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13章 外交辞令大乱斗:赋诗断章取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外交辞令大乱斗:赋诗断章取义

离开叶公的府邸后,马骥正琢磨着下一站去哪,就远远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是季札的!他赶紧跑过去,果然看到季札坐在车里,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公子!”马骥敲了敲马车,“你怎么在这?”

季札掀开帘子,看到他,笑了笑:“我要去参加一场诸侯盟会,就在前面的宗庙。你若是无事,可与我同去,正好看看外交场合的‘赋诗言志’。”

马骥一听“外交场合”,心里有点发怵,想起卫国沙龙的“惊悚经历”,可又好奇“赋诗言志”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点头答应了:“好啊!我跟你去看看,保证不说话!”

马车驶到一座宗庙前,宗庙的门楣上刻着“周”字,门口站着不少穿礼服的士兵,手里拿着戈矛,表情严肃。季札递上信物,带着马骥走了进去,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核心区域都是各国使者,他们只能在旁边旁听。

马骥趴在柱子后,偷偷往外看:宗庙的正中央摆着一张大桌,上面放着青铜礼器,各国使者穿着不同颜色的礼服,晋国使者穿绛色,齐国使者穿蓝色,鲁国使者穿黑色,一个个衣冠楚楚,互相拱手行礼,说话声音不大,却透着股“话里有话”的劲儿。

宴饮开始后,“赋诗言志”环节也来了。一个穿青色礼服的使者站起来,手里拿着竹简,身后有人弹起古琴,他清了清嗓子,吟诵起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马骥听不懂,凑到季札耳边小声问:“公子,他这是在说什么?”

季札小声解释:“这是《小雅·鹿鸣》,他吟诵此诗,是在感谢主人的款待,表达友好之意。”

马骥点点头,心里嘀咕:“想感谢就说‘谢谢’呗,还得背诗,真麻烦。”

又一个穿紫色礼服的使者站起来,吟诵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季札又解释:“这是《邶风·柏舟》,他在暗示己方立场坚定,不会轻易改变。”

马骥听得云里雾里,觉得这些使者说话太累,拐弯抹角的,一点都不直接。正琢磨着,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好像是在讨论一块土地的归属,晋国和郑国的使者都皱着眉,互相看着,谁也不肯让步。

这时,穿绛色礼服的晋国使者突然看向季札,眼神带着试探:“吴子博闻强识,精通各国风谣,不知对此事有何高见?亦可赋诗以明志,让我等听听吴国的立场。”

季札刚想站起来,马骥却因为刚才听了半天,脑子一抽,以为对方在问自己——毕竟他也是“采风使”,而且刚才说了“不说话”,现在想表现一下,证明自己不是“只会改歌的狂徒”。他猛地站起来,动作太急,差点绊了一下,抓住旁边的柱子才稳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季札想拉他都来不及。马骥清了清嗓子,脑子里飞速回忆学过的《诗经》,唯一记得完整的情诗就是《郑风·野有蔓草》,他觉得“邂逅相遇”挺适合表达“友好”,就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他还特意模仿士人的腔调,结果跑了调,最后一句“与子偕臧”还唱得特别大声,甚至朝晋国使者眨了眨眼,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

宗庙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连古琴声都停了。晋国使者的脸从红变青,再从青变黑,手指着马骥,嘴唇哆嗦着:“你……你这是何意?!竟用情诗……调戏于我?!”

其他使者也都惊呆了,有的憋着笑,有的皱着眉,有的用异样的眼光看着马骥,像是在看什么“不知死活的疯子”。

季札赶紧站起来,一把将马骥拉到身后,对着晋国使者拱手道:“使者息怒,小友年幼,只知诗之美,不知诗之用,误将情诗当作外交之辞,并非有意冒犯。”说着,他吟诵起《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我等诸侯,当如兄弟,求同存异,共护周室,何必因一块土地伤了和气?”季札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几句话就化解了尴尬。

晋国使者脸色稍缓,哼了一声:“吴子所言极是,是我多虑了。”他看都没看马骥,坐回了座位。

马骥缩在季札身后,脸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终于明白,“赋诗言志”这活儿技术含量太高,不是他这种“半吊子”能玩的,搞不好就是外交事故!

“以后不许再随便说话。”季札小声教训他,语气里却没多少责备,更多的是无奈。

马骥点点头,捂着发烫的脸,心里嘀咕:“再也不逞能了,老老实实当听众就好。”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刚才先是发热,像是跟着紧张,后来又慢慢变凉,像是在为他的“社死”感到尴尬,振动得特别轻,像是怕打扰他“反省”。

盟会结束后,马骥跟着季札走出宗庙,一路上都没敢说话。季札看他蔫蔫的,忍不住笑了:“知错能改就好,以后多听多看,自然就懂了。”

马骥抬起头,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懂不懂的不重要,以后离外交场合远点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