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祖宗们,时代变了 > 第315章 大明家事,天下大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大明家事,天下大事

宋濂这一跪,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孔子见状,连忙上前两步,亲自将他扶起,温和地说道:“快快请起,此地不兴跪拜之礼。你我皆为传承华夏文脉而来,当以师友相称。”

宋濂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被孔子扶着,依旧躬着身子,不敢直视:“先师在上,学生万不敢当。能亲见圣颜,实乃三生有幸!”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带宋濂来,就是看中了他的学问和声望,希望能在这后世中,为他大明的技术引进,减少一些文化上的阻力。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至少跟儒家祖师爷搭上线了,而这孔子应该也会像教育扶苏一样教育教育宋濂吧。

就在洪武天团气场全开,镇压全场的时候,旁边,永乐大帝朱棣的团队,也到了。

朱棣一身戎装,他身后,跟着太子朱高炽。

他刚一站定,目光迅速扫过全场,当他的视线越过人群,落在一个慈祥妇人身上时,整个人僵住了。

那是……他的母亲。

一个已经在他记忆里尘封了二十年的身影。

这位发动靖难,五征漠北,迁都北京,令万国来朝的永乐大帝,他身上那冰冷强硬,在这一刻寸寸碎裂。

他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半点声音,眼眶在一瞬间就红了。

“扑通”一声闷响,朱棣双膝重重跪地,声音沉闷,再也控制不住,连滚带爬地扑到马皇后身前,一把攥住她的衣袖,埋头痛哭,声音哽咽,断断续续。

“娘……儿子……儿子不孝……”

“儿子好想你……”

这位在臣子和敌人面前从未有过半分软弱的帝王,此刻哭得像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将发动靖难的无奈,治国的艰辛,还有无人可以诉说的孤独,全都哭了出来。

马皇后也怔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个胡子拉碴、满面风霜的儿子,又看看他身上那套帝王装扮,哪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伸出手,轻轻放在朱棣的头上,泪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掉。

“四郎,受苦了。”

朱高炽跟在后面,看到自己威严的父亲这般模样,他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在旁边,对着马皇后叩首,声音里也带上了哭腔:“孙儿朱高炽,拜见皇祖母。”

这一幕,让周墨身后的几位老专家都红了眼眶。

朱元璋背过身去,不想让人看到他泛红的眼角,只是嘴里嘟囔了:“没出息的东西,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可那微微起伏的肩膀,却出卖了他此刻的心情。

好一阵子,朱棣才在马皇后的安抚下冷静了下来,他抹了把脸,重新站直了身子,又恢复了那个威严的永乐大帝,只是通红的眼睛依旧显眼,就站在马皇后身边不肯离开。

而他身后的永乐班底,也全部现身了。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黑色僧袍,面容清瘦的和尚,正是黑衣宰相姚广孝。

他全程旁观着这场家庭重逢,直到朱棣起身,他的目光才落在了不远处的朱元璋和太子朱标身上,眼神晦暗不明。

他身后的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在看清朱元璋、朱标和马皇后的那一刻,齐齐心神一震。

他们都是跟随朱棣的老臣,对大明的开国帝后,无不怀着最深的敬畏。

“臣等,拜见太祖高皇帝!拜见懿文太子!拜见高皇后!”

众人齐齐躬身行礼,声音中满是敬意。

夏原吉这位大明的铁算盘刚行完礼,就犯了职业病,陛下要是在大明也修这种好几层的楼,那该用多少银钱啊,户部的账上还够不够……

徐达的目光,落在了张辅身上,两位不同时代,但同样以稳健着称的统帅,彼此对视。

“张辅,见过魏国公。”张辅主动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徐达摆摆手:“都是为大明效力,不必多礼。你很不错。”

就在大明两代君臣感慨万千之时,又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在光芒中显现。

是崇祯太子,朱慈烺。

他的身边,空无一人。

国家存亡危难之际,无人可用,他是一个臣子都带不来的末代太子。

朱由检和朱允炆只叫他自己先来,好好学习。

这强烈的对比,让刚刚还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朱家人,心口像被堵上了一块大石。

朱元璋大步流星地走到朱慈烺面前,大掌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咱在,大明,亡不了!”

朱慈烺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他想跪下,却被朱元璋一把拉住。

“站直了!”朱元璋低喝道,“你是咱朱家的子孙,是太子!天塌下来,也得给咱站直了!”

“是……太祖爷爷。”朱慈烺哽咽着应道。

“都看什么看!”朱元璋对着全场吼了一嗓子,“这是咱老朱家的家事!该谁了?赶紧的,别耽误工夫!”

老朱这一嗓子,中气十足,把所有人都吼得一愣。

周墨赶紧心念一动,新的光芒亮起。

这次,是三国。

三股截然不同的气势,几乎同时爆发。

“哈哈哈!孤当是何处仙境,原来是故人齐聚啊!”曹操一身黑色王袍,大笑着现身。

他身后,是荀彧、贾诩、张辽、许褚等人如众星拱月。

贾诩一出现,就缩在人群后面,眯着眼,谁也不看,活脱脱一个打瞌睡的老头。

另一边,刘备也带着他的兄弟们来了。

他身后,关羽手抚长髯,那双丹凤眼在扫过白起、王贲、李广等人时,微微开阖了一下。

张飞则瞪着环眼,看谁都像在挑衅,赵云一身白袍银甲,护在刘备身侧。

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刘备身旁,手持羽扇的诸葛亮。

他一出现,李斯、张良、陈平、狄仁杰、姚广孝,所有顶级谋士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他。

卧龙之名,早已通过各个帝王的口传遍了各个时空。

最后一边,是江东的孙权,他碧眼紫髯,年轻而沉稳。

他身边的周瑜,英姿勃发,看到对面的诸葛亮,眼中情绪翻动,有审视,也有几分棋逢对手的兴致。

曹操的视线在刘备和孙权脸上一扫,最后落在周瑜身上,放声大笑:“公瑾,长江之畔,未见火光,孤可是等了许久,甚是乏味啊!”

这话一出,周瑜眉毛一挑,对着曹操拱了拱手,朗声回应:“丞相说笑了。若非周先生天降盟约,丞相此刻恐怕已在华容道上,而非在此处与瑜高谈阔论了。”

“说得好!”孙权抚掌喝彩,“今日在此,非为旧怨,乃为新途!曹丞相,刘皇叔,以为然否?”

刘备也抚掌而笑:“仲谋所言,正合我意。”

三位枭雄,温言软语却暗藏机锋,转瞬便达成了暂时的默契。

周墨看着这三家,只觉得脑壳有点疼。

他正准备开口说几句场面话,维持一下秩序,让大家先进去,这院子快站不下了,还没开口,光芒再次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