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198章 商道即仁道,首富的全新定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8章 商道即仁道,首富的全新定义

御赐的“乐善好施”牌坊,如同两座巍峨的丰碑,不仅矗立在江南与京城的土地上,更深深刻入了天下人的心中。墨云柔这个名字,已与“仁善”、“义举”紧密相连,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符号。

然而,树大招风。荣耀的背后,总不乏窃窃私语与审视的目光。

这一日,江南几位颇有声望的老派盐商设宴,广邀江南名流与商界翘楚。新晋的“女财神”墨云柔,自然在受邀之列,且被奉为上宾。

宴会设在精致的园林之中,亭台楼阁,曲水流觞,极尽风雅。席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但不少目光都或明或暗地落在那个沉静娴雅的少女身上。

她太年轻了,年轻的让人难以将其与那庞大的商业帝国和崇高的声望联系起来。她获得的荣誉太高了,高得让一些浸淫商海数十年的老前辈,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活络。一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捋着胡须,笑呵呵地开口,语气带着长辈式的关切,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墨小姐如今生意遍布南北,富可敌国,更难得的是仁心广布,连圣上都亲赐牌坊旌表。真是后生可畏,让我等老朽汗颜啊。”他话锋微转,“不过,老夫倚老卖老说一句,这经商之道,归根结底,还是‘逐利’二字。墨小姐每年将偌大利润投入慈善,固然是功德无量,但长此以往……呵呵,这‘首富’之名,怕是名至,而实……呃,老夫的意思是,商号根基的稳固,或许更需考量?”

此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不少人都放下了酒杯,看向墨云柔。

这话问得刁钻,看似关心,实则是在质疑墨云柔“重名轻利”的经营模式,甚至暗指她为了慈善虚名,可能动摇商业根本,这“首富”之名有名无实。

坐在墨云柔身旁的墨玉琳立刻皱起了眉头,有些不忿,刚要开口,却被墨云柔在桌下轻轻按住了手。

墨云柔抬起头,脸上并无愠色,依旧是那副恬淡从容的模样。她目光清亮,环视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那位老者身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赵老前辈所言,‘逐利’确是商之常情。不过,晚辈浅见,这‘利’字,或许有大小、远近之分。”

她顿了顿,见众人都凝神听着,才继续缓缓道:“晚辈以为,锱铢必较,囤积居奇,或可得一时之巨利,然此乃小利、近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赢得人心信誉,方能得长久之大利、远利。”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赵老重复了一句,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墨小姐心系黎民,老夫佩服。但这与商道根基,有何必然关联?人心信誉,终究虚妄,不如真金白银实在。”

“虚妄吗?”墨云柔微微笑了,那笑容如清风拂过莲塘,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敢问赵老,诸位前辈,若两家商号,货物品质、价格相当,一家掌柜声名狼藉,唯利是图,另一家却素有仁善之名,诸位更愿与哪家往来?百姓更愿买哪家的货物?”

她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自然是后者。因为信誉,能降低交易之耗;仁名,能吸引忠实的客源与合作伙伴。此乃‘信誉’可变现之处,并非虚妄。”

她声音渐趋清越:“再者,晚辈的‘柔瑾慈善’,并非单方面施舍。赈灾放粮,灾民活命,恢复生产,便有了余钱购买货物;助学建馆,孩童开智,他日或成我商号伙计、账房,乃至栋梁之材。此乃培植未来之市场与人才。看似投入,实为播种,待其生长,反哺自身。这,难道不是最稳固的根基,最长远的‘利’吗?”

席间鸦雀无声。一些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神色渐渐变得郑重。

墨云柔站起身,虽身形纤细,此刻却仿佛有一种渊渟岳峙的气度。她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故而,在晚辈看来,商道,并非只有冰冷的算计与掠夺。商道,亦可为仁道!”

“仁道?”有人低声惊呼。

“不错,仁道!”墨云柔肯定道,“以仁心经营,以信义立本,财富如水,流动不息,惠泽四方,方能源远流长。将财富死死攥在手中,不过是一潭死水,终有腐臭之日。唯有让其流动起来,去需要它的地方,滋养万物,方能成就活水,汇聚成海!”

她看着那位赵老,以及所有面露思索或震撼的商人,抛出了最石破天惊的一句:

“因此,晚辈以为,‘首富’二字,不应仅仅意味着库房里堆满了金山银山,掌握了多少赚钱的铺面、田产。那样的‘首富’,是守财之奴,是财富的囚徒。”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与力量,清晰地定义了全新的概念:

“真正的‘首富’,应是——心怀天下,财富共享,方能富甲天下!是能够利用手中的财富,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去帮助更多的人摆脱困境,去推动风气向善,去让这世间,因你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一些的人!”

