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市发改委主任张卫东的嘴巴还保持着一个能塞进鸡蛋的形状,他看着陆远,像是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年轻人。
一百亿美金的芯片项目?
下个月就要落地?
这已经不是画饼了,这是直接在平地上画出了一座天宫。
规划局长和海洋局长也是一脸的呆滞,他们感觉自己的官场世界观,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被陆远反复敲碎,又用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重新粘合了起来。
“市长……您……您没发烧吧?”海洋局长喉结滚动了一下,问出了一句在场所有人都想问,却又不敢问的话。
陆远没有生气,他甚至笑了笑,拉开主位的椅子,重新坐了下来。
“你们的反应,很正常。”他端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如果我把这个想法,拿到省里的评审会上去说,得到的反应可能比你们还要激烈。他们会认为我疯了,或者,是在公然藐视他们的智商。”
这话让会议室里凝固的气氛稍微松动了一些。张卫东等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苦笑。
是啊,何止是藐视智商,简直是把他们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可是,市长,这太……”张卫东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想说“太异想天开”,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换了个词,“太……太冒险了。这跟赌博没什么区别,而且是把我们整个星海市的未来,都压在了牌桌上。”
“老张,你说的没错,这就是一场赌博。”陆远坦然承认,“但我们有的选吗?”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还留着他刚刚写下的那些“科幻”名词。
“我们来复盘一下。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路子走,会发生什么?”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流程图。
“第一步,我们提交一份四平八稳的、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综合性新区方案。这份方案,为了显得‘综合’,我们必然要加入科创、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内容。”
“第二步,省里组织评审。专家们把我们的方案和石安市的方案摆在一起。比科创?我们有几所大学?人家有几十所,还有国家实验室。比高端制造?我们的工业基础是什么?是钢铁!人家背后是整个省会城市圈的产业链。比现代服务业?人家的金融、总部经济,甩我们几条街。”
陆远的笔尖在白板上笃笃作响,每一下,都像敲在几个局长的心上。
“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我们的方案在每一项对比上,都比人家弱一点。加在一起,就是全面溃败。我们会被评价为‘有特色,但基础薄弱,综合实力不足’。然后,高建成带着省里的推荐,风风光光地上北京,我们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他丢下笔,转过身,看着众人。
“这条路,看起来最稳妥,最符合程序,但实际上,是一条必输之路。走一条必输的路,那不叫稳妥,那叫愚蠢,叫懒政!”
最后四个字,他说得极重。
张卫东等人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们都是官场老手,自然明白陆远说的句句属实。只是没人敢像他这样,把这层血淋淋的窗户纸,捅得这么干脆。
“所以,我们不能跟他们比‘全面’。”陆远的声音缓和下来,“高建成想要的是一场田径十项全能比赛,因为他每一项都不弱。而我们,是个偏科生,我们只擅长游泳。”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告诉裁判,这场比赛,我们不比十项全能了,我们就只比游泳。而且,不是在游泳池里比,我们要去马里亚纳海沟比!”
这个比喻,粗俗,却异常生动。
规划局长喃喃自语:“只比游泳……放弃全面开花,只打‘海洋经济’这张牌……”
“没错。”陆远打了个响指,“从今天起,我们申报方案里,所有跟‘海洋’关系不大的内容,全部砍掉!一个字都不要留!我们要把所有的笔墨,所有的智慧,都用在‘海洋’这两个字上。我们要把它挖深,挖透,挖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程度!”
“我们要让国家发改委的专家看到我们的方案时,第一反应不是‘这个方案不全面’,而是‘原来海洋经济还能这么玩?’”
陆远的气场,笼罩了整个会议室。他不是在商量,他是在进行一场战略动员。
“可是……可是那个芯片项目……”张卫东还是绕不过这个坎,“它跟海洋,真的能扯上关系吗?就为了一个‘海底数据中心’的散热概念?这会不会太牵强了?”
