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 第263章 白帝盟誓:墨刘合兵的雏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3章 白帝盟誓:墨刘合兵的雏形

白帝城的晨雾尚未散尽,诸葛亮已带着连夜草拟的盟书,快步走进魏延的营房。营房里炭火烧得正旺,魏延刚检视完火器库存,案上摊着墨涵亲笔写的军报,“若合兵抗曹,巴蜀出粮三万石,锐卒两万,由魏延、陈到分领;需荆州军出赵云部一万,扼守当阳,互为犄角”的字样被红笔圈出。

“魏将军,”诸葛亮将盟书放在案上,指尖点向“粮草交割”一栏,“主公已应允,荆州军在秭归囤积的五千石盐巴,可先行交由巴蜀军调度。只是有一事需劳烦将军传回成都——曹操在许都调兵的消息已传开,若合兵,咱们需定下明确的出兵路线。”

魏延拿起盟书,目光落在落款处“左将军刘备”的朱印上,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诸葛先生放心,我已派亲兵连夜走鱼腹浦小路回成都。我家主公早有谋划,他说合兵后可分两路:一路由我率巴蜀火器营与赵云将军汇合,经当阳北上攻襄阳;另一路由他亲率主力,从汉中出祁山,牵制夏侯渊。如此曹操首尾不能相顾。”

两人正议事时,刘备的贴身小吏匆匆赶来,传主公口谕请二人即刻前往行宫。行宫内,刘备已披上新制的锦袍,虽面色仍显虚弱,眼神却异常明亮。案上摆着一碗刚熬好的参汤,他却未动分毫,见二人进来便直起身:“孔明,魏将军,墨涵的合兵之策,我已细细看过。昔日我错疑他,今日他却以国事为重,这份胸襟,我自愧不如。”

刘备伸手将盟书拿过,在“共分战果”一栏旁添上“若破曹操,荆州故地归刘氏,汉中以西归墨氏”的字句,再盖下印信:“魏将军,烦请你将此盟书带回成都。告诉墨涵,我刘备在此立誓,若违此盟,天人共弃。”魏延接过盟书,小心翼翼收入贴身锦袋,躬身道:“主公放心,末将必不辱命。”

三日后,成都太守府内,墨涵正对着地图出神。静姝端来刚译好的密报,轻声道:“主公,刘备的盟书到了,诸葛亮还附了一封私信,说曹操近期在合肥增兵五万,似有攻吴之意。”墨涵展开盟书,看到刘备添的字句,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随即被密报内容吸引:“合肥增兵?曹操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庞统这时走进来,手持一份探报:“主公,影卫查到,夏侯渊的三万大军并未退回汉中,而是潜伏在武都一带;曹仁在合肥的军队,粮草只够支撑十日——这分明是诱敌之计。”墨涵手指在地图上划过襄阳至合肥的路线,冷笑一声:“曹操是想让咱们以为他要攻吴,引诱墨刘合兵北上,然后让夏侯渊从武都突袭咱们的粮道。”

“那咱们是否要暂缓合兵?”静姝担忧地问。墨涵摇了摇头,提笔在地图上圈出“华容道”三个字:“不,合兵照计划进行,但要改改路线。传信给诸葛亮,让赵云部先佯攻襄阳,吸引曹仁注意;我率主力从巴郡出发,绕经华容道,正好将夏侯渊的伏兵包抄。至于曹操的合肥军,让孙权去应付——他若连十日都撑不住,也配做江东之主。”

此时许都丞相府的暖阁里,曹操正对着地图哈哈大笑。贾诩站在一旁,手中捧着墨涵与刘备的密报副本——那是曹仁在荆州截获的信使所献,信上“合兵攻襄”的字句被曹操用朱笔圈了又圈。“文和,你看这墨刘二人,果然上套了。”曹操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夏侯渊在武都设伏,曹仁在合肥造势,只待他们分兵北上,便一举断其粮道,困死在襄阳城外。”

