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成语大搞笑 > 第4章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u zhǎng)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u zhǎng)

从前有个叫宋国的村子,村里有个叫宋大急的农夫。人如其名,他可是个急脾气——吃饭三口并作两口,走路两步合成一步,就连睡觉都嫌夜太长,巴不得眼睛一闭一睁就是天亮。

这一年春天,宋大急和邻居们一起在田里插秧。别人都是不紧不慢,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唯独宋大急恨不得直接把秧苗往天上一抛,掉下来就能自己长好。

“太慢了!太慢了!”宋大急一边插秧一边嘀咕,“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啊!”

旁边的老邻居李稳重笑道:“大急啊,庄稼生长要顺应天时,急不得的。”

宋大急嘴上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

心急如焚

秧苗插下去没多久,宋大急就天天往田里跑。第一天,他蹲在田埂上盯着秧苗看了一上午,愣是没看出有什么变化。

“长啊!你们倒是长啊!”他对着秧苗念叨。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跑到田里,拿出随身带的尺子,一根一根地量。

“怎么才长了一毫米?太慢了!”他急得直跺脚。

第三天,他带着板凳坐在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秧苗,仿佛这样就能让它们长得快些。

路过的小孩子笑话他:“宋大叔,您这么盯着,秧苗都被您看害羞啦,更不敢长啦!”

宋大急气得直吹胡子。

异想天开

就这么度日如年地过了半个月,宋大急的秧苗其实长得不错,绿油油的一片,和李稳重家的差不多高。可宋大急不这么觉得。

“太慢了!照这个速度,等到收获都得老十岁!”他每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琢磨着怎么能让秧苗长得快些。

有一天,他忽然灵光一闪:“对了!我要是帮它们往上拔一拔,不就高了吗?”

这个念头一出,他自己先拍案叫绝:“妙啊!我怎么早没想到!”

他兴奋地一夜没睡,天还没亮就摸黑起床,准备实施他的“妙计”。

秘密行动

这天清晨,宋大急鬼鬼祟祟地来到田边,左看看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

“可不能让别人偷学了这招去。”他自言自语。

他卷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踩进水田。清凉的泥水没过脚踝,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拔苗工程”。

他选中一株秧苗,双手轻轻握住,往上一提——秧苗果然高了一截!

“成功了!”宋大急欣喜若狂。

他再接再厉,一株接一株地拔。刚开始还小心翼翼,后来嫌速度太慢,干脆双手齐下,左右开弓。

“快快快!今天要把这片田全都拔完!”他干劲十足。

乐极生悲

太阳渐渐升高,宋大急忙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可他看着眼前“长高”了一大截的秧苗,心里美滋滋的。

“这下我可是全村第一了!”他仿佛已经看到秋收时,他家的稻谷堆成小山,邻居们羡慕的眼神。

正当他得意之时,李稳重扛着锄头路过,看见宋大急田里的秧苗,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大急啊,你家的秧苗怎么一夜之间长这么高了?”

宋大急心里一慌,连忙打哈哈:“这个嘛...是我新研究的种植方法,保密!保密!”

李稳重皱着眉头仔细观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看宋大急那神秘兮兮的样子,摇摇头走了。

宋大急松了口气,继续他的“拔苗大业”。

真相大白

忙活了一整天,宋大急终于把他那一亩三分地的秧苗全都“拔高”了。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心里却乐开了花。

晚上,他做了个美梦,梦见他的秧苗长得比树还高,稻穗像瀑布一样垂下来...

第二天天刚亮,宋大急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田里,想欣赏自己的杰作。

可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昨天还“精神抖擞”的秧苗,今天全都蔫了!叶子耷拉着,茎秆软绵绵的,像是被霜打过一样。

“这...这是怎么了?”宋大急慌了神,急忙跳进田里,仔细查看。

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好多秧苗的根须都暴露在外面,有的甚至已经断了!

惨不忍睹

接下来的几天,宋大急的秧苗一天比一天蔫巴,先是发黄,然后开始干枯。不管他怎么浇水、施肥,都无济于事。

反倒是李稳重家的秧苗,不紧不慢地生长,已经绿油油地连成一片,长势喜人。

村民们听说宋大急家的秧苗一夜之间长高又突然枯萎,都跑来看热闹。

有经验的老农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把秧苗拔高了吧?根都断了,还能活吗?”

大家哄堂大笑,宋大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稳重哭笑不得:“大急啊大急,你可真是...秧苗生长靠的是根扎在土里吸收养分,你把它拔出来,根断了,它还怎么活?”

宋大急这才恍然大悟,捶胸顿足:“我真是糊涂啊!”

亡羊补牢

眼看着秧苗救不回来了,宋大急只好重新插秧。这下可好,别人家的秧苗都已经开始分蘖,他才刚插下新的秧苗,整整晚了一个多月。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成了大家的笑谈。小孩子们还编了顺口溜:

“宋大急,真着急,拔苗助长真稀奇;秧苗高,根须断,秋收时节空欢喜!”

宋大急羞愧难当,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重新开始。

这次他学乖了,虚心向李稳重请教,老老实实地施肥、除草、灌溉,再也不敢耍小聪明了。

因祸得福

说来也巧,那年夏天特别干旱,很多人家稻子扬花的时候正好赶上缺水,收成不好。而宋大急因为插秧晚,稻子扬花期错过了旱季,反而因祸得福,收成不错。

收割那天,李稳重拍着宋大急的肩膀说:“看吧,有些事情急不得,该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

宋大急红着脸点头:“是啊,我算是明白了,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强行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尾声

从此以后,宋大急再也不那么急躁了。他明白了顺应自然、循序渐进的重要性,还经常用自己的糗事教育年轻人:

“你们可别学我当年拔苗助长啊!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时候到了,自然会有好收成。”

后来,“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就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为提醒人们尊重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的经典笑话。

不过据说,直到现在,宋国的老人们在教育性急的年轻人时,还会说:

“急什么?你是想学宋大急拔苗助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