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亨通 > 