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289章 一份惊艳了国家发改委的申报报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一份惊艳了国家发改委的申报报告!

星海市政府大楼的顶层,一间平日里用作大型会议的接待室,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战情室”。

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将窗外的晨昏颠倒隔绝在外。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咖啡、尼古丁和速食面混合在一起的古怪味道。几十台电脑屏幕闪烁着幽蓝的光,将一张张熬得通红的眼睛映照得如同鬼火。

市发改委主任张卫东,这位在官场里以“稳”字着称的老将,此刻却像个刚上战场的毛头小子。他顶着一双熊猫眼,亲自守在打印机旁,小心翼翼地接着一张张还带着温度的纸页。

这是他们奋战了整整十五个昼夜的成果。

一份长达三百多页,标题为《关于建设星海市国家级蓝色海洋经济新区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案》的申报报告。

张卫东还记得,当陆远把那份只有几页纸的“科幻构想”丢给他时,他内心的荒谬感。但随着工作的深入,这种荒谬感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所取代。

他看着手中刚刚打印出来的章节标题——《基于深海温差的潮汐能源矩阵与海底数据中心耦合发展模式研究》。仅仅这个标题,就让他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这已经超出了他过去三十年行政工作中积累的所有知识范畴。

报告不是空谈概念。每一项“科幻”般的设想背后,都附有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技术路径分析、产业链构建模型,甚至还有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邮件往来记录作为附件。陆远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然真的请动了麻省理工学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好几位顶级学者,为这份报告的某些技术细节提供了咨询意见。

这已经不是一份申报报告了。这简直是一篇足以在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的博士论文。

“老张,歇会儿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规划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来一杯浓得发黑的咖啡。

“歇不了。”张卫东摇摇头,将整理好的报告像珍宝一样抱在怀里,“国家发改委的专家组,后天就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得再看一遍,确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他只是想再多看几遍。每多看一遍,他心中的底气就足一分。他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准备一份汇报材料,而是在守护一件即将改变历史的艺术品。

两天后,星海市机场。

由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郭怀章带队的专家组,走出了贵宾通道。

郭怀章年近六旬,头发花白,一副黑框眼镜后面,是一双阅尽千帆、波澜不惊的眼睛。他搞了一辈子区域经济规划,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方案没见过?从“腾笼换鸟”到“无中生有”,地方上为了要政策、要项目,编出来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

对于这次的星海之行,他内心其实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冀东省的报告他看了,省里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力推省会石安。石安的方案他也扫了一眼,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是一个不会出错,但也绝无惊喜的“标准答案”。

至于星海市……郭怀章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的钢铁污染事件上。一个重工业城市,能搞出什么花来?无非就是围绕港口做做文章,喊几句“向海图强”的口号。

陆远亲自到机场迎接,态度谦恭,言辞恳切,没有半点传说中“年轻气盛”的模样。这让郭怀修心里略微舒服了一些,但并未改变他的基本判断。

欢迎晚宴简单而务实,陆远只字未提申报方案的事,只是聊了聊星海市的风土人情,气氛融洽。

第二天上午,汇报会正式开始。

地点就在市政府的小礼堂。专家组的成员们人手一份厚厚的、装订精美的申报报告,封面是深邃的蓝色,只有一行烫金的标题。

郭怀章翻开报告,习惯性地先看目录。

只看了一眼,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就微微一凝。

《第一篇: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星海机遇”——理论基础与时代必然性》

《第二篇:三大核心引擎——海洋生物医药、高端海工装备、海洋清洁能源》

《第三篇:五大支撑平台——全球海洋基因库、深海技术联合实验室、海底观测网络、蓝色金融创新中心、海洋国际法与争端解决仲裁院》

……

《附录:关于科林研发公司在星海投资建设晶圆厂的可行性分析及产业联动报告》

郭怀章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目录,口气太大了。大得有些不着边际。

特别是最后那个附录,更是让他觉得有些滑稽。一个申报海洋经济新区的报告,附录里赫然写着芯片巨头的投资分析?这是什么路数?文不对题,乱弹琴。

他身边的几位专家也露出了相似的神情,一位年轻的博士更是忍不住撇了撇嘴,低声对同伴说:“噱头,全是噱头。”

汇报由张卫东主讲。他站在台上,深吸一口气,看着台下那些掌握着城市命运的专家们,脑海里回响起陆远昨晚对他说的话。

“老张,你不用紧张。你不是在说服他们,你只是在陈述一个即将发生的未来。他们信不?,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

