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明白了,你放心吧。”
安抚好流风,并再次强调保密后,伊毅和他一前一后回到了宴会厅。
流风虽然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看向伊毅的眼神已然完全不同,那里面既有敬畏和崇拜,更有深深的惋惜。
伊毅则迅速切换回“梦叔”模式,仿佛刚才走廊里的对话从未发生。
庆功宴的气氛依旧热烈,除了那九家签约公司,更多中小型娱乐公司的负责人见伊毅身边暂时空了下来,立刻如同闻到花香的蜜蜂般围了上来。
“梦老师,久仰大名!我是飞鹿影业的负责人,鄙姓王。”
“梦老师,我是星光世纪的李总,这是我的名片。”
“梦老师,您的《盗墓记事》写得真是太好了!人物塑造尤其出彩,不知道您下部作品有没有计划?我们公司非常希望能与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众人七嘴八舌,热情洋溢。
他们显然都做足了功课,知道混沌网虽然负责初步筛选合作对象,但伊毅作为作者,手握最终的决定权。
忆昔娱乐能够后来居上,成功拿下其中一个故事的版权,据说就是因为韩若嫣提前与“梦叔”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这无疑给所有人指明了一条捷径:搞定作者本人,比什么都重要。
伊毅从容应对,接过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名片,与一双双热情的手相握,脸上挂着“梦叔”式爽朗又不失分寸的笑容。
“感谢各位的厚爱,《盗墓记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当然还会继续创作。
合作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只要理念相合,条件合适,我很乐意与有诚意的伙伴共同开发好的故事。”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开放的态度,又暗示了选择的标准:理念和诚意。
这时,一位看起来颇为精干的中年女性负责人笑着问道:
“梦老师,能冒昧问一下,您接下来的作品什么时候开放版权?我们公司也好提前做些准备,看看是否能有幸参与。”
这个问题问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伊毅目光扫过众人,看到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显然都希望他能继续在悬疑、冒险或者类似《盗墓记事》、《黄河诡棺》的题材上深耕。
这些类型已经被市场验证,与他目前的笔名形象也高度契合,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伊毅心中早有计较。他不能让自己被定型在“盗墓”或者“悬疑”的框框里,他需要展现出更广泛的创作可能性和商业潜力,这既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也是一种主动的市场试探。
他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嘴角勾起一抹看似随意的笑容,用那沙哑的嗓音抛出了一颗“炸弹”:
“下一部啊~我初步打算,可能会尝试一下仙侠题材。”
“仙侠?”
此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
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惊讶、错愕,甚至是失望。
仙侠?
这位以现实背景的盗墓故事、细腻情感描写和悬疑氛围营造见长的“梦叔”,要去写完全架空的仙侠?
这根本是扬短避长!
仙侠题材需要宏大的世界观设定、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传统道家、修真文化的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这个赛道早已挤满了成名大神,竞争异常激烈。
而“梦叔”的优势在于他对现代语境、人性刻画和紧凑情节的把控,这些在需要大量设定铺垫的仙侠文中,未必能发挥出最大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不少传统影视公司评估者眼中,“梦叔”的文笔更偏向于商业化和网文化,讲究快节奏和强情节,缺乏那种传统文学意义上的厚重文笔和哲学思辨,而后者往往是他们评判一部仙侠作品是否高级、是否值得投入巨资改编的重要标准。
“梦老师,仙侠题材……会不会太冒险了?”
刚才提问的那位女负责人忍不住委婉地劝道:
“您的盗墓系列非常成功,何不趁热打铁,继续这个系列或者开发类似的Ip呢?”
“是啊,梦老师,仙侠市场现在很饱和,读者口味也很挑剔。”
旁边也有人附和。
伊毅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他注意到,一些原本热情高涨的中型公司负责人,眼神中的热切明显冷却了不少,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悄悄后退,将注意力转向了别处。
显然,他们并不看好“梦叔”转型仙侠的前景,认为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投资风险太大。
而像忆昔娱乐、华艺兄弟这类顶尖大公司的人,虽然也有些意外,但并未立刻表现出退缩,反而露出了更深的思索表情。
对于他们而言,作者本身的创造力和潜力比单一题材更重要,他们更有资本和耐心进行长线投资。
韩若嫣不知何时也走到了近处,听到了伊毅的话,她漂亮的眉毛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提出质疑,反而红唇微启,声音带着独特的磁性:
“仙侠?很有意思的想法,我相信以梦老师的笔力,无论什么题材都能驾驭。忆昔娱乐对任何有潜力的项目都保持开放态度,期待您的大作。”
她这番话,既捧了伊毅,也再次强调了自家的合作诚意。
伊毅对韩若嫣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那些面露迟疑的人,淡然一笑,语气带着“梦叔”特有的自信与豁达:
“写作嘛,总是要不断尝试和突破的,老是写同一种类型,读者会腻,我自己也会腻。
仙侠世界广阔无边,正好可以让我撒开了玩玩,至于成败,总要试过才知道,不是吗?”
他这番举重若轻的态度,反而让一些人生出了‘或许他真有把握’的念头,但更多人依旧持保留态度。
很快,围在伊毅身边的人群发生了一次无形的分化。
一部分实力较弱、追求短期快钱的公司悄然退去,转而寻找其他更“稳妥”的目标;而留下来的,要么是实力雄厚、敢于长期布局的大公司,要么就是极其看好伊毅本人潜力的投机者。
伊毅对此并不在意,他需要的不是数量庞大的追逐者,而是真正懂得欣赏他、愿意与他共同冒险的优质伙伴。
这次故意的“剧透”,恰好帮他进行了一轮初步的筛选。
庆功宴在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心思各异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