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179章 街头偶闻,百姓笑谈当年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街头偶闻,百姓笑谈当年事

入了冬,京城接连下了几场小雪,天气一日冷过一日。这日难得放晴,阳光照在积雪上,反射出耀目的光。虞怀瑾惦记着墨云柔工坊里新来的一批海外料子,便吩咐备了车,打算亲自去看看。

马车辘辘行驶在清扫过的青石板路上,车厢里暖炉烧得正旺,隔绝了外面的寒意。行至一处较为繁华的街口,因前头有两辆运货的牛车缓缓而行,王府的马车便也放慢了速度,稍作等候。

街边是一家生意兴隆的茶馆,大堂里坐满了歇脚取暖、喝茶闲聊的百姓。窗户开着半扇,里面热闹的谈笑声便清晰地传了出来,飘进了寂静的车厢。

虞怀瑾原本正闭目养神,忽听得一个粗嗓门高声说道:

“……要我说啊,这人的命啊,真是说不准!你们还记得几年前,咱们京城里那桩挺出名的姐妹易嫁的事儿不?”

另一个声音接话:“咋不记得!不就是虞家那两位小姐嘛!姐姐抢了妹妹原本说的湘西谢家的亲事,妹妹没办法,只好嫁进了当时都快垮了的战王府!”

“对对对!就是这事儿!”粗嗓门一拍大腿,声音里充满了戏剧性的感慨,“当时多少人看笑话啊!都说那妹妹傻,捡了个破烂摊子,这辈子算是完了!那姐姐精明,抢了个金龟婿,往后就等着当官夫人享福喽!”

车厢里,随侍的丫鬟脸色微变,有些不安地看了一眼虞怀瑾。却见王妃依旧闭着眼,面容平静,仿佛根本没听见外面的议论。

茶馆里的讨论却越发激烈起来。

一个年轻些的声音好奇地问:“三叔,那后来呢?现在那姐妹俩咋样了?我都快忘了这茬了。”

“后来?嘿!”那被称作三叔的人,语气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讲述传奇故事的兴奋,“后来可就天翻地覆喽!你们是没看见,前些日子战王府门口那热闹劲儿!陛下亲笔题的金匾!‘文武传家’!贵妃娘娘的赏赐!文武百官的贺礼!那库房都快塞不下啦!”

他顿了顿,故意卖了个关子,听着周围一片惊叹和催促声,才心满意足地继续:

“再瞧瞧那战王府如今!王爷身子大好了,又是当年那个威风凛凛的战神!长子是状元郎,在朝为官,编书立说!次子是少年将军,立了军功!就连那小女儿,都成了点石成金的女财神!你们说,当初那嫁进去的妹妹,如今是什么光景?”

“哎哟!这……这简直是掉进福窝里了啊!”有人惊呼。

“何止是福窝!那是泼天的富贵和荣耀啊!”

“难怪说战王妃是旺夫兴家的命格呢!”

那三叔嘿嘿一笑,压低了点声音,却又恰好能让外面的人听见:“那你们再想想,当初那个自以为精明,抢走了‘好亲事’的姐姐呢?”

茶馆里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议论。

“谢家?嘿!早完蛋了!”

“可不是嘛!我有个远房亲戚是湘西那边的,听说谢家坟头草都老高啦!”

“当家的流放了,媳妇自尽了,家产也败光了!啧啧,惨呐!”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何止是蚀把米?是把整座金山都给丢啦!”

“要我说啊,那姐姐就是眼皮子浅!只看得到谢家当时那点虚名,哪想得到战王府能有今天?”

“就是!真是瞎了眼!活活把到手的凤凰命给作没啦!”

“哈哈哈……”茶馆里响起一阵快活又带着些许嘲弄的笑声。对于市井小民而言,这种带有强烈对比和戏剧性的命运反转,永远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马车里,丫鬟气得脸都鼓了起来,低声道:“王妃,这些人……也太嘴碎了!奴婢去……”

虞怀瑾缓缓睁开眼,目光清亮平和,嘴角甚至带着一丝极淡的弧度,轻轻摆了摆手:“无妨。”

她微微侧身,用指尖挑开车窗帘幔的一角,目光投向那喧闹的茶馆。阳光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那些尖锐的、带着幸灾乐祸的议论声,仿佛只是拂过耳畔的微风,没有在她心中激起半分涟漪。

瞎了眼么?

或许吧。

若按世人眼光,姐姐虞怀姝当初的选择,确实是舍弃了顽石,抱走了美玉。只是谁又能料到,那看似粗粝的顽石,内里竟是稀世璞玉,一经雕琢,便光华万丈;而那看似温润的美玉,却不过是层脆弱的假皮,轻轻一碰,便碎成了一地渣滓。

她想起前世自己嫁入谢家,殚精竭虑,扶持庶子,看似风光,内里的艰辛与步步惊心,唯有自己知晓。而姐姐嫁入战王府,面对的却是绝望的丈夫、叛逆的子女、拮据的生活,最终走向那般凄惨的结局。

这一世,命运互换。

她接手了姐姐前世的“烂牌”,却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锦绣乾坤。

姐姐抢走了她前世的“好牌”,却将那手牌打得稀烂,最终满盘皆输。

这其中,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选择,是心性,是经营。

她从未刻意去与姐姐比较,去记恨当初的抢婚。因为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经营好这个家,如何引导身边的每一个人走向更好的未来。当一个人足够强大,站得足够高时,昔日的恩怨纠葛,便真的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了。

外面的议论声还在继续,充满了对虞怀姝的嘲讽和对她虞怀瑾运道的羡慕。

虞怀瑾轻轻放下帘子,隔绝了那些声音。她靠回柔软的引枕上,对车外的侍卫吩咐道:“走吧。”

声音平稳,不起波澜。

马车重新启动,平稳地驶过喧嚣的街市。

丫鬟还有些不忿,小声嘀咕:“王妃,您就一点也不生气?他们那么说……”

虞怀瑾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那笑容通透而豁达:“有什么好气的?他们说的,是事实。只不过,于我而言,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她望向车窗前方,目光悠远。

别人看到的是她如今的荣耀,羡慕的是她的“运气”。唯有她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付出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从战战兢兢踏入王府,到如今被尊为“天下楷模”,其中的酸甜苦辣,岂是外人几句闲谈所能概括?

姐姐的选择,成就了世人口中的笑谈,也反衬了她虞怀瑾的“眼光”和“福气”。

但这,早已不是她所在意的了。

她所在意的,是家中那盏为她亮着的灯,是丈夫关切的眼神,是孩子们依赖的笑容,是这偌大家业蒸蒸日上的生机。

至于那些陈年旧事,那些无关之人的评说……

便随风去吧。

马车驶过转角,将茶馆的喧闹彻底抛在身后。前方,天高地阔,阳光正好。

虞怀瑾的唇角,始终噙着那一抹云淡风轻的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