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 > 第116章 夯土配方里的商业间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夯土配方里的商业间谍

4月8日凌晨,古窑遗址初现,李二狗负伤护窑,证据链已固化。

陈默合上笔记本,指尖在封皮边缘摩挲了一下,随即站起身走到监控主机前。屏幕还停留在昨晚十二点十七分的画面——实验室门缝下一道细小的光痕,接着是门锁轻轻转动的声音。他按下回放键,画面跳转到一点零三分,一个身穿深蓝色工装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帽兜拉得很低,手里拎着一个银色硬盘盒。

“就是这个时候。 ”陈默低声说。

林晓棠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刚打印出的日志表格。她没说话,只是将纸页轻轻放在操作台上。表格最下方一行标红的粉据写着:**外部Ip接入时长03:17,端口2156,协议加密,来源基站编号xh-09**。

“他们用的是宏达工地的通讯中继。”她说,“信号绕了三道跳转,但最后还是暴露了出口位置。”

陈默盯着画面里那人在实验室‘后的动作——熟练地插上U盘,连接主机接口,复制文件夹,全程不到四分钟。对方没有翻找,直奔存放配方数据的分区。

“有内应。”他说,“或者……我们之前给的权限没清理干净。”

林晓棠摇头:“所有临时账户都在上周清过一遍,除非有人用了老系统的备用密钥。”

两人沉默片刻。窗外天色微亮,雨还在下,打在铁皮屋檐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陈默拿起对讲机:“铁柱,你在吗?”

“在呢。”赵铁柱的声音从另一头传来,背景嘈杂,像是风刮过空旷场地,“我刚到东山那边,准备看看能不能加固一下坑边围挡。 ”

“先别动土。”陈默说“昨晚实验室进了人,偷了夯土配方的数据。”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哪个配方?”

“竹筋混合的那个。”

“操。”赵铁柱猛地拍了下大腿,“我就说怎么今早接到宏达那边的电话,问我们要不要卖技术?语气还特别客气!”

林晓棠立刻走出去调出服务器备份记录。“他们拿走的是测试版。”她指着屏幕上的版本号,“你看,这个文件标记的是‘V2.3’,是我们最早用来做抗压实验的初稿,后来发现耐后性不行,早就废弃了。”

陈默凑近看。“那真正的配方呢?”

“在这儿。”林晓棠打开另一个加密文件夹,调出一份手写扫描件,“松脂冷萃七十二小时,稻壳灰过筛三次,掺入量控制在百分之五点八以内。这些关键参数根本没录入公共系统,只有我和你记在本子里。”

陈默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在一页边缘找到一行小字:“**松脂遇碱起荧光,可用紫外验真伪**。”他抬头,“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用的,是个残次品?”

“不止是残次。”林晓棠声音沉下来,“他们买的替代材料是工业树脂,吸水后会膨胀分解。这种墙建得越高,越容易从内部溃塌。”

话音未落,对讲机又响了。

“老陈!”赵铁柱声音急促,“东山那边出事了!宏达昨天连夜浇筑的试验墙,刚才全塌了!泥石流冲下来一大片,连带旁边新铺的排水管都砸断了!”

陈默抓起雨衣就往外走,林晓棠紧跟着提起检测包。两人冒雨赶到村部无人机操控间,屏幕上正传回高空影像——远处山坡上,一段新建的夯土围墙斜斜垮塌,钢筋外露,断面像蜂窝一样布满孔洞。

“放到那里 。”林晓棠指着墙体残骸。

陈默切换镜头焦距。随着画面拉近,一块嵌在泥里的金属铭牌逐渐清晰:**青山村生态工程示范段.承建方:宏达建设**。

“他们在用我们的名义施工。”陈默声音冷了下来,“一旦被人查出质量问题,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咱们的技术团队。”

林晓棠立即调取地质学院服务器的历史存档。把原始配方与宏达采购单并列对比。她在屏幕上圈出几项异常数据:“他们买的根本不是本地松脂,而是化工厂处理过的废料胶;稻壳灰也没经过高温煅烧,杂质含量超标四倍以上。”

