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65章 万历皇帝朱翊钧(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5章 万历皇帝朱翊钧(7)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厚照:“又是一个周五,时间过得也太快了,感觉昨天刚聊完似的。”

朱雄英:“周末是挺让人高兴的,但一想到故事内容就气人,咱还接着听不?”

朱元璋:“听!必须听!我倒要看看这些奇葩皇帝还能整出啥幺蛾子,是吧@朱翊钧 ”

朱翊钧:“额……太祖爷,您说得对,嘿嘿。”

朱棣:“别傻笑!我朱棣怎么会有你们这帮不思进取后代?”

秦良玉:“那还是请@张居正 接着说吧。”

张居正:“我看着都来气,更别说讲给大伙听。行,我接着昨天的说。

皇上就因为立太子的事跟内阁吵了十几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祀、不祭祖、不上朝、不见大臣、不批奏章、不讲话。

1589年,万历十七年,皇上就不再接见朝臣,内阁都出现人滞在官位上,部门大多空着的情况。

至于贪财这事儿,皇上亲政后,查抄了冯保、额……还、还有我的家产,让太监张诚全搬到宫里,归自己管。

为了抢钱,还派宦官去当矿监税使,到处搜刮老百姓的钱。”

朱元璋:“三十年不出宫门?朱翊钧你是把皇宫当养老院了?咱老朱家打天下是让你坐龙椅干活的,不是让你当宅男的!”

朱高煦:“查抄张居正家产?哟,这操作够溜啊!用完人家就卸磨杀驴?我当年好歹光明正大抢,你这暗戳戳的,还不如我敞亮!”

朱厚照:“矿监税使?这不就是派太监去民间薅羊毛吗?我微服私访见多了,那些太监跟蝗虫似的,老百姓家里锅都能被掀了!”

朱厚熜:“贪财也得有个度吧?我炼丹是费钱,但没派太监去抢啊!你这是把天下当自家钱袋子,想怎么掏就怎么掏?”

朱雄英:“内阁都空了还不管?这是要让朝廷自己关门大吉?张老师,您当年攒的家底,是不是全被他这么霍霍了?”

秦良玉:“边疆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他倒好,派太监去刮民财!那些矿监税使在地方上比土匪还横,百姓怨声载道,这不是逼着人造反吗?”

戚继光:“军队最忌讳后方不稳!老百姓被搜刮得活不下去,谁还愿意当兵守边疆?这是自毁根基!”

朱棣:“我当年派郑和下西洋,那是扬国威赚外快,朱翊钧你派太监去挖矿收税,纯属丢皇家的脸!传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朱祁镇:“就算不上朝,也不能让朝廷空着啊!我当年在南宫待着都知道打听朝政,你这倒好,直接摆烂到底!”

朱祁钰:“贪财+怠政,双重buff叠满?再这么折腾下去,家底再厚也得败光,后面的人有得忙了。”

海瑞:“皇上此举,是逼民反!矿监税使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得安宁!我当时要是还在,必须当庭死谏!”

张居正:“查抄我的家产时,连我儿子都被逼死……罢了,不说这个。矿监税使横行那几年,各地民变就没断过,苏州织工起义就是这么闹起来的。”

朱翊钧:“我那不是想充实内帑嘛,谁知道那些太监办事没分寸……再说,朝臣天天跟我吵,我躲躲还不行?”

朱高煦:“躲?你当皇上是躲猫猫呢?有本事别当这个皇帝,让给有能耐的!”

马秀英:“家业再大,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老百姓过得苦,朝堂又乱糟糟的,这日子可怎么好!”

张居正:“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皇上荒于政事,亲政后政绩不如当初,原文是:‘陛下孝顺父母、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约开支、听取意见、亲人和贤人,都不能够像当初一样。’

以至于皇上在位中期以后,刚进内阁的大臣都不知道皇帝长啥样。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这四位国家重臣,虽然对政事急得不行,却没啥办法,只能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时间。

1612年,万历四十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说:‘台省空虚,那些致力于废除掉,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个接见大臣,天下将要沦陷的忧虑。’首辅叶向高却说皇上一天能接见福王两次。

1617年,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部门、寺里的大官十个缺了六七个,御史台这种重要地方空了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朱元璋:“大臣都不知道皇上长啥样?朱翊钧你这是把自己活成传说了?我当年天天上朝,哪个大臣敢说不认识咱?”

朱高煦:“谢杰这批评够狠,把‘初’和‘后’对比得明明白白,跟打你脸似的!换我早把他拖出去,不过话说回来,他说的倒是大实话。”

朱厚照:“数太阳影子打发时间?这班值的,比我在豹房遛豹子还无聊!内阁大臣混成这样,也没谁了。”

朱厚熜:“六科剩四个,十三道剩五个?这朝廷都快成空壳子了!我当年再怎么炼丹,六部九卿也不敢空着啊。”

朱雄英:“首辅说皇上一天见福王两次,合着正事不管,光跟儿子唠嗑?这也太离谱了。”

秦良玉:“边疆告急的奏章堆成山,朝堂却空了大半,这是眼睁睁看着国家机器生锈啊!将士们在前线拼命,后方连个主事的都凑不齐。”

戚继光:“部队缺粮缺饷时候,朝堂连个能拍板调粮的人都没有?这要是打仗,不等敌人来,自己先散架了。”

朱棣:“我当年选内阁,那都是挑能扛事的硬骨头!你这倒好,让大臣数太阳,还不如我派去下西洋的太监有干劲。”

海瑞:“官缺六七成,御史台空着!皇上这是要让大明朝堂变成废墟吗?我……我无话可说,唯有痛心!”

郑成功:“南京御史说得对啊,深居二十多年,连大臣都不见,这跟亡国前的征兆有啥区别?我要是在这个时候,还反清复明干嘛?揭竿而起算了。”

张居正:“叶向高这话听着就扎心,见儿子比见大臣勤,国家大事在皇上心里还不如家庭闲聊重要。”

朱翊钧:“我……我就是觉得大臣们太烦,天天吵吵,见了也闹心……再说,福王是我儿子,多聊聊怎么了?”

朱高煦:“聊儿子能聊出军饷?能聊出吏治清明?我看你是把龙椅坐成摇篮,摇着摇着就把国家摇散架。”

马秀英:“官都空了,老百姓找谁伸冤?这朝堂空着,就像家里没了主事的,可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嘛。”

朱厚照:“我算看明白了,万历朝后期就是大型摆烂现场,皇上带头躺,大臣跟着混,就等着别人来掀桌子。”

朱元璋:“行了,我出去散散心,太让我生气!@朱翊钧 你去小黑屋反省去!”

张居正:“我也出去散散心。真想不到,我死后,皇上居然会这样,太可气了!”

秦良玉:“那好,太祖高皇上和张阁老都去散心,那明天继续。我也气得够呛,出去透透气,告辞!”

朱雄英:“那就明天继续,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