“牵强?”陆远笑了,“老张,你的思维,还停留在写报告的层面上。”
他走到张卫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换个角度想。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真的把那个百亿美金的项目拿下来了。你觉得,省长赵立春,会怎么看我们?”
张卫东一愣。
“他会怎么看高建成?”陆远又问。
张卫东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当高建成还在拿着一份完美的ppt,在省里跟各位厅长称兄道弟,畅谈‘冀东科创走廊’的时候,我们星海市,已经默默地从海外引回来一个能震动全国的‘金疙瘩’。你觉得,在省委书记,乃至北京更高层的领导眼里,谁的格局更大?谁的执行力更强?谁更具备一个‘战略家’的潜质?”
陆远的声音不高,却仿佛有魔力。
“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份‘科幻’的方案,还会是笑话吗?不,它会成为一个传奇的注脚。所有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陆远早就布下了这么大一盘棋!那个芯片项目,就是他为了实现宏伟海洋战略,落下的第一颗关键棋子!”
“到那个时候,还有人会纠结这个项目和海洋战略是不是‘牵强’吗?不会!他们只会为这个神来之笔,大唱赞歌!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报告,也是一样。”
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
张卫东看着陆远,眼神里除了震惊,还多了一丝近乎崇拜的狂热。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陆远根本就不是在申报一个新区,他是在导演一出惊天大戏!申报方案是剧本,芯片项目是引爆剧情的炸弹,而他和高建成的竞争,只是这出大戏的背景板。
“我……我明白了……”张卫东的声音在发抖,他攥紧了拳头,“市长,您说吧,要我们怎么干!”
“干!”规划局长和海洋局长也猛地站了起来,双眼放光。
恐惧和疑虑,在陆远这番话的冲击下,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代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参与到历史创造中的亢奋。
“很好。”陆远满意地点了点头,“记住,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申报方案,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海洋’。我们要放弃全面开花,把所有力量,集中在这一张牌上。我们要把它打成一张王炸!”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
“我们不是在写一份申报材料,我们是在给星海市的未来,写一份战斗檄文!这份檄文,要让朋友看到机会,让对手感到恐惧!”
……
深夜,陆远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张卫东等人已经带着满腔的热血和一脑门的任务离开了。
秘书小王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给陆远换了一杯热茶。
“市长,去上海的机票已经订好了,下周二下午三点的航班。”小王轻声汇报,“您说的……礼物,需要我这边准备什么?”
陆远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闻言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刚才在会议室里的那种锐利和激昂,恢复了古井般的深沉。
“礼物,我自己来准备。”
他打开电脑,调出了一份加密文件。文件里,是关于科林研发公司那位副总裁詹姆斯·安德森的全部资料。
从他的教育背景、职业履历,到他的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甚至是他最喜欢哪支橄榄球队,最爱喝哪个年份的红酒,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这是陆远动用系统,花费了不少“声望点”,从浩如烟海的公开信息和数据库中,挖掘并整合出来的个人画像。
小王好奇地瞥了一眼屏幕,只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他很识趣地没有多问。
“市长,这次去上海,需要市府办派人陪同吗?”
“不用。”陆远摇了摇头,“我一个人去。”
他看着屏幕上詹姆斯·安德森的照片,那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白人精英,笑容自信,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
“小王。”陆远忽然开口。
“在。”
“你觉得,对于一个富可敌国、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跨国公司高管来说,什么样的礼物,才能打动他?”
小王愣住了,他想了半天,试探着回答:“是……是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土地?还是……一些珍贵的古董字画?”
陆远笑了,他摇了摇头,关掉了电脑。
“都不是。”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轻声说道:
“对于一个站在山巅的人来说,最好的礼物,是为他指出一条通往另一座更高山峰的路。”
小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陆远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夜空,看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看到了那个即将上演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他知道,詹姆斯·安德森这次来中国,与上海的谈判,是带着巨大的压力和底牌来的。
而他要送出的那份“礼物”,就是要在他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把他所有的底牌,一次性全部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