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守卫详细询问了一下赵德柱,得知他是原户部尚书之子,后被苏安陷害,导致一家满门抄斩,
若不是自己父亲赵心在狱中透露出了与礼部的合作名单,让陛下给他们一家留了个后,恐怕自己也随一家人奔赴黄泉了。
但是赵德柱不甘心啊,他想报仇。
可是他现在孤身一人,如何能报仇?
后来听说雍国与乾国和匈奴开战,苏安竟然也去战场了,他本以为苏安一介文人会死在战场上。
结果没想到,他打赢了。
而且打赢的如此利落,这让赵德柱心里闪过一丝落差感。
同为京城纨绔,为何他一夜之间像变了个人一样。
自己却还是个纨绔。
他不甘心,他想要报仇。
所以他就将目光转向了乾国。
在苦思冥想之下,终于想出来一个计策,一个足以改变乾国的计策。
在精心打扮之下,这一路装作乞丐来到了乾国的都城之中。
一路上,他都在想着雍国的惨状,以及自己计策成功后的样子。
他觉得只要这条计策献上去,乾国定然能慢慢的超越雍国,然后在联合匈奴,一举击破雍国。
而献计的自己,应该也能报仇。
乾国都城的城门守卫,听到赵德柱的遭遇后也不敢贸然做决定。
只好回去禀告他们的乾帝。
乾帝卫衍在得知消息之后,连忙让人请赵德柱来到宫殿之中。
他此时正苦于乾国的发展。
尤其是雍国的发展如此巨快之后,他的心里更焦虑了。
可是乾帝没有一点办法。
进攻?打不过雍国。
智取?雍国有苏安这个老阴币,又该怎么智取?
而且经过王阳一事之后,朝堂也无人敢去雍国了。
他们怕被苏安当场骂死。
死不可怕,但他们怕死的如此憋屈。
届时,史书上还不得给他们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
所以乾帝一直在考虑乾国的发展。
如今听说原户部尚书之子来到他们乾国,并且有计策要献计,而且还与苏安有仇。
这可是利好他们乾国。
乾帝也没经过鸿胪寺,自己还在与大臣议事之时,直接面见了赵德柱。
可看到赵德柱的模样,乾帝反而是觉得有些不信了。
此人...真的有计?
而赵德柱此时却行礼道:“原雍国户部尚书之子赵德柱,参见乾国皇帝。”
“起来吧。”
赵德柱起来之后,雍帝好奇的问了一句:“你与苏安有仇?”
听到苏安这两个字,赵德柱不由得咬紧了牙。
“有仇!苏安害的在下一家满门抄斩,而且我父赵心曾与贵国使臣联合,却不想被苏安打破了计划。”
乾帝自然也知道他们一开始与雍国比试,对方的人选是由他们户部尚书赵心撮合的。
只不过后来蹦出个苏安,才使得计划落空。
想到这里,乾帝好奇的看了一眼赵德柱。
他真能与苏安分庭抗礼?
可是这形象,实在信不得啊。
思索了片刻之后,乾帝才问道:“朕听城门守卫说,你有计策可使我乾国发展起来,并且不逊色于雍国?”
赵德柱点了点头,这计策他可是想了一路才想到的。
他现在觉得他赵德柱亦有谋士之才。
以前那副模样,肯定是那些谄媚的手下给自己害的。
只要自己努力,他不会比苏安差。
在想通之后,他觉得自己亦有成为世间之谋臣的资质。
乾帝看着赵德柱满脸自信的模样,狐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看向一旁的大臣低声问道:“这赵德柱靠得住吗?”
“听名字就不像个谋士。”
一旁的大臣看了一眼赵德柱,低声回道:“陛下,我们且听听的赵德柱有什么计策。”
“人不可貌相,就比如苏安,成天一袭白衣,跟个翩翩君子一样,可谁知道他的手段如此之脏。”
“说不定这赵德柱,亦有谋臣之才。”
乾帝听后,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但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赵德柱,你就说有什么计策吧?若真能令我乾国发展壮大起来,我乾国定以上宾待你,若以后有机会,朕也会让你手刃仇人。”
赵德柱听后,眼神一亮,终于等到了他想听到的,连忙叩首:“小的谢陛下。”
说完,便抬起头说道:“臣这个计策自然就是和亲。”
“和亲?”
众人听到此话,皆时一愣。
万万没想到赵德柱能提出这两个字。
乾帝卫衍的脸上顿时出现一抹恼怒:“赵德柱,你的意思是朕受雍国欺压的同时,还要派女人送去雍国吗?”
“这就是你的意思?”
说完,乾帝挥了挥手,一众侍卫纷纷上前,准备就要架住赵德柱。
而赵德柱看到这种场面,眼中闪过一抹慌张,连忙说道:“陛下且慢,小的不是让陛下送女人去雍国,而是派使臣前往雍国提亲。”
“将雍国的公主嫁到乾国来。”
此言一出,满朝沉默下来,乾帝卫衍微微一怔,挥挥手示意侍卫退下,眯着眼睛问道:“你继续说。”
赵德柱这才定了定神,颤声道:“或许陛下不知,雍国皇帝育有十女一子,除了这一子外,其他公主大部分皆已到了婚配之年。”
“陛下,雍国现在正在发展阶段,定然害怕乾国以及匈奴在边境等国骚扰他们。”
“陛下只需以两国交好,永不起战争为由,向雍国提起联姻,求取雍国的公主为乾国的太子妃等。”
“雍国皇帝定然会考虑边境的安宁,将自己不是很重要的女儿献给陛下,只要和亲之事一成,乾国定然会掌握雍国发展的秘诀,哪怕这雍国公主不知,但有了此身份,也会容易打探的多。”
赵德柱见乾帝神色稍缓,趁热打铁道:“陛下试想,雍国如今虽强,但苏安推行新政、开科举、种土豆,国内正值变革之际,最需安稳。若此时乾国提出联姻,雍国皇帝为免边境动荡,极可能答应。”
乾国众人听着这计策,心里总感觉怪怪的。
可是又说不出来哪里怪?
而最中央的赵德柱,看着乾国大臣们都在思索,心里不由得涌起一抹骄傲。
他就知道,他赵德柱绝不逊色于苏安。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雍国的公主又怎会知道他们发展的东西制作方法呢?
曲辕犁、推恩令以及科举制都能照抄。
但是细盐乃至造纸印刷又当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