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风起赣南 > 第195章 泥泞中的意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雨水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愈发滂沱。太行山的土路在雨水的浸泡和无数双脚的踩踏下,彻底变成了粘稠的泥沼。每一步拔出,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鞋袜早已被泥水浸透,冰冷刺骨。队伍的行进速度慢得像是在原地蠕动。

黑暗和雨水极大地限制了视线,战士们只能凭借前面战友模糊的背影和偶尔低声传递的指令,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不时有人滑倒,溅起大片的泥浆,又被身边的战友默默拉起,继续前进。沉默,死一般的沉默笼罩着队伍,只有风雨声、脚步声和伤员压抑的呻吟在黑暗中交织。

林峰走在队伍中,感受着脚下泥泞的拖拽,他的心也如同这道路一般沉重。“燧人氏”的界面在意识中持续闪烁着警示:

【行军速度持续下降,低于安全阈值。】

【非战斗减员风险(失温、疾病、掉队):急剧升高。】

【“幽灵”小队相对距离:2.8里,仍在稳定追踪。】

【预计抵达“落鹰坳”时间:修正为10小时以上。】

【生存概率(整体):17.5%】

冰冷的数字告诉他,时间正在一点点地耗尽这支队伍最后的生机。

“旅长,这样不行!”赵刚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急,他凑到林峰耳边,几乎是在喊,“必须想办法!很多同志,尤其是伤员,体温流失太快了!再这样在雨里泡下去,不用鬼子打,我们自己就垮了!”

林峰何尝不知。他停下脚步,环顾四周。风雨如晦,山林在黑暗中如同张牙舞爪的巨兽。他猛地抬起手,低沉而有力的声音穿透雨幕:“停止前进!”

命令传递下去,早已到达极限的队伍如同得到赦令般,在泥泞中停了下来,很多人几乎是一屁股坐倒在泥水里,连动弹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能停!停下来会更冷!都活动起来!相互搓搓手脚!”赵刚和各级干部立刻嘶哑地呼喊着,在队伍中穿梭,强行将一些瘫软的战士拉起来。

林峰将几个核心干部召集到一块稍微能挡点风的岩石下,情况比想象的更糟。

“旅长,三营报告,又有一名重伤员……没挺过去。”一个参谋声音哽咽。

“警卫连有三个战士掉队了,雨太大,路太滑,找不到踪迹……”

“电台尝试开机,湿度太大,火花严重,无法联络,强行开机可能损坏设备……”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林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决然。“我们不能按原计划去落鹰坳了。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和速度,到不了那里。”

“那怎么办?”众人看向他。

“找地方!立刻!就近寻找可以避雨、并能临时固守的地点!山洞,废弃的村落,任何能让我们脱离这片泥沼,让同志们把衣服拧干,生火取暖的地方!”林峰斩钉截铁,“‘幽灵’在等我们虚弱,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如愿!必须先活下来!”

“可是,旅长,这附近的地形……”负责侦察的干部面露难色。

“没有可是!”林峰打断他,“‘惊蛰’小组前出,扩大搜索范围!其他人,以连排为单位,就近分散寻找!记住,优先考虑易守难攻,有水源的地方!动作要快,我们最多只有半小时!”

求生的欲望压倒了疲惫。部队再次动了起来,如同在黑暗中伸出的触角,向着周围可能存在的庇护所摸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依旧在下。每一分钟,都意味着体温的流失和危险的临近。

就在林峰几乎要下令强行向一个不确定方向突围时,前方终于传来了消息!

“报告旅长!东北方向,约一里外,发现一个废弃的炭窑和几间相连的窝棚!地方不大,但背靠山崖,前面地势开阔,易于警戒!里面还能挡雨!”

“好!”林峰精神一振,“传令!全体向炭窑方向转移!注意警戒,防止‘幽灵’趁机偷袭!”

希望重新在队伍中点燃。战士们互相搀扶着,向着那个临时发现的避难所艰难移动。

炭窑果然如报告所说,规模不大,由几个依着山崖挖掘的窑洞和外面搭着的、已经残破不堪的草棚组成。但在此刻,它无疑是天堂。

部队迅速涌入,虽然拥挤不堪,但总算脱离了冰冷的雨水。窑洞里还残留着一些干燥的柴草和木炭。战士们顾不上许多,立刻在确保烟雾能被山崖遮挡的前提下,点燃了几堆小小的篝火。

刹那间,温暖的光芒驱散了部分的黑暗和寒冷。战士们围在火堆旁,贪婪地汲取着那一点点宝贵的温暖,脱下湿透的衣服尽力拧干、烘烤。卫生员们利用这难得的机会,重新为伤员检查、包扎。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相比于外面冰冷的雨夜,这里已是难得的喘息之地。

林峰安排好了警戒哨,重点防范“幽灵”小队可能的方向。他站在窑洞口,望着外面依旧滂沱的雨幕,眉头并未舒展。

“暂时安全了,但这里不能久留。”赵刚走过来,低声道,“天一亮,鬼子很可能进行拉网式搜索,这个炭窑目标太明显。”

“我知道。”林峰点头,“让同志们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天亮前,我们必须离开。下一步……”他沉吟着,脑海中“燧人氏”正根据新的坐标,重新规划着路线和可能的目的地。

炭窑内,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但依旧年轻的脸庞。他们暂时摆脱了雨水的折磨,但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然而,这片刻的温暖与安宁,足以重新点燃他们心中那不屈的火焰。只要火种不灭,希望就仍在。

而此刻,在距离炭窑约三里外的一处山脊上,山本一郎透过夜视望远镜,看着那在雨夜中几乎微不可察、但确实存在的几点微弱火光,嘴角露出了残忍而满意的笑容。

“找到你了……终于,停下来了。”

他低声对着无线电说道:“坐标已确认。目标位于废弃炭窑区域。请求指示……是否立即发动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