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182章 次子练兵,新法获陛下首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次子练兵,新法获陛下首肯

墨云辰在御前大放异彩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京城,自然也传到了京郊大营。

墨云锋正带着自己那一营的兵卒在校场上摸爬滚打,汗水和着泥土,个个都像是刚从泥潭里捞出来似的。几个相熟的将领围过来,嘻嘻哈哈地拍着他肩膀:

“云锋,可以啊!你大哥这回可是在陛下面前露了大脸了!漕运那么大的事,说得头头是道!你们老墨家真是了不得,文武双全!”

“就是!以后咱们是不是得改口叫你‘墨小侍郎’他弟了?”

“去去去!”墨云锋没好气地挥开他们的手,脸上却带着与有荣焉的笑,“我大哥是我大哥,我是我!他耍他的笔杆子,我练我的兵!”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也憋着一股劲儿。大哥在文官路上越走越顺,他这个当弟弟的,在武职上也不能落后太多不是?

他看向校场上那些虽然卖力,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劲头的士兵,眉头微微蹙起。传统的练兵法子,站桩、走阵、对练,固然重要,但总觉得……少了些战场上那股子你死我活的狠辣和机变。

他想起了在边关时,那些北戎骑兵神出鬼没的打法,想起了自己跟着父亲的老部下学习的那些不成章法却招招致命的技巧,想起了战场上因为一个小小疏忽就可能送掉的性命……

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慢慢成型。

接下来的日子,墨云锋除了完成日常操练,一有空就钻进营帐里写写画画。他文化水平不算高,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意思表达得清楚。他将边关的见闻、实战的体会、老兵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梳理出来。

“光站桩不行,得练反应!搞点突发状况,比如走着走着旁边扔个响炮!”

“对阵不能光摆样子,得真打!穿上厚皮甲,用裹了布的木刀木枪,放开手干!不见点‘血’,上了真战场就得尿裤子!”

“还得练野地求生!把他们扔到山林里待两天,自己找吃的,自己辨方向,模拟被敌人打散了怎么活下来!”

“小队配合也得变变,不能光听令,得让他们自己动脑子,怎么以少打多,怎么利用地形……”

他这套东西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却充满了野路子的实用气息。同营的几位校尉看了,有的觉得新奇,有的直摇头。

“云锋,你这……是不是太狠了点?练出伤残怎么办?”

“是啊,兵部定的操典可不是这样的,上头怪罪下来……”

“咱们当兵吃粮,按规矩来就是了,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做啥?”

墨云锋脖子一梗:“按规矩来?按规矩来就能打胜仗?边关的北戎人可不管你的规矩!练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怕这怕那,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他这股子混不吝的劲儿上来,谁也拦不住。他先是小范围在自己营里试,挑了些身手好、胆子大的老兵油子,按他的法子折腾。一开始自然是怨声载道,但几次下来,这些兵发现自己反应快了,下手狠了,配合也更默契了,再看墨云锋的眼神就多了几分信服。

消息渐渐传开,也传到了兵部几位主事耳朵里。有人觉得这是胡闹,有违祖制;也有人觉得或许有点意思,值得一看。最终,一份关于墨云锋“新式练兵法”的条陈,连同一些零零碎碎的记录,被摆到了兵部尚书的案头。

兵部尚书是位稳重的老臣,看着那字迹潦草、言语直白的条陈,也是哭笑不得。正巧皇帝关心军备,问起京营练兵情况,他便顺口提了一句战王家次子搞了些“新花样”,“虽略显莽撞,然其心可嘉,亦有些许可取之处”。

皇帝近日正因为墨云辰的表现而对战王府格外关注,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墨家那小子?就是前阵子在边关立了功的那个?他也有新想法?走,去看看!”

