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6章 军功爵制?卷,都可以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军功爵制?卷,都可以卷!

在辎重营扛粮的日子,马骥渐渐摸出了规律——天不亮就被哨声喊醒,啃两块硬邦邦的糗粮,然后扛着七八十斤的粟米袋往返仓库和粮车,直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胳膊从最初的酸痛难忍,到后来磨出了硬邦邦的肌肉,连那糙得硌嘴的糗粮,也能面无表情地啃完。

唯一能让他提神的,就是休息时跟黑娃唠嗑。黑娃是个老实的关中农家子,家乡遭了蝗灾,交不上赋税,只能来军中当役夫,盼着哪天能上战场砍个首级,挣点爵位和田地。马骥总爱缠着他问东问西,从秦军的训练规矩,到关中的风土人情,连黑娃家的老黄牛一顿吃多少草,都能聊上半天。

这天中午,两人坐在仓库墙角啃糗粮,马骥看着不远处训练的士兵——他们光着膀子,举着沉重的石锁,脸憋得通红,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却没人敢偷懒。马骥戳了戳黑娃的胳膊:“黑娃,你说他们这么玩命训练,除了保家卫国,是不是还有别的奔头?”

黑娃嚼着糗粮,含糊不清地说:“挣爵位啊马哥!砍一个敌人的脑袋,就能赏爵一级,给一亩地,九亩宅子,还能有个仆人呢!”他说着,眼睛亮了起来,“俺村的李老三,他爹当年砍了三个脑袋,回来就当了里正,家里现在有三十亩地,还娶了两房媳妇!”

马骥手里的糗粮差点掉在地上,嘴里的渣子呛得他咳嗽半天:“砍……砍头算军功?还按个算?”他在稷下学宫听法家弟子说过秦军军功爵制,可亲耳听到“按头计功”,还是觉得一阵头皮发麻——这简直是古代版的“人头KpI”,绩效直接跟脑袋挂钩,也太硬核了!

“可不是嘛!”黑娃放下糗粮,用袖子擦了擦嘴,“要是能砍五个甲士的脑袋,还能当小官呢!管五十个人,不用再扛粮、种地!”他说得认真,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砍了人头、挣了爵位的样子。

马骥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一幅画面:两军对垒,秦军士兵眼里冒着绿光,盯着对面敌人的脖子,心里盘算着“这个头能换一亩地,那个头能换个仆人,穿铠甲的那个是军官,能换更多”。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大型“真人狩猎”,奖励还是实打实的土地和爵位。

“卷……太卷了!”马骥喃喃自语,“这才是内卷的祖师爷啊!从战场上就开始卷,KpI考核直接要命!”

黑娃没听懂“内卷”和“开屁爱”,挠着头问:“马哥,你说啥呢?啥是卷?”

“没啥没啥,”马骥赶紧摆手,“我是说这制度太厉害了,能让人这么拼命。”他心里却在吐槽:这制度是真残酷,把战争变成了交易,人的命成了换爵位的筹码。

晚上躺在稻草通铺上,马骥做了个噩梦。梦里他被推上战场,手里拿着一把沉甸甸的青铜剑,对面一个满脸胡子的敌兵举着戈冲过来,嘴里喊着“拿你的头换爵位”。马骥吓得转身就跑,边跑边喊:“别追我!我的KpI完成了!我不要你的头!我给你申请N+1补偿行不行?!”结果脚下一滑,掉进了一个大坑,猛地惊醒,浑身都是冷汗。

第二天搬粮时,马骥看到一个老兵坐在粮袋上擦剑,剑刃磨得锃亮。他忍不住走过去,小声问:“老哥,上战场非得砍头吗?要是把敌人打晕俘虏了,算不算军功?这样还能多个人种地,多划算啊!”

老兵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像看傻子:“律法规定,首级为准。俘虏费粮食,还容易跑,哪有首级实在?”他说着,拍了拍剑鞘,“砍个脑袋,回去就能领赏;抓个俘虏,还得看着,麻烦!”

马骥讪讪地退回来,心里明白——跟秦人讲“人道主义”,就是对牛弹琴。他们只认效率和结果,首级就是最硬通的“结果”。

他看着自己磨出老茧的手,苦中作乐地想:我这一天搬两百斤粮,算不算“劳绩”?能不能折算军功?比如搬一万斤粮换一个首级?那得搬到猴年马月去啊!

胸口的挂坠微微发热,像是感应到他关于“竞争”“奖励”的思绪,温度有点躁动,带着股功利的气息。马骥摸了摸挂坠,叹了口气,认命地扛起粮袋——在这个疯狂内卷的时代,他连“卷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当个可怜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