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远征闽南的庞大舰队离开登州港口不过两日,扬起的帆影尚未完全消失在南方海平线,青州方面便有一骑快马携着紧急公文,风驰电掣般冲入了登州水师提督衙门。

“主公,青州急报!”信使满头大汗,呈上密封的信函。

刘体纯拆开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信是留守青州的最高文官发来的,内容让他心头一凛:去岁曾到访过的那几位泰西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去而复返,此刻正在青州!

他们不再像上次那样主要谈论天文历法,而是四处活动,旁敲侧击,重点打听关于“蒸汽之力”、“自行之船”的奇巧之事,言语间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好奇与渴望。更麻烦的是,据报他们已离开青州,正沿着官道,直奔登州而来,明确要求面见“刘将军”。

放下急报,刘体纯脸色一变。

他心里知道,这些身着黑袍、口称“上帝”的泰西人,远渡重洋来到华夏,其目的绝非传播福音那般单纯。

华夏子民千百年来自有其祖宗信仰、儒家道统与佛道哲理,根深蒂固,岂是几句陌生教义所能轻易动摇?

事实上,最初被那些“圣会”、“教堂”吸引去的,多半是些市井青皮无赖、或是走投无路的贫民,与其说是被感化,不如说是贪图教会施舍的几碗薄粥或几两碎银,借此栖身罢了。

然而,这些传教士却往往凭借其“西儒”的身份和带来的些许奇巧之物(如自鸣钟、棱镜等),得以出入士大夫府邸,甚至接触到一些官藏典籍。

他们看似谦恭好学,实则狼顾鹰视,目标明确——华夏积淀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刘体纯曾听宋应星等大匠谈起,前朝永乐大典之浩瀚,以及散落民间的大量农书、医典、工巧之作,其价值无可估量。

而据一些零星的海外商贾带来的消息,许多华夏古籍,包括涉及水利工程、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农业育种乃至医学药方的珍贵抄本,正被这些传教士以各种手段,或誊抄,或购买,甚至巧取豪夺,源源不断地运往泰西。

他们的行囊里,装的不仅是圣经,更是窃取自东方的知识火种。

“所谓的泰西文艺复兴,不过是一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粉饰闹剧!” 刘体纯心中不屑。

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清楚,没有从东方传入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技术,以及那些被窃取的数学、天文、工程技术思想,西方绝无可能在那片曾经蒙昧的土地上,掀起后来的科技浪潮。

如今,这些窃贼的后辈,又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更新的技术——蒸汽机!

这封急报仿佛是一个信号,紧接着,谍报司统领陈有银也面色凝重地带来了更广泛的不安消息。

“主公,各地分站密报,近半月来,山东各主要城镇,尤其是青州、沧州、登州三大工坊区周边,突然涌入了大量身份可疑之人。

有扮作行商小贩的,有借口探亲访友的,甚至有冒充游方僧道和落魄书生的。

这些人活动诡秘,目标明确,都在想方设法打探我军中新式火器,特别是那后膛装填的火帽枪,以及……以及‘不用风帆的轮船’和‘能自行转动的钢铁机器’!”

陈有银语气沉重说道:“虽然他们伪装巧妙,但行为模式逃不过我们暗桩的眼睛。

综合判断,这批人极可能是清廷派出的密探,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见!

其背后,恐怕少不了孔有德乃至北京清廷高层的直接指令。”

刘体纯听完,脸色沉静,似乎是并不奇怪。

他深知,“鲲鹏号”在长岛水域的惊世表现,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正在迅速扩散。

不仅震动了近处的清廷和郑家,连远方的泰西传教士和被触动了利益的西方殖民者,也都将贪婪或警惕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原本并不起眼的土地。

技术的优势带来了战场上的胜利,也引来了无数觊觎的目光。树欲静而风不止!

“看来,咱们的‘小玩意儿’,把不少牛鬼蛇神都引出来了。”

刘体纯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告诉各地守军和巡检,外松内紧,加强戒备,尤其是工坊区,没有特许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核心区域!对于这些探子,先不要打草惊蛇,给我盯紧了,摸清他们的联络点和上线,关键时刻,或许能反过来利用一下。”

他顿了顿,看向陈有银涚道:“那几个红毛传教士,既然来了,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对于刘体纯而言,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