“这不是偷技术。”陈默忽然明白过来,“这是设局。他们故意拿过半成品去施工,等墙一倒,就说咱们提供的配方不可靠,顺势抹黑整个项目。”

林晓棠点头,“然后他们再推出所谓‘改良方案’,实际还是他们的污染工厂基建。”

陈默坐回椅子,手指敲着桌面。他知道,对方已经动手了,而且比预想的更快更狠。

但他也清楚一件事——**假的东西,撑不 了太久**。

“还能飞吗?”他问操控台前的技术员。

“雨太大,信号不稳。”那人皱眉,“刚才差点失联一次,现在只能维持低空悬停。”

“换频段。”陈默说,“用备用信道,升到云层上面绕过去。”

几分钟后,无人机重新起飞。借助卫星中继,画面再次传回。这一次,镜头精准对准了坍塌墙体的横截面。高清变焦下,可以清楚看到夯土层内部结构:竹筋断裂错位,粘结剂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区域甚至根本没有纤维加固。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生态工艺’,”林晓棠冷笑一声,按下录制键,“我会把这段视频加上时间戳和坐标信息,同步发给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还有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陈默看着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等等,往左一点。”

镜头缓缓移动。在一堆碎土中间,半埋着一块完整的砖体,表面刻着模糊编号。

“这是宏达内部的试验批次标记。”陈默眯起眼,“说阴这堵墙不只是临时搭建,而是作为正式验收样本申报过的。”

林晓棠迅速截图归档。“只要这一块砖还在现场,就能追溯到他们的施工备案记录。”

外面雨势渐猛,风卷着雨水拍打窗户。操控室灯光忽闪了一下,很快恢复稳定。

“他们肯定不会让这块砖留到明天。”陈默说,“一定会派人来清理现场。”

“那就让他们来。”林晓棠打开另一台设备,启动远程备份程序,“我已经把所有数据上传至三个独立服务器,包括一份区块链存证。哪怕他们销毁实物,也改不了原始记录。”

陈默点点头,拿起对讲机:“铁柱,听得到吗?”

“听得见。”

“你现在的位置能看到那块带编号的砖吗?”

“看到了,在塌方西侧,离我大概八米。”

“别让它被人拿走。如果有人靠近,只拍照,不阻拦。记住,我们要的是证据,不是冲突。”

“明白。”赵铁柱顿了顿,“但我得提醒你,刚才我看见一辆没挂牌的皮卡,从后山小路往这边来了,车斗里好像有铲子和编织袋。”

陈默盯着屏幕,眼神沉静。“让他们干活。”

林晓棠转头看他。

“他们越是急着掩盖,就越容易露出破绽。”他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阻止他们,是看着他们把自己套进去 。”

就在这时,无人机画面突然剧烈晃动。一阵强风掠过山脊,机体短暂失控,镜头朝下一坠,正好扫过一片泥泞地面。在即将恢复平衡的一瞬,画面定格在一个细节上——

一只沾着黄泥的登山鞋,踩在断裂的竹筋上,鞋底花纹清晰可辨,脚跟处有一道明显的V形磨损裂痕。

陈默立即暂停回放。

“这不是普通工人穿的鞋。”林晓棠凑近屏幕,“这是专业户外品牌,村里没人买得起。”

“但宏达管理层,倒是常穿这个牌子。”陈默低声说,“我记得招商会上,他们项目管理就穿着一双。”

他调出手机相册,翻到几天前拍的一张合影。画面中,一名男子站在签约台旁,脚上正是同款鞋子,右脚跟的位置,有着一模一样的V形裂纹。

两幅图像并排对比,几乎完全吻合。

林晓棠深吸一口气。“这意味着……昨晚进实验室的人, 和今天来毁现场的,是同一人。”

“高层亲自下场了。”陈默嘴角微微扯动,“他们不怕我们有证据,只怕事情拖太久。”

他重新接通赵铁柱:“注意那个灰绿冲锋衣的人,如果他动手挖砖,拍清楚脸。 ”

“已经在拍了。”赵铁柱声音压低,“他蹲下了,手套都没戴,直接用手刨土……”

陈默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雨水顺着玻璃滑落,模糊又清晰,反复交替。

那只手终于从泥里掏出半块残砖,塞进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