贾诩却眉头微蹙:“丞相,墨涵此人素来谨慎,他若察觉合肥军粮草有异,恐会生疑。不如再添一把火——让孙权的使者来许都求援,咱们假意应允出兵,让孙权真的与墨刘翻脸,这样墨涵便会认定咱们的目标是江东,放心北上。”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好主意!传我令,召孙权使者入府,就说朕明日便令张辽率军驰援合肥,条件是孙权需出兵牵制白帝城的刘备残部。”

孙权的使者接到曹操的“承诺”,连夜赶回建业。此时孙权正因白帝城之败怒火中烧,听闻曹操愿出兵援合肥,当即拍案决定:“令周泰率一万水军,沿江西上,袭扰白帝城外围,让刘备首尾不能相顾!”这个消息很快通过诸葛亮的斥候传到白帝城,刘备气得拍床怒吼:“孙权小儿,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诸葛亮却从中看出了端倪,他拿着孙权出兵的探报,找到刚准备启程回成都的魏延:“魏将军,孙权此际出兵太过蹊跷,分明是被曹操挑唆。墨涵主公料事如神,想必已有所准备,我这有一封密信,烦请你转交——赵云部佯攻襄阳的计划不变,但我会留陈到率五千兵力守白帝城,防备周泰,如此可保后方无忧。”

魏延带着两封密信启程时,墨涵的大军已在巴郡集结完毕。两万锐卒分成三队,第一队由陈到率领,携带五百把连发火铳,先行赶赴华容道设伏;第二队是粮草辎重,由吴懿押送,走相对平坦的临江道;墨涵亲率主力,暗藏一千把火铳,沿着山险路向襄阳进发。临行前,静姝将一枚鎏金虎符交给墨涵:“这是与赵云约定的信物,见符如见人,可避免误伤。”

与此同时,夏侯渊在武都的营地里,正对着曹操的密令摩拳擦掌。密令上写着“待墨涵主力过祁山,便袭其粮草”,他已派斥候摸清了临江道的地形,在两侧山上布置了滚石和弓箭手,只等吴懿的粮草队进入伏击圈。“将军,墨涵的火器厉害,咱们要不要多带些盾牌?”副将问道。夏侯渊冷笑一声:“火器虽强,却怕潮湿,这几日武都多雨,他们的火铳定难发挥作用。”

他不知道的是,墨涵早已料到武都多雨,让吴懿的粮草队携带了特制的油布,将火铳和火药妥善包裹。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陈到的部队已在华容道设下反伏,等着他的军队离开武都后,抄其后路。而许都的曹操,还在对着贾诩描绘着“困死墨刘”的宏图:“待夏侯渊得手,我便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先取襄阳,再攻成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赵云的部队此时已抵达襄阳城外,他按照诸葛亮的吩咐,每日只派少量士兵攻城,故意露出“兵力薄弱”的假象。曹仁在城楼上看得真切,连忙派人向曹操报信:“墨刘联军主力未至,赵云部仅一万余人,可速派援军夹击。”曹操接到消息,立刻下令:“令张辽暂缓援合肥,率军三万驰援襄阳;夏侯渊即刻出兵,袭扰墨涵粮草!”

军令传到武都时,夏侯渊当即点齐两万大军,向临江道进发。可他刚离开营地,陈到便率部攻入了空无一人的武都大营,将粮草和攻城器械全部烧毁。“将军,武都大营被袭!”斥候连滚带爬地向夏侯渊禀报。夏侯渊脸色骤变,正要下令回师,却听到前方传来密集的枪声——吴懿的粮草队已发现了他的伏兵,正用火铳展开反击。

“砰砰砰”的枪声在雨幕中格外刺耳,铅弹穿透潮湿的空气,精准地击中夏侯渊的士兵。那些自以为能抵挡火器的盾牌,在连发火铳面前如同纸糊一般。吴懿站在粮草车上,高声喊道:“夏侯渊!你的大营已被我军攻破,还不快快投降!”夏侯渊抬头望去,只见武都方向浓烟滚滚,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军!向曹仁靠拢!”

