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240章 传奇永不落幕,精神永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传奇永不落幕,精神永存

皇帝亲笔御书的“国士之家”金匾,在隆重的仪仗护送下,被高高悬挂在了战王府的正门之上。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地宣告着这个家族无上的荣耀。

京城震动,天下侧目。

战王府的门槛,仿佛一夜之间又被踏低了三寸。前来道贺的、攀附的、取经的,络绎不绝。然而,府内的主人,墨骁珩与虞怀瑾,却似乎并未被这极致的荣光冲昏头脑。

“瞧着吧,接下来怕是有得烦了。”墨骁珩看着门外川流不息的车马,揉了揉眉心,对虞怀瑾叹道。

虞怀瑾正在修剪一盆兰草,闻言轻笑:“树大招风,自古皆然。不过,咱们家的树根扎得深,不怕风。”

她放下剪刀,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正在教小启锋扎马步的墨骁珩,以及旁边石桌上,正手把手教小启玉看账本的墨云柔,还有捧着书卷在一旁安静阅读的墨云辰之子启明。阳光洒落,岁月静好。

“名利如浮云,唯有这家风传承,才是根本。”虞怀瑾轻声道。

墨骁珩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深以为然:“是啊,咱们能留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不是爵位,不是财富,而是这个‘根’。”

---

这日,墨云柔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几分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情。

“父亲,母亲,你们猜今天谁来找我了?”她灌下一杯茶,说道,“是谢家那位,咳,就是我那前姨父,谢长卿的夫人,派人递了帖子,想请我过府一叙,说是……请教经商之道。”

厅内瞬间安静了一瞬。

谢家,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有在战王府被提起过了。自从虞怀姝死后,谢长卿在官场上并不得意,谢家也日渐沉寂,与如日中天的战王府早已是云泥之别。

虞怀瑾神色平静,仿佛听到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名字:“你怎么回的?”

墨云柔撇撇嘴:“我直接让人回话了,就说‘柔记’琐事繁忙,不敢耽误夫人时间,况且各家经商各有法门,不敢妄自‘请教’。”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听说,谢家如今内宅不宁,铺子也亏空得厉害,那位谢夫人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墨骁珩冷哼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指的是虞怀姝当年抢婚之事。

虞怀瑾却摇了摇头,对墨云柔道:“你处理得对。不落井下石,亦不滥施同情。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正说着,小启玉仰起头,奶声奶气地问:“祖母,谢家是谁呀?为什么二姑姑不去教他们?”

几个孩子都好奇地看了过来。关于上一辈的恩怨,大人们从未刻意对他们提及。

虞怀瑾蹲下身,将小启玉揽入怀中,语气平和温柔:“谢家啊,是祖母很久以前认识的一户人家。就像花园里的花,有的喜欢阳光,有的喜欢阴凉,每个人,每个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呢,只要把自己该走的路走好,把自己该种的花种好,就够了。”

小启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就像祖母把我们家种成了最漂亮的花园,还得了皇帝爷爷的金牌子!”

童言稚语,让在场的大人都笑了起来,方才那一丝因谢家带来的微妙气氛也烟消云散。

虞怀瑾摸摸孙女的头,眼神欣慰。是的,无需纠结于过往的荆棘,他们早已拥有了整片星辰大海,以及,将这片星辰大海传承下去的能力与责任。

---

时光如白驹过隙,从不停留。墨骁珩和虞怀瑾的鬓发愈发霜白,脚步也不如从前利落,但精神依旧矍铄。他们将更多的府务交给了孩子们,享受着含饴弄孙的晚年。

墨云辰已是户部举足轻重的官员,继承了母亲的沉稳和理财之能,更将父亲的责任感融入政务之中。他的儿子启明,小小年纪便显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与超乎常人的自律。

墨云锋镇守边关,威名赫赫,他像年轻时的墨骁珩,却又多了几分其母赋予的通透与顾家之心。他的儿子启锋,俨然是小一号的他,整日里舞刀弄枪,喊着要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当大将军。

墨云柔的商业帝国版图不断扩大,但她始终记得母亲的教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她设立的善堂、女学惠及无数人。她的女儿(假设墨云柔婚后有女)和小侄女启玉,围在她身边,对算盘和账本的兴趣远大于女红。

这一日,是墨骁珩的寿辰。府中并未大操大办,只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家常便饭。

席间,已是半大少年的启明站起身,端着一杯清茶,走到墨骁珩和虞怀瑾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礼:“孙儿启明,祝祖父松柏长青,祖母安康顺遂。孙儿近日读史,有所感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孙儿觉得,祖父祖母便是如此。祖父之志在保家卫国,祖母之志在兴家育人。孙儿虽愚钝,愿以祖父祖母为楷模,刻苦勤勉,将来亦要成为于国于家有用之人。”

一番话,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引得满座赞赏。

墨骁珩看着眼前俨然已有小大人模样的长孙,心中感慨万千,他接过茶,眼中满是欣慰:“好孩子,志存高远是好事,但切记,无论将来成就如何,根不能忘,心不能歪。咱们墨家的根,便是‘家和人安’,便是‘忠君爱国’,便是‘互敬互爱’。”

这时,小启锋也蹦出来,学着哥哥的样子,抱拳道:“祖父,孙儿也要像您和父亲一样,当大将军,保护咱们家,保护陛下,保护老百姓!”

童声朗朗,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墨骁珩一把将小孙子抱起来,放在膝头,笑道:“好!有志气!不过当将军不光要武艺高强,还要读兵书,明事理,更要爱护士兵,明白吗?”

“孙儿明白!”小启锋响亮地回答。

墨云柔笑着对虞怀瑾道:“母亲您看,咱们家这‘国士’之风,后继有人了。”

虞怀瑾看着满堂儿孙,一个个目光清正,志向远大,却又牢牢记得这个家的根本,她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安然与满足。她轻轻握住身边墨骁珩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笑声阵阵。墨骁珩和虞怀瑾依旧坐在他们习惯的位置,看着这一切。

“还记得云辰小时候,差点走上歧路……”墨骁珩忽然感慨。

“记得,云锋那时也是个惹祸精。”虞怀瑾接口。

“云柔娇气得不得了,玉琳也被宠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可现在,他们都很好。”虞怀瑾微笑着,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孙辈,“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他们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被京城茶馆里的说书人一代代讲述,或许会随着时间慢慢褪色。

但是,那又怎样呢?

你看,那认真教导弟弟妹妹的云辰,那虽远在边关却心系家族的云锋,那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却不忘回馈社会的云柔,那将镇国公府打理得蒸蒸日上的玉琳……还有这些正在茁壮成长,已然继承了家族风骨与智慧的孙辈们。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他们传奇的延续。

墨骁珩握着虞怀瑾布满皱纹的手,低声道:“我们这辈子,值了。”

虞怀瑾回握住他,声音轻柔而坚定:“嗯。我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落幕。”

它写在云辰批阅的公文里,写在云锋守卫的边关上,写在云柔经营的商号中,写在玉琳治理的家宅内,更写在每一个墨家后辈清澈而坚定的眼眸里,写在“国士之家”那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之中。

传奇永不落幕,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