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黑风寨主成帝路 > 第275章 电脉通九州 龙旗扫西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电脉通九州 龙旗扫西疆

养心殿的鎏金铜钟刚敲过辰时,王九击的御案上已摊开一幅丈许见方的《大新疆域全图》。玄黑色龙纹常服的袖口扫过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州县标记,他指尖重重落在京城、拉萨、盛京三地,目光锐利如刃:“传朕旨意,即刻启动全国电报网铺设工程!”

殿内重臣闻声齐整躬身,王文上前半步,手中笏板轻叩:“陛下,电报之术虽便捷,然全国疆域辽阔,山川阻隔,三省试点尚需半载,三个月铺遍全国恐难成事。”

“难成事,亦要成!”王九击抬手按住地图,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北疆鏖战、西域用兵、南疆维稳,若讯息滞后,一句误判便可能折损千军!三个月,朕只给三个月!”他转身取过朱笔,在地图上划出道道红线,“直隶为中枢,川蜀、江南、湖广、两广、闽浙、陕西、云贵、东北为八大支线,各省同步开工,昼夜不休!”

朱笔掷落御案,震得砚台墨汁微漾。王九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经济与产业部牵头统筹,各地军工厂三月内交付铜丝十万斤、电线杆二十万根、电报机五百台;各省藩库专款专用,每县征调民夫千人,由驻军护送施工!”

“臣遵旨!”众臣齐声领命,躬身退殿。旨意传至各省,当日便掀起施工热潮——直隶官道上立杆架线昼夜不停,江南漕船载着物料穿梭河网,川蜀工匠悬空凿崖固定线杆,东北民夫烘烤冻土挖掘基坑,各省同心协力,一条条银色电脉正以惊人速度编织覆盖华夏大地。

与此同时,西域戈壁上,西征军的玄黑色队列正踏着黄沙前行。沈庭渊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后的龙旗在烈风中猎猎作响,旗角拂过他肩上的金星肩章。三个月前,西征军兵分三路直取伊犁河谷,清军守将明绪在“虎啸二式”后装炮的轰击中自缢身亡,新疆南路残余清军纷纷投降,不到两月,新疆全境便已收复。

“将军,俄军在边境按兵不动,倒是不少弟兄请命北上,趁势拿下西伯利亚!”主参军纵马跟上,手中握着一叠请战书。

沈庭渊抬手按住腰间佩刀,目光扫过远处连绵的雪山:“告诉弟兄们,陛下要的是稳固疆土,而非穷兵黩武。”他勒住马缰,身后的队伍缓缓停下,玄黑色的军装在黄沙中连成一片,如同蛰伏的黑龙,“俄军此刻避而不战正是忌惮我军战力。若贸然深入西伯利亚,寒冬将至,粮草难继,反而会陷入被动。”

他翻出一份军报,上面是王九击发来的加急谕旨:“陛下已有部署,倭国仆从军即将戍边蒙古以北,足以牵制俄军。我等的任务,是拿下青海、甘肃,打通西北与中原的通道,让龙旗插遍整个西域。”

“可弟兄们战意正盛,不少人都说要再立战功,回京领赏过年!”主参军有些迟疑。

沈庭渊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抬手马鞭指向东方:“那就让他们憋着这股劲,拿下青海、甘肃,本总参谋长亲自陪弟兄们回京城,喝陛下御赐的庆功酒!”他调转马头,高声下令,“全军休整三日,补充粮草弹药,三日后兵分两路,一路取西宁,一路攻甘州,务必在大雪封山前进军青海腹地!”

“遵令!”将士们齐声呐喊,声浪震得黄沙飞扬。营地内,士兵们忙着擦拭“龙吟1864式”后装枪,炮手们检查着“虎啸”炮的炮膛,炊事兵架起烤架,羊肉的香气混合着奶茶的醇厚在戈壁上弥漫。一名来自川蜀的士兵抚摸着胸前的军功章,笑着对身边的战友说:“等拿下青海、甘肃,咱们就能衣锦还乡了,到时候让家里人也看看,咱跟着沈将军,打遍天下无敌手!”

