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推荐人才。
来迎接袁熙的人员名单是高干最后敲定的,究竟能不能用,又适合什么样的官职,尚未可知。考虑到袁熙和高干近乎截然相反的性格,钟繇非常谨慎,并没有急于向袁熙提交名单,而是自己先与他们接触。
作为刺史,他至少有一个便利,可以安排不少人到刺史府中。试用一段时间后,再择合适的人向袁熙推荐,尽可能避免他推荐的人被袁熙退回来的尴尬局面。
为了能摸准袁熙的用人习惯,钟繇找了个机会,将荀攸请到自己的帐篷小聚。
“公达,我们有好久没有一起喝酒了。”
荀攸笑笑,带着一丝无奈。“自从你去了关中,我们就没有单独见过。”
“是啊,一晃,曹公殁于乌巢快三年了。”钟繇给荀攸斟了一杯酒,推了过去。“大将军身边那个少年是曹公之子吗?我依稀有些印象,却想不起来他叫什么了。上一次见他,他还是个孩子。”
“曹彰,卞夫人所生,今年刚十四。”
钟繇有点意外。“曹丕的弟弟?”
“嗯,听说,大将军去谯县见证丁夫人收继仓舒时,他曾向大将军挑战,要报父仇,结果败了,就成了大将军的近卫。”
“只是报父仇?”
荀攸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钟繇想了想,还是没忍住。“宛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曹公要留下遗愿,让曹丕殉葬?”
“不清楚。”
钟繇笑了一声。“你啊,还是那样,连我都不肯透露。算了,不问便是。对了,到宛城后,让曹彰告个假,去祭奠一下子修阵亡的战场吧。”
荀攸应了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钟繇陪了一杯,又道:“你现在是什么官职?”
“还没定。”
“还没定?”钟繇很是吃惊。
“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单独应对的时候。”荀攸嘴角轻挑。“当然,也不是我一个人,大司空也是如此。我们这位大将军,与我们之前侍奉过的几位大将军不太一样。”
钟繇沉吟了片刻。“奉孝怎么说?”
“奉孝杀了长文后,就被罢免了,不知去向。我们也没机会单独见面。”
“他为什么要杀长文?”
“这个你要去问他了。”
“私怨?”
荀攸摇摇头。“应该不至于。我倒是觉得,这可能是大将军的意思,只不过由奉孝说出来而已。大将军为安定北疆,需要中原的物资,尤其是粮食。但是吴王用兵在即,中原大族都不肯将粮食运到北疆去,让大将军一度很艰难,不得不向辽东求援。基于此,或许他是想整顿中原大族吧。”
钟繇眼中露出一丝不安。“这不是和天子一样?”
“的确很相似,但大将军要沉稳得多,杀了长文之后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还罢免了奉孝,以安众心。”
“杀了长文,免了奉孝,都是我汝颍系的损失。”
荀攸想了想,又道:“奉孝谈不上损失,他应该是借罢免遁形,另有任务。长文么,是真的损失。”荀攸摇摇头,给自己添了一杯酒,再次端了起来。“欲速则不达,颍川陈氏三代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钟繇眼珠一转。“难道这就是大将军要表达的意思?”
“也许吧。究竟如何,要等我见过他才能知道。”
钟繇沉默片刻,又笑道:“你说得对。既然奉孝能够奉为他主,我想,他应该和天子、吴王都不一样。否则以奉孝那性子,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
话音刚落,一个侍者匆匆走了进来,向钟繇、荀攸施礼。“使君,大将军派人来,召见荀君。”
钟繇、荀攸相视而笑。
——
荀攸走进中军大帐的时候,袁熙刚坐下吃晚餐,正准备招呼荀攸一起吃,便闻到了荀攸身上的酒味。
“吃过了?”他有点惊讶。“这么早?”
荀攸说道:“钟元常邀我小酌,还没来得及吃。”荀攸转头闻了闻自己的衣服。“大将军能闻到酒味?臣刚刚喝了两杯,远远没到量。”
袁熙笑了。“那就坐下吃点吧,我可不喝酒啊。你酒量很好?”
“还可以,年轻时能喝一石不醉,现在每天只喝一两升助眠。年齿渐长,睡不好。”
“是么?”袁熙抬头打量了荀攸两眼,发现荀攸的确有些老态,鬓边已经有了白发。他招了招手,命郭显拿酒来,让荀攸独饮。“我晚上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岂敢,岂敢。”荀攸也不拒绝,接过酒杯酒壶,自斟自饮。
“公达来到荆州吗?”
“来过。初平三年,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取道荆州,因道路不通,在荆州滞留了三年多。”
“在襄阳?”
“大部分时间在襄阳。”
“对江陵附近的地形熟悉吗?”
“略知一二。”
袁熙转身从一堆文书里抽出被庞统添补过的舆图,递给荀攸。“你看看,是否有添补、校正之处。”
荀攸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接过舆图,看了好一会儿,又将舆图还给袁熙。“增补此图的人很熟悉荆州地理,强我十倍,没有什么能补充的。”
袁熙放下了筷子,擦了擦嘴。“如果张羡不降,我当如何进兵,方能取胜?”
荀攸略作思索。“臣想不出他不降的理由。”
“怎么说?”
“大陈代汉,天命所归。以区区江南四郡,违抗天命,绝非明智之举。大将军战无不胜,张羡不过是清谈名士,绝非大将军对手。张羡是南阳人,家族皆在南阳,冒此奇险,实无必要。”
“但他并未请降。”
“不过是待价而沽罢了。以臣揣测,无非是想以长沙之兵,为大将军前驱,将功赎罪。”
“若是如此,当然最好。万一他就是不肯降呢?”
“长沙在江南,又傍洞庭,取胜的重点在水师。大将军命一大将至江陵,统率水师,横江而渡,张羡除了束手就缚外,只能弃郡而走。臣以为,他不会这么做。”
“你觉得谁能当此重任?”
荀攸再次摇头。“这个任务算不是重,只要通晓水战即可。蔡瑁可用,曹仁也可用。”
袁熙很惊讶。“曹仁还通晓水战?”
荀攸笑笑。“他在江淮间为盗,岂能不晓水战。只不过他从曹公征伐后,没机会统领水师,反而以骑战闻名,所以很多人都不清楚罢了。”
“那就请公达为我解说一二。”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