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随着盛京城门发出吱呀声,也为一个王朝,正式画上终点。
一队穿着华丽朝服,垂头丧气的身影,从城门内缓缓走出。
他们脸上,表情各异。
有麻木,有不甘,有屈辱,甚至还有一丝解脱。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朝服,面色平静的女人。
她身边,牵着一个身穿龙袍的孩童。
正是孝庄太后,和年幼的顺治皇帝福临。
王家彦瞳孔一缩,握着缰绳的手,青筋暴起。
身后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幕,眼中同样燃起了复仇的怒火。
多少年了!
这片土地上,多少汉家儿郎的鲜血,都洒在了这些人的铁蹄之下。
如今,他们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这里。
孝庄的脚步很稳,一直走到王家彦的马前,才停下脚步。
她没有下跪,只是微微福身,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
“大清国,博尔济吉特氏,奉大清皇帝之命,率文武百官,出城请降!”
她身边的福临,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威武的大将军,小声的问道。
“额娘,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如此客气?”
童言无忌,却像一根针,狠狠扎进在场所有满清官员的心里。
孝庄身子微微一颤,将福临抱在怀里,小声安慰道。
“福临乖,这是为了让我们活下去。”
王家彦翻身下马,他没有看孝庄,而是将目光落在了那个孩童身上。
他戎马一生,见惯了生死,但面对一个孩童,心中,还是有些五味杂陈。
他身后,两个士兵抬上来一张铺着黄布的案几。
孝庄会意,从怀中取出一份用黄色绸缎包裹的降表,又从福临手中,接过了那方沉甸甸的玉玺。
她握着福临的手,将降表和玉玺,一同放在了案几之上。
“大清国运,今日……尽付将军之手。”
当那方玉玺落在案几上时,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敲碎了所有满清贵族心中最后一点骄傲。
王家彦伸出手,当他的指尖碰到那冰冷的玉玺时,竟不自觉颤抖起来。
他想起了无数战死沙场的同胞。
想起了这片土地上,被奴役,被屠戮的汉家百姓。
一行清泪,顺着他的脸颊,悄然滑落。
但他很快便收敛了情绪,双手捧起玉玺和降表,转身面向身后的三军将士。
“华夏!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云霄!
城楼之上,那面代表着大清的龙旗,在一名玄甲兵的手中,缓缓降下。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玄底金焰的全新旗帜,代表华夏的全新旗帜!
孝庄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到那面正迎风招展的旗帜。
心中猛地一沉。
那不是大明的旗帜!
一瞬间,孝庄的大脑,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她原本以为,陈墨,不过是另一个曹操,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大明朱家续命。
最终取而代之。
可这面旗帜的出现,让她推翻了以前的想法。
他猛然间回想起探子送回的所有情报中,那个被所有人忽略,又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华夏!
他颁布的法律,叫华夏律法。
他建立的学府,叫华夏大学府。
至始至终,他都没提过大明!
更没提过什么大陈,大墨!
一股寒气直冲孝庄的天灵盖。
她终于明白了!尽管她已经高看陈墨几眼,但最后,她还是低估了。
陈墨所图,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他不是一个权臣,也不是一个篡位者,甚至不是一个开国皇帝。
他要推翻的,不仅仅是爱新觉罗的大清,也不仅仅是朱家的大明。
而是这数千年来皇权家天下的根基。
他要建立的,是一个以华夏为概念,而非以某个姓氏为核心的,前所未有的国度!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多尔衮临死前那份深深的绝望。
他们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强大的敌人。
而是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的……神明……或者魔鬼……
所有的权谋,所有的算计,在这种绝对的理念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
她原本还想着,可以利用崇祯和陈墨之间的矛盾,在夹缝中求生存。
可现在看来,恐怕他们不过是陈墨弹指可灭的尘埃。
孝庄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很快稳住身形,她将怀里的福临抱得更紧。
陈墨不是要坐上龙椅,而是要亲手砸了天底下所有的龙椅!
不过,这其中也存有一丝生机。
既然他不是为了光复大明,那么,她和儿子在他眼中,就不会是必须铲除的威胁。
他们的生死,不再取决于仇恨。
而是他们对于陈墨创造的新世界,有没有用处。
她低下头,心中只剩一个念头。
无论如何,都要带着福临,在这个全新的世界,活下去!
只有活下去,才能真正看懂那个男人,到底想要创造一个怎样的世界。
然而,想要在这个新时代活下去。
就必须要抛弃过去的一切,去学习,去理解,去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
城内,无数汉人百姓,透过门窗的缝隙,看到这一幕。
再也抑制不住压制多年的情绪,失声痛哭。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旗人,则是一脸茫然和恐惧,不知所措。
他们的天,塌了!好日子也到头了!
以后再也没办法作威作福了。
说不定还会被清算,和曾经的汉人角色互换。
王家彦率领先头部队,缓缓入城。
街道的两侧,站满了被解除武装的八旗兵。
他们垂头丧气,再无半分骄横。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入城的华夏军队。
他们个个目不斜视,昂首挺胸,除了整齐的脚步声,听不到一丝杂音。
没有人去骚扰百姓,也没有一人去劫掠财物。
这支军队的纪律性,让城内的百姓,既敬畏,又安心。
傍晚,盛京宫阙,这里已经成了玄甲军的临时指挥部。
王家彦看着殿内的陈设,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曾经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如今,他却可以在这里随意进出。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跑入殿中,单膝跪地。
“将军!国公爷的车队,已经到达城外十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