战友们纷纷附和,笑声中满是对胜利的憧憬。这支装备精良、战术先进的西征军,在沈庭渊的率领下,从未遇过敌手。从藏地到新疆,他们翻越雪山戈壁,历经大小数十战,硬生生将玄黑色的龙旗插在了西域的每一寸土地上。

休整期间,沈庭渊亲自巡查各营,看着将士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心中愈发坚定。他知道,青海、甘肃的清军装备落后,训练废弛,根本不是西征军的对手。但他并未因此掉以轻心,而是反复叮嘱各营将领,务必严明军纪,善待百姓,推行与中原一致的新政,让西北各族百姓早日归顺大新。

三日后,西征军兵分两路,正式向青海进军。北路大军由沈庭渊亲自率领,直取西宁;南路大军则由副将统领,进攻甘州。两支队伍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朝着西北腹地疾驰而去。沿途的清军据点望风而逃,不少部落首领听闻大新军队的威名,纷纷带着牛羊前来归附,为西征军提供粮草补给。

就在西征军势如破竹之际,北疆的库伦城内,一座巨大的蒙古包里正上演着一场决定蒙古命运的会面。

蒙古包内,羊毛毡毯铺地,中央燃起一盆熊熊篝火,火光映照着墙上悬挂的玄黑色龙旗。王九波身着绣金肩章的军团长制服,端坐在首位的虎皮座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玄黑色的龙纹佩,目光冷冽地扫过下方垂首站立的蒙古王公们。

这些王公们身着华丽的蒙古袍,腰间挂着镶嵌宝石的弯刀,却一个个神色惶恐,头也不敢抬。他们身后,被俘的库伦办事大臣与乌里雅苏台将军被两名亲兵押着,双手反绑,脸上满是屈辱与不甘。

“各位王公,”王九波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过篝火的噼啪声传遍整个蒙古包,“库伦已破,乌里雅苏台已降,蒙古草原的半壁江山已落入我大新之手。你们往日依附残清,鱼肉百姓,如今残清已亡,你们还想负隅顽抗吗?”

一名年长的蒙古王公颤抖着抬起头,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亲王殿下,我等皆是被残清胁迫,并非真心与大新为敌。如今亲王殿下大军压境,我等愿归顺大新,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纳贡称臣?”王九波冷笑一声,将手中的佩饰扔在地上,“我大新不缺你那点贡品!陛下要的,是蒙古草原的长治久安,是你们真心实意的臣服!”

他站起身,走到蒙古王公们面前,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从今日起,蒙古草原废除王公世袭特权,所有土地收归国有,按人口分配给牧民;设立蒙古行省,由朝廷派遣巡抚治理,推行与中原一致的新政;组建蒙古民防团,由大新军官训练,负责维护地方治安。”

“什么?废除世袭特权?”一名年轻的蒙古王公惊呼出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这万万不可!我等祖辈世代统治草原,岂能说废就废?”

“为何不能废?”王九波眼神一沉,厉声喝道,“你们依仗特权,强占牧场,逼迫牧民缴纳苛捐杂税,多少人流离失所,死于饥寒!如今大新一统天下,岂能容你们继续作威作福?”

他抬手示意,亲兵将库伦办事大臣与乌里雅苏台将军推到王公们面前:“这两人,昔日在蒙古作威作福,残杀无辜,如今已成阶下囚。你们若敢违抗陛下的旨意,他们就是你们的下场!”

库伦办事大臣与乌里雅苏台将军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蒙古王公们看着两人的惨状,又看了看王九波身后荷枪实弹的亲兵,心中充满了恐惧,再也不敢有丝毫反抗之意。

“亲王殿下,我等遵旨!”年长的蒙古王公率先躬身行礼,其他王公们也纷纷效仿,跪在地上,齐声应诺。

王九波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回到首位坐下:“很好。三日之内,你们需将名下牧场、财产全部登记造册,交由京城来的巡抚接管;五日之内,组织牧民报名参加民防团,不得有误。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此时,京城电报总局传来捷报,天津至京城的电报线路已铺设完成,首封电报成功送达养心殿。王九击看着电报上简短的文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随着电报网的逐步完善,大新的政令将迅速传达到全国各地,军队的通讯也将更加便捷,这对于巩固统治、拓展疆土至关重要。

西域的黄沙中,沈庭渊的北路大军已逼近西宁。西宁城内的清军守将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玄黑色队列,心中满是绝望。他深知,面对装备精良、战术先进的西征军,西宁城根本不堪一击。

而在库伦的蒙古包里,王九波坐在首位,俯视着下方的蒙古王公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场会面将彻底改变蒙古草原的命运,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大新的统治下迎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