“这样的‘首富’,拥有的不仅是金银,更是民心,是功德,是流芳百世的清名,是问心无愧的坦荡!这,才是晚辈所追求的首富之道!”

话音落下,满堂寂然。

落针可闻。

“心怀天下,财富共享,方能富甲天下!”

“真正的首富,是让世间因你而更美好!”

这些话,如同洪钟大吕,撞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经商一辈子,听过无数生意经,却从未有人,将一个“商”字,与“仁道”、“天下”如此紧密、如此正气凛然地联系在一起!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固有的认知!

良久,席间一位一直沉默寡言的中年商人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对着墨云柔深深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墨小姐今日之言,真如醍醐灌顶!在下……受教了!”

有一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妙啊!商道即仁道!此言大善!”

“是我等目光短浅,只知逐小利,未见大道!”

“墨小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格局胸襟,佩服!真心佩服!”

先前发难的赵老,脸上青红交错,最终化为一声长叹,他举起酒杯,对着墨云柔,语气诚恳了许多:“是老朽迂腐了,墨小姐之见,高屋建瓴,非常人所能及。这‘首富’新解,老夫……服了!谨以此杯,向墨小姐赔罪,亦表敬意!”

满座宾客,无论内心是否完全认同,此刻无一不被墨云柔的气度与理念所折服,纷纷举杯。

一场原本可能充满机锋的宴席,最终在一种崇高的氛围中结束。墨云柔用她的智慧与格局,不仅轻松化解了质疑,更借此机会,将她所践行的“商道仁心”的理念,深深地植入了江南商界的核心圈层。

宴会散后,墨云柔“商道即仁道”的言论,以及她对“首富”的全新定义,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扬开来。

这一次,不再仅仅是百姓的赞誉,更在士林、在商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讨论。

“好一个‘心怀天下,财富共享,方能富甲天下’!此女胸襟,胜过无数须眉!”

“将商道提升至仁道,这是为天下商贾正名啊!”

“以往总觉得商人重利轻义,如今看来,是我等偏见了。商亦有道,且可通仁!”

当然,也有固守己见者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语。但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商人,仿佛看到了一盏明灯,找到了经商之外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柔瑾慈善基金会”的透明账本碑前,前来观摩、甚至主动要求捐款捐物的商人,明显增多了。

而墨云柔自己的商业版图,非但没有因巨大的慈善投入而萎缩,反而因为这份无与伦比的信誉和口碑,吸引了更多优质的合作伙伴,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人们信任“墨云柔”这三个字代表的品质与承诺。

这一日,墨云柔在巡视京城一家新开的、专为平民女子提供就业机会的绣坊时,被一群闻讯而来的百姓围住了。

他们并非乞讨,而是带着自家产的鸡蛋、蔬菜,或者精心缝制的平安符,非要塞到墨云柔和她随从的手中。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拉着墨云柔的手,浑浊的眼里含着泪光:“小姐,您就是活菩萨啊……俺孙子在您办的义学里读书,先生说他有天分……俺家、俺家以后说不定也能出个读书人了……谢谢您,谢谢您……”

一个穿着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衣服的妇人,将一篮还带着露水的青菜塞过来,局促地说:“墨小姐,您别嫌弃……自家种的,干净……您做了那么多好事,俺们没什么能报答的……”

看着那一张张真挚、朴拙,充满了感激的脸,看着那些并不值钱却情意深重的礼物,墨云柔的眼眶微微湿润了。

她终于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当初对她说的那句话——“这牌坊,立的不是石头,是民心。”

她拒绝了那些昂贵的珠宝谢礼,却欣然收下了这些鸡蛋、青菜和平安符,并郑重地向每一位前来道谢的百姓还礼。

回到马车上,墨玉琳看着那些堆在角落的“礼物”,感慨道:“柔儿,我现在才算真正明白了,你说的‘富甲天下’是什么意思。金银易得,人心难求。你拥有的这些,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墨云柔望着窗外熙攘的人群,脸上露出温暖而满足的笑容:“是啊,琳姐姐。能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些善良的人们日子过得好一些,能看到他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种感觉,比账本上又多了一个数字,要充实、快乐得多。”

她轻声自语,仿佛在 重申自己的信念:“商道,即是仁道。首富,当如是。”

马车缓缓驶过朱雀大街,经过那座巍峨的“乐善好施”牌坊。阳光洒在鎏金大字上,反射出耀眼而温暖的光芒,与城中百姓口耳相传的赞誉,与商界士林中的激荡思潮,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一个关于财富、仁德与传奇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