慎,便可能丢了性命。但为了朝廷的“大业”,为了自己的前程,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来人,去把张护卫叫来。”官员喊道。
不一会儿,一位身材魁梧的护卫走进书房:“大人,有何吩咐?”
“你即刻去联络其他几位兄弟,让他们做好准备。我们此次前往梁山,要格外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官员严肃地说道。
“是,大人!”护卫领命而去。
而在另一位官员家中,气氛同样紧张。这位官员正在与自己的心腹商议如何在招安过程中巧妙地实施计划。
“此次假招安,我们既要让梁山相信朝廷的诚意,又要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致命一击。这其中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官员说道。
心腹点头称是:“大人放心,小的明白。只是梁山众人也非等闲之辈,我们还需多做些准备。”
“嗯,你说得对。去准备一些迷药和暗器,以防万一。”官员吩咐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假招安的筹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朝廷官署内,文书准备得差不多了,诏书的措辞经过反复修改,终于确定下来。执行任务的官员们也都准备就绪,只等出发的命令。
蔡京和童贯再次聚在一起,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太师,一切准备妥当,只等择日出发。”童贯说道。
蔡京微微点头:“好,密切关注梁山那边的动静,切不可让他们察觉到一丝异样。此次若能成功剿灭梁山,我们便是朝廷的大功臣。”
然而,此时的梁山,依旧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众人在伍谋和梁山元老们的带领下,继续进行着训练和建设。新加入的豪杰们也逐渐融入了梁山的生活,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降临。
假招安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梁山毫无察觉,这个精心策划的阴谋能否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