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谷内的气氛因陈稳的判断而骤然紧绷。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整个秘密基地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操练的强度陡然增加,喊杀声与兵器碰撞声更加密集,带着一股临战前的肃杀。

后勤人员开始清点、整理库存的粮草、军械,尤其是那些从陈朝秘密运抵的“御煞盾”、“定神铃”等特殊装备,被格外小心地检查、分配。

陈稳立于谷中高处,俯瞰着下方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他的“势运初感”始终锁定着北方,那翻涌的血色煞气如同悬顶之剑,带来巨大的压迫感,也让他心中的计划越发清晰、坚定。

钱贵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身侧,低声禀报:

“君上,命令已通过所有渠道下达。

靖安司在伪宋北境的暗桩已全部激活,优先等级提升至最高。

我们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摸清金军主力的确切动向、兵力构成以及进军路线。

同时,关于金军南侵的预警,正通过绿林道、边境商队、乃至一些地方豪强的私密渠道,向河北、山东各地扩散。”

他顿了顿,补充道。

“效果初步显现,一些靠近边境的村镇已开始自发组织乡勇,部分与金人有血仇的小股义军也在积极打探消息,有向我们靠拢的意向。”

“不够,还要更快,更广。”

陈稳目光依旧望着北方,语气不容置疑。

“金兵铁骑来去如风,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一次,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亡国灭种之祸就在眼前!

引导他们,若觉独木难支,可寻‘北望’之火。”

他特意强调了“北望”二字,这不仅是军事联盟,更是理念的汇聚。

“属下明白!”

钱贵肃然应命,随即又道。

“另外,根据李沅那边传来的消息,伪宋朝廷内部,对北疆警讯反应迟缓,争论不休。

主和派声音甚嚣尘上,多以‘夸大敌情’、‘恐惊圣听’为由,竭力压制备战之议。

仅有少数如李沅等务实官员,在奔走呼号,但人微言轻,效果不彰。”

他提到李沅时,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陈稳闻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伪宋朝廷的腐朽,他早已看清。

“通知我们在汴京的人,加强对李沅等人的暗中保护。

必要时,可提供一些‘确凿’的边患证据,助他们在朝堂上发声。

虽未必能扭转大局,但哪怕只能让伪宋朝廷多准备一分,拖延金军片刻,于大局亦有裨益。”

他深知,在伪宋这台庞大的腐朽机器彻底停转前,任何一点微小的阻力都可能换来宝贵的时间。

“是。”

钱贵记下,随即问道。

“君上,我们是否要主动联络伪宋地方官府或驻军?若能得他们配合……”

“不必。”

陈稳果断摇头。

“官府不可信,驻军亦多糜烂。

贸然接触,非但难以取得实效,反而容易暴露我们自身,引来铁鸦军和伪宋朝廷的双重打击。

我们的根基,在‘北望’之理念,在千千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百姓与志士之中。

依托山东地利,联合四方义军,自成体系,方是正途。”

钱贵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那属下即刻去安排,加大渗透与引导力度,并确保预警信息持续发酵。”

钱贵离去后,晁盖大步走来,他刚安排完基地的备战事宜,虎目中既有凝重,更有昂扬的战意。

“先生,弟兄们都动员起来了!

家伙都擦亮了,就等金狗过来,狠狠砍他娘的!”

他话语粗豪,却透着十足的决心。

陈稳看向他,沉声道:

“晁盖兄,光有决心还不够。

金兵不同于以往我们对付的任何对手,他们骑兵犀利,悍勇嗜杀,且背后可能有铁鸦军以‘幽能’强化之辈。”

他指了指下方正在操练的队伍。

“接下来的训练,要更有针对性。

多设拒马、陷坑,演练步卒结阵对抗骑兵之法。

挑选机敏胆大之士,加练夜袭、骚扰、断粮道等战术。

工部送来的那些特殊装备,要尽快让骨干们熟悉使用,尤其是对抗‘幽能’侵蚀的手段,关键时刻能保命,也能克敌。”

晁盖郑重点头:

“先生放心!这些俺都记下了,回头就安排下去,往死里练!

定让弟兄们碰上金狗时,知道该怎么打,敢往死里打!”

陈稳沉吟片刻,又道:

“还有一事。

基地规模需进一步扩大,但要更加隐蔽。

在周边寻觅几处备用据点,互为犄角,储存部分粮草军械。

一旦此地暴露,或战事不利,我们能有转圜余地。

此事交由你亲自去办,务必稳妥。”

“明白!

俺这就带几个信得过的老兄弟去勘察地形。”

晁盖领命,雷厉风行地转身就走。

山谷的风吹拂而过,带着早春的寒意,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躁动。

陈稳独立原地,缓缓闭上双眼。

并非休息,而是将心神沉入体内,更清晰地感知着自身状态与那北方迫近的威胁。

Lv.4的系统平稳运行,成长进度条在经历梁山之事和近日的谋划布局后,已有缓慢但坚实的增长。

“能力赋予”的施展确实轻松无比,几乎感觉不到消耗。

他心念微动,一丝微弱的力量悄然覆盖了自身,进行着极低倍数的持续加持,既是熟悉这种如臂使指的感觉,也是在不断优化着自身状态,保持在巅峰。

“势运初感”中,北方的血色依旧浓重,并且蔓延的速度似乎在加快。

伪宋境内,代表其国运的“势运”光流显得黯淡、混乱,如同风中残烛,在那血色煞气的冲击下摇曳不定。

而在山东、河北等地,一些微弱的、代表着抵抗意志的“势运”光点正在零星亮起,虽然渺小,却带着顽强的生命力。

这些,正是他“未雨绸缪”,试图引导和汇聚的力量。

“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陈稳睁开眼,目光恢复清明与坚定。

“预警已发出,理念在传播,力量在积蓄。”

“接下来,便是等待风暴的正式降临,然后……迎头痛击!”

他转身,走向山谷深处的讲武堂。

那里,一些基层骨干正在学习文化,了解边患历史,深化“北望”理念。

在刀兵相见之前,思想的武装同样重要。

未雨绸缪,秣马厉兵。

尽管前路艰险,但“北望”的旗帜之下,已然凝聚起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准备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洪流中,劈波斩浪,守护那一丝文明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