可他刚转身,就遇到了赶来汇合的陈到部队。“夏侯渊,哪里走!”陈到手持双剑,率领白毦兵如猛虎下山般冲来。夏侯渊腹背受敌,只得拼死抵抗,却架不住火器与精锐步兵的双重夹击,不到半个时辰,两万大军便溃不成军。他本人在突围时被火铳击中右腿,摔下马来,被陈到的士兵生擒活捉。

襄阳城外的赵云,得知夏侯渊被擒的消息,立刻下令全力攻城。曹仁在城楼上看到赵云部突然发力,又接到夏侯渊兵败的噩耗,顿时慌了手脚。就在这时,墨涵的主力部队赶到,一万把火铳同时对准城墙,密集的枪声过后,城墙之上已是尸横遍野。“曹仁,速速投降!”墨涵勒马站在阵前,高声喊道。

许都的曹操接到夏侯渊兵败、襄阳危急的消息时,手中的酒壶“哐当”一声摔在地上。贾诩脸色苍白,颤声道:“丞相,墨涵早已识破咱们的计谋,咱们……咱们落入他的反陷阱了!”曹操盯着地图上的华容道和武都,眼前一阵发黑——他精心策划的致命陷阱,最终却成了墨刘联盟的垫脚石。

襄阳城破的消息传来时,白帝城的刘备正与诸葛亮商议后续计划。“主公,墨涵主公在襄阳大获全胜,生擒夏侯渊,缴获粮草十万石。”参军兴冲冲地禀报。刘备站起身,望着成都的方向,眼中满是感慨:“墨涵真乃天助我也!看来这联盟之路,走对了。”

诸葛亮却面色凝重:“主公,曹操虽败,实力仍在。他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卷土重来。咱们需趁此机会,与墨涵主公商议后续的合兵计划,先取荆州全境,再图北伐。”刘备点了点头,提笔写下一封亲笔信,交给使者:“速将此信送往襄阳,告知墨涵,我愿亲往襄阳,与他当面定下共抗曹操之策。”

襄阳城内,墨涵正看着夏侯渊的供词——供词中详细交代了曹操的后续计划:若襄阳兵败,便退守许都,联合马超的西凉军,从西北方向攻打巴蜀。“主公,刘备亲来襄阳,是否要出城迎接?”静姝问道。墨涵放下供词,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备上厚礼,亲自出城相迎。这三国的棋局,该由咱们来重新落子了。”

而许都的曹操,已下令将张辽的部队调回许都,加固城防。他站在皇宫的高台上,望着南方的天空,眼神中满是不甘与狠厉:“墨涵,刘备,今日之辱,我必百倍奉还!”贾诩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丞相,眼下不宜与墨刘硬拼,不如派使者去西凉,联络马超,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从背后牵制墨涵,咱们也好重整旗鼓。”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点了点头:“好!传我令,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即刻前往西凉。告诉马超,若他能攻打巴蜀,我便封他为凉州牧,世代镇守西凉。”一场新的阴谋,又在许都悄然酝酿。而襄阳城内,墨涵与刘备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们都清楚,这只是与曹操较量的开始,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夜色渐浓,襄阳城的军营里灯火通明。墨涵、刘备、诸葛亮、赵云、魏延等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商议着北伐大计。“曹操若联络马超,西凉军便会从祁山进攻巴蜀,”墨涵手指祁山的位置,“我需留一万兵力驻守汉中,防备马超;其余兵力,与荆州军合兵一处,先取南阳,再攻许都。”

刘备点头道:“我令张飞旧部吴班率一万兵力,协助你驻守汉中。荆州这边,由赵云、魏延率军五万,主攻南阳;我与孔明率两万兵力,留守襄阳,确保粮道畅通。”诸葛亮补充道:“南阳守将是曹洪,此人有勇无谋,咱们可用诱敌之计,将他引出城,再用火器将其歼灭。”

众人商议至深夜,终于定下北伐的具体方案。当第一缕晨光洒在襄阳城的城楼上时,墨刘联军的战旗已在城外竖起,数十万大军整装待发。而许都的使者,刚踏上前往西凉的路途;西凉的马超,正握着曹操送来的黄金,眼神中充满了犹豫与野心。三国的命运,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一场席卷天下的大战,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