想到这里,张卫东的心安定了下来。他没有按照常规的汇报稿来,而是直接翻到了报告中最“硬核”的部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知道,大家看到我们的方案,第一反应可能是‘不切实际’。所以,我想直接从大家最疑虑的部分开始。”

他按动遥控器,ppt上出现了一张复杂的分子结构图。

“这是我们构想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一种从深海极端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强靶向性的抗癌化合物。目前,这个项目由我们星海市与中科院海洋所联合推进,已经进入了临床前研究阶段。”

台下,一位来自医药领域的专家扶了扶眼镜,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这是我们规划的‘高端海工装备’的旗舰产品——‘海蛟号’深海空间站的模拟图。它将是一个集资源勘探、科学研究、人员常驻于一体的移动式海底平台。相关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研究,我们已经委托了国内最好的船舶设计院在进行。”

一位机械领域的专家,下意识地拿起了桌上的报告,开始快速翻阅。

“这也是我们认为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海底数据中心’。我们计划利用星海独特的深海洋流,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天然、廉价的冷却方案。我们测算过,相比陆地数据中心,仅能源成本,每年就可以节省数十亿元。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我国的战略数据安全,提供一个最可靠的物理屏障。”

当讲到这里时,台下已经是一片死寂。

年轻博士的嘴巴微微张开,再也合不拢。他以为的“噱头”,每一个背后,竟然都有着详实的技术论证和项目支撑。

郭怀章没有看ppt,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手里的报告上。他的手指因为用力,指节有些发白。他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一开始的逐行阅读,到后来的一目十行。

他的心跳,也在不受控制地加速。

他不是被那些炫酷的名词所震撼,而是被这份报告背后所展现出的、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战略思维所冲击。

这份报告,完全跳出了“城市发展”的范畴。

它不是在为星海市这一个城市要政策,它是在为整个国家的未来,布局一个全新的战略支点!

从海洋生物基因的战略储备,到深海资源的抢先开发;从未来信息产业的能源瓶颈解决方案,到全球数据安全的地缘政治博弈……

报告的每一个章节,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在未来的大国竞争中,中国如何才能占据海洋这个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制高点?

而星海市,就是这个宏大战略构想的唯一支点。

郭怀章猛地合上报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他抬起头,看向台上那个还在侃侃而谈的市发改委主任,又将目光投向了坐在第一排,从始至终一言不发,只是安静聆听的那个年轻人——陆远。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那个滑稽的附录。

芯片项目,不是乱入,而是这盘大棋的“棋眼”!

有了最顶尖的芯片制造能力,才有了算力基础,才有了人工智能,才有了驱动这一切海洋战略的“大脑”!

这条逻辑链,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疯子……”郭怀章的嘴里,无声地吐出两个字。

但他知道,这更是天才。

一个敢于将一座城市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死死捆绑在一起的天才。

汇报结束,全场依旧安静。张卫东走下台时,腿肚子都在打颤,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了。

陆远站起身,微笑着对专家组说:“各位专家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们先去用午餐,下午,欢迎各位随时提问,我们一定知无不言。”

专家组被请到了隔壁的休息室。门一关上,压抑的气氛瞬间爆炸。

“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那个什么深海空间站,就是把全国的科研力量都投进去,十年都未必能搞出来!他们一个地级市,凭什么?”一位专家激动地说道。

“还有那个海底数据中心,听着是好,可技术风险呢?海底光缆的铺设和维护成本呢?他怎么一个字都不提?”另一位也表示质疑。

年轻的博士涨红了脸,反驳道:“可你们不觉得吗?这才是真正的‘创新驱动’!我们评审了这么多方案,哪个不是在现有产业上修修补补?只有这个,是在为未来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布局!”

争论声越来越激烈,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只有郭怀章,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份报告。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如果,这份报告里写的,哪怕只有百分之三十能够实现,那对于国家而言,其战略价值,将远远超过十个石安市那样的“综合性新区”。

但是,这可能吗?

这究竟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伟大蓝图,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骗局?

他必须搞清楚。

“小李,”他忽然开口,对身后的秘书说,“你去跟星海市方面了解一下,他们那个所谓的‘科林研发’的投资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他需要一个证据,一个能撬动这盘棋的、最坚实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