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显带来的宣讲队伍规模不大,仅十余人,皆是文官打扮,举止合乎礼仪。他们并未直接前往书院,而是先在镇守府衙落脚,与本地官吏接洽,随后在镇中心的广场上设下宣讲台,向聚集而来的镇民宣读《新政十条》的纲要,解释征兵与配给的必要性。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符合朝廷规制。

然而,当宣讲结束,赵显却以“体察民情,了解新政在边镇推行实况”为由,提出要视察青石镇唯一的书院,并“勉励学子”。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甚至可称得上是勤勉公务。镇守官吏自然无有不从,亲自陪同前往。

消息传到书院时,张良正在指导林星痕功课。他闻言,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点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

“来了。”他心中默念,面上却不动声色,对前来通报的仆役平静道:“请他们至前厅奉茶,我稍后便到。”

他放下笔,对林星痕温言道:“星痕,今日的功课便到这里。你且回房休息,无事不要到前院来。”

林星痕乖巧点头,抱着书册离开了。

张良整理了一下衣冠,对一旁的阴曼使了个眼色。阴曼会意,悄然隐去身形,气息与院落中的星辉融为一体,暗中戒备。

前厅之中,赵显端坐客位,慢条斯理地品着本地产的粗茶,目光却似不经意地扫过厅堂的布置。他带来的几名随从肃立身后,低眉顺眼。

“张先生,久仰了。”见张良步入厅堂,赵显放下茶盏,起身拱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早闻青石镇书院虽地处边陲,却有良师执教,今日一见,先生果然气度不凡。”

“赵大人过奖。”张良还礼,神色淡然,“山野之地,陋室粗茶,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两人寒暄几句,均是滴水不漏。赵显称赞此地人杰地灵,学风淳朴;张良则谦逊应对,言说皆是朝廷教化之功。

“本官此次奉朝廷之命,推行新政,旨在强兵富国,以御外侮。”赵显话锋一转,引入正题,“听闻书院之中,有一稚龄学童,名唤林星痕,天资聪颖,颇为不凡?不知可否请出一见,也让本官看看,我仙秦未来之栋梁。”

他终于图穷匕见,目标直指星痕。

张良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承蒙大人抬爱。只是不巧,那孩子前些日子感染风寒,身体不适,正在后院静养,不便见客,恐过了病气给大人,那就罪过了。”

“哦?染了风寒?”赵显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那可要好好将养。我随行带有郡城良医,可需为孩童诊治一番?”

“多谢大人美意。”张良婉拒,“已请过镇上的郎中,开了方子,只需静养几日便好。”

赵显点了点头,并未强求,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他又与张良聊了些关于书院生计、本地学风等无关痛痒的话题,态度始终温和有礼。

然而,在交谈的间隙,他的目光总会似无意地瞥向后院的方向,指尖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着。

隐藏在后院星辉中的阴曼,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极其隐晦的、带着探查意味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须,试图绕过前厅,向着后院蔓延。但这神识极其小心,控制在刚好不会触发常规防御警报的临界点,若非阴曼早有准备且灵觉敏锐,几乎难以察觉。

这赵显,果然有问题!他并非“收割者”的渗透者,其气息是纯正的仙秦修士,但其行为,却像是在为某些人探查虚实。

张良自然也察觉到了那缕神识,他依旧与赵显谈笑风生,袖中的手指却悄然掐动了一个法诀。

后院,林星痕的房间外,一层无形的、由星辰塔力量构成的屏障悄然加固,将那缕探查的神识 gently 却坚定地阻挡在外,未引起任何波澜。

赵显摩挲着茶杯的指尖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正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又坐了片刻,赵显便起身告辞,言说还要去巡视他处。张良亲自将他送出书院大门。

看着赵显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张良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不是‘收割者’,但来者不善。”阴曼的身影在他身旁浮现,语气冰冷,“他在探查星痕的虚实,而且很谨慎。”

“嗯。”张良颔首,“应是朝中某些势力派来的耳目。新政触动利益,有人坐不住了,想看看我们这里到底藏着什么,值不值得他们……兵行险着。”

这是阳谋。对方打着朝廷的旗号,光明正大地来探查。他们不能阻拦,否则便是心虚,反而落人口实。

“看来,这青石镇,是越来越热闹了。”张良望向郡城的方向,目光深邃。

内部的暗流,终于开始显现。接下来的,恐怕不只是抵御外敌,还要提防来自背后的冷箭。

而此刻,远在咸阳的天工坊深处,公输班盯着那块彩色石头,眼中布满了血丝,却兴奋地几乎要手舞足蹈。

“找到了!频率……共鸣点……原来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