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暗涌暂平

崔呈秀指尖捻着一份刚从辽东递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述了马骐“意外”葬身火海、金州官府已结案的消息。他阴沉的目光在字里行间逡巡,试图找出任何可能与沈砚秋关联的蛛丝马迹。私盐在浑河渡口被截,马骐旋即灭口,时间衔接得太过紧凑,由不得他不起疑。是沈砚秋暗中通知了刘巡按?还是这新任的兵部职方司郎中,运气当真如此“好”,恰好在他准备利用军备运输线时,提出了那条经过海州的“优化”路线?

书房里熏香袅袅,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戾气。他放下密报,指节无意识地叩着紫檀桌面。沈砚秋……此人看似恭顺,答应监视徐光启、应承私盐夹带都颇为爽快,但骨子里总透着一股让他捉摸不定的疏离。这次的事情,若真是他暗中作梗,其心机与胆魄便不容小觑。可证据呢?没有。无论是给刘巡按的信,还是那份路线草案,都做得滴水不漏,摆在明面上无可指摘。动他?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军备改良、玉米推广,乃至后续辽东军务的梳理,都需倚仗其能。更何况,此人简在帝心,不久前刚因玉米之事受了封赏,若无确凿罪证,贸然动手,恐引火烧身。

“暂且……让你再多蹦跶几日。”崔呈秀从牙缝里挤出一句,眼中寒光闪烁。他决定按兵不动,继续维持表面上的“倚重”与“信任”。沈砚秋不是要去辽东发放军备么?那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边军骄兵悍将,关系盘根错节,更有他崔呈秀布下的诸多棋子。到了那里,有的是办法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自然”地出事。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传话给王烁,还有辽东我们的人,盯紧沈砚秋,他的一举一动,每日报我。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沈砚秋正在兵部衙门的值房内,面前站着两名穿着粗布短打、手脚粗大、眼神却透着精明的汉子。这是参与红衣大炮改良的工匠头目,李铁和赵拙。

“改良大炮的功劳,兵部档案里,已经给你们二位,以及麾下出力最多的七名工匠,都记上了一笔。”沈砚秋语气平和,将两份盖有兵部司印的文书推过去,“按章程,你们已擢升为‘军备督查’,享从八品俸禄,专司协助本官督查辽东乃至后续各边镇军备验收、器械维护之事。”

李铁和赵拙愣了一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工匠地位卑下,即便手艺再精湛,能得些赏银已是难得,何曾想过能有品级、吃皇粮?两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多谢大人提拔!小人……卑职必竭尽所能,为大人效死力!”

沈砚秋虚扶一下:“起来。要你们效力的,是朝廷,是边关将士。记住你们的职责,验收军备,眼睛要亮,手要稳,心要正。但凡有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者,无论涉及何人,一律按规矩办事,记录在案,直接报我。”他目光扫过两人,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你二人熟知器械构造、工艺流程,此乃专业之长,正可弥补寻常官吏之不足。日后在辽东,乃至其他地方,若遇阻挠或疑难,皆可直言。”

“卑职明白!”李铁赵拙齐声应道,胸膛挺直了许多。他们知道,这位沈大人给的不仅是官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前所未有的尊重。

沈砚秋点点头,让他们退下。提拔李铁赵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一步棋。这两人技术过硬,出身清白,与朝中各派系无涉,且对自己心怀感激。将他们安插进军备验收的关键环节,不仅能有效杜绝劣质器械,更是逐步在兵部实务层面,楔入属于自己的钉子,一点点瓦解阉党对军务的垄断。质量验收、器械改良、工匠调配——这三大实权,他正通过种种手段,慢慢抓在手中。

王烁依旧每日准时到兵部点卯,跟在沈砚秋身边,态度甚至比之前更为“恭谨”,事无巨细地汇报着辽东各卫所的情况、军备库房的分布、乃至一些将领的脾性喜好。但沈砚秋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恭敬表皮之下,审视的目光更加锐利,仿佛毒蛇的信子,时刻探寻着可能的破绽。

沈砚秋对此心知肚明,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维持着对崔呈秀一系的“谦逊”和“合作”姿态,甚至偶尔会就一些无关痛痒的军务“请教”王烁,满足其虚荣心与监视欲。他清楚,崔呈秀的暂时隐忍,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马骐的血,未能直接染红他的官袍,却让彼此间的裂痕更深,杀机更浓。

赴辽东的行期已定,就在三日后。所有的文书、凭信、乃至暗中抄录的各类证据,都已准备妥当。沈砚秋站在值房的窗边,望着院内那棵叶子已开始泛黄的古槐。他知道,京师这番暗流涌动的博弈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真正的考验在关外那片广袤而危机四伏的土地上。崔呈秀的杀机,边军可能的排斥,后金莫测的兵锋,都将接踵而至。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坚定。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走下去。这大明天下的沉疴,边关将士的期盼,还有……马骐一家那未寒的尸骨,都让他没有退路。他抬手,理了理官袍的襟袖,转身走向那堆积如山的案牍,进行离京前最后的梳理。而在那案牍之下,压着一份苏清鸢刚刚送来的、关于袁崇焕旧部周文郁性格与喜好的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