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自然是故意的。
他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相处方式。从性格上来讲,公孙瓒细究起来是比此时的吕布更骄傲的人。
甚至骄傲到有些自负。
但大部分时候,这个性格特性对公孙瓒来说是个好事,不然公孙瓒也不会早早就达成数十骑胜鲜卑数百骑的成就。
而袁基身为公孙瓒未来的主公,要同公孙瓒建立起良好的君臣观,则必须掌握好对待公孙瓒的方式。
例如现在,袁基笑而不语,一直喝着茶。没过一会儿,回头问了问典韦:“恶来,喝茶吗?”
典韦对着袁基憨厚一笑,摇了摇头:“主公,俺喝不惯,不喝不喝。”
不喝?
行吧。看着典韦这表情,袁基好心地决定放过他,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回头注视着公孙瓒。
对面的公孙瓒见他真不往下问了,坐在原地表情变来变去,甚是好玩。
等着等着,渐渐有点无聊,袁基就又拿起了一封不太重要的公文,开始看了起来。
公文里满篇都是“马马马”,鲜卑的马资源是真的丰富。
本职为太仆的袁基,对鲜卑的战马资源可是眼馋了很久。
此刻,他静下心来查阅这封公文。
对面的公孙瓒见袁基真的没有下文,表情更纠结了。且他在这纠结太久,袁公都已经开始处理公务了。
这是不动声色在赶人吗?
公孙瓒之前面对长辈和上官的相处模型,放在袁基这里全都不适用。
一时间,公孙瓒卡在原地,不知道该做什么。
其实只要公孙瓒询问一下袁基,问袁基是否可招他公孙瓒入麾下,以袁基宽厚又温和的性格,肯定会答应下来。
但公孙瓒就是不问,这句话徘徊在他喉咙边,就是出不来。
毕竟问了,就有被拒绝的风险,而公孙瓒又是有些自负爱面子的人。
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孙瓒又极度自卑。因为他出身边郡小士族旁支,对比起其他的中原士族子弟,公孙瓒自认没什么竞争性。
往日里优于常人的相貌,敢打敢拼的性格,放在袁基麾下众多的臣子中间,优势又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了。
他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吕布那种只当个武将就很乐呵的,他对标的是曹操那种可单独为帅,独领一军的帅才模版。
他心里没底气,想要的又太多,所以注定纠结。
但其实对袁基来说,公孙瓒纠结的这些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
袁基从不看一个人的出身,若只拘泥于出身,拘泥于世人眼中他袁氏族长该收的臣子出身,那他袁基也不用设立什么改天换日的雄心壮志了。
招收的每一个臣子,他都会赋予其充足的成长环境,具体最后可成长至什么样,都看个人的努力。
不过这些,都得等公孙瓒成为了他的臣子,公孙瓒才可知晓。
目前,公孙瓒需要自己迈出第一步。
以袁基的身份和名望,如今的大多数臣子,全都是自己主动毛遂自荐的,主动想加入袁基麾下的。
像最开始的贾诩、典韦一般,让袁基费心去招揽,如今是不太可能。
一是袁基每日事情太多,要他去主动出击,那得是比之贾诩或典韦还要优秀数倍的人才,而目前,这样的人才几乎没有。
再者,以袁基的本心来说,他需要更在意他目前麾下臣子的感受。
他麾下之人若见他们忠心、敬仰的主公,去极度礼贤下士地招揽他人,他原本的臣子们该作何想法?
所以,点到为止即可。
他需要把握一个精准的度。
就如现在,袁基身旁的典韦一直乐呵地跟随主公安静坐着,时不时拿眼睛瞟瞟公孙瓒,眼里闪烁着微不可见的光芒。
而每当公孙瓒求助的眼神扫过来时,典韦都装作不经意地移开视线。
典韦对袁基的忠心度早就爆表了,在他心里,他的主公是此世间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如果公孙瓒能像孙坚一样,一上来就表示自己想加入主公麾下,那典韦会对他的观感很好。
但公孙瓒现在犹豫来犹豫去的,还指望他典韦能帮他?
加入主公这么好的人的麾下,是什么值得纠结的事情吗?典韦现在没直接对公孙瓒的印象降至最低,全凭这几个月并肩作战积攒的袍泽之情。
因此一时间,袁基的大帐内,一片寂静。
许久,袁基将手中的公文看完,他先看了看在一旁坐着自得其乐的典韦,笑了笑。
再抬头看向表情不再纠结,但依旧未开口说话的公孙瓒,询问:
“伯圭,还有何事吗?”
边说,袁基边将公文放下,并准备拿起另一卷公文,似乎还要继续忙碌。
之前一直不敢打扰袁基的公孙瓒,终于找到了袁基不忙的时间间隙,忙不迭开口:
“袁公!瓒不才,愿投效于明公麾下,以供驱驰!虽赴汤蹈火,亦无所辞!”
说完,公孙瓒就对着袁基行了个大礼,并长拜不起。
公孙瓒其实也没有纠结太久,因为他既然都从营帐中走了出来,迈了第一步,后续就没有退缩的道理。
若是连这么好的加入袁公麾下的机会都能错失,公孙瓒日后定会瞧不起自己。
所以剥离开那些无用的情绪,公孙瓒亦如他此前一般,最终依旧做出了于他来说正确的决定。
对面,袁基将刚刚拿起的公文又重新放下,开口问道:“伯圭因何想加入吾麾下?”
这……
这一问,将公孙瓒问住了。
想加入袁公麾下还有理由吗?如今天下何人不想入袁公麾下?
为了前途,为了名望,为了一展所长,为了总总……
但无论为了什么,加入袁基麾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他公孙瓒能这么回答吗?这么回答,岂不显得他太过追名逐利?
卡住的公孙瓒在思索该回答什么,想了很多答案都不甚满意,最终斟酌着开口:“瓒想追随袁公征战沙场。”
听到这话,袁基挑挑眉。
征战沙场?
袁基轻笑着询问:“若吾日后不再打仗了呢?那伯圭是否就不愿追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