皇帝突然摆驾京郊大营,可把一众将领忙坏了。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按照最标准的操典演练阵型,进退有序,号令严明。

皇帝看了一会儿,微微颔首,却也没太多表示。他转头问陪同的兵部尚书和几位将领:“朕听说,墨骁珩家那二小子,弄了些不一样的?叫他过来,把他那套法子,演练给朕瞧瞧。”

墨云锋被传唤过来,一身普通士兵的作训皮甲,脸上还带着操练后的汗渍,在一群盔明甲亮的将领中显得格格不入。他按规矩行了礼,声音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皇帝看着他,笑了笑:“墨云锋,你父亲是个能打的,你大哥也是个能干的。听说你也不甘人后,弄了些练兵的新法子?且让朕看看,怎么个新法。”

几位老将交换着眼神,有的带着审视,有的隐含担忧,都觉得这小子太过毛躁,在陛下面前怕是会出丑。

墨云锋却丝毫不怵,大声道:“是!陛下,光说不练假把式!请陛下准许臣带一队人,实地演练!”

他挑了自己亲手操练的那一队老兵,约莫五十人。演练开始,并没有整齐的队列和花哨的阵型变化。

只见这五十人分成几个小组,如同猎豹般散入预设的、模拟复杂地形的演练场。哨声、旗语、甚至模仿鸟兽的叫声成了新的命令。他们利用壕沟、土坡、树林掩护,移动迅捷,彼此呼应。

突然,侧面响起爆炸声(特制的训练用响炮),烟雾弥漫。大部分士兵只是本能地缩了缩脖子,但墨云锋手下那队人几乎在响声起的瞬间就做出了反应,就近寻找掩体,弓弩上弦,动作一气呵成。

接着是近身格斗演练。穿着特制厚皮甲的士兵们,手持包裹严实的木刀木枪,捉对“厮杀”。不再是点到即止,而是拳拳到肉,招招狠辣,不时有人被“放倒”,虽然不会受重伤,但那龇牙咧嘴的模样看得出是真疼。那股子狠劲和实战气息,让观演的一些文官都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最后是小队战术配合。模拟以少打多,被“敌军”分割包围。这些小组成员没有慌乱,而是迅速靠拢,利用地形组成简单的防御圈,互相掩护,甚至还能发起反突击,战术灵活,完全不像普通士兵那样死板。

整个演练过程,没有华丽的表演,只有扑面而来的硝烟味、汗臭味和一种近乎真实的战场压迫感。

演练结束,五十个兵卒虽然个个气喘吁吁,身上沾满泥土,有些还鼻青脸肿,但眼神锐利,站在一起,自有一股凝而不散的煞气。

校场上鸦雀无声。

几位原本不以为然的老将,脸色都凝重起来。他们是行家,看得出这套法子练出来的兵,或许仪仗不好看,但绝对是把战场上的好手!反应、胆气、配合、生存能力,都远超寻常操练出来的士兵。

皇帝沉默地看着,目光锐利,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抚掌道:“好!好一股子虎狼之气!”

他看向墨云锋,眼中满是赞赏:“墨云锋,你这套法子,虽然糙了点,野了点,不登大雅之堂,但……有用!很实用!练兵,本就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好看!朕看很好!”

他转头对兵部尚书道:“爱卿,看来咱们以往的操典,是有些僵化了。墨云锋此法,虽不完善,却指明了一个方向。传朕旨意,在京营遴选三营兵马,按此法试行练兵!由墨云锋统筹指导,兵部派人协助,将其整理完善,形成章程!”

“臣,领旨!”兵部尚书连忙躬身,心中也是震动不已。他没想到,陛下对这套看似胡闹的法子评价如此之高,甚至要直接试行推广!

墨云锋激动得脸色通红,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谢陛下信任!定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看着他,又想起他那个在户部如鱼得水的兄长,忍不住笑着对左右道:“战王府这块‘文武传家’的匾额,真是越看越贴切!文有状元郎经世济民,武有小将军锐意革新!墨骁珩那老家伙,真是好福气啊!”

消息再次传回战王府,这次轮到墨云锋得意了。

他围着饭桌走了三圈,拍着胸脯:“爹,娘!看见没?你儿子我也不差!陛下亲口夸我练的是‘虎狼之师’!还要在京营推行呢!”

墨骁珩虽然嘴上哼着“瞧把你小子能的!”,但那咧到耳根的笑容却出卖了他内心的骄傲。

虞怀瑾看着意气风发的次子,心中满是欣慰。她的锋儿,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战王府的下一代,正以他们各自的方式,践行着“文武传家”的深刻内涵,成为这个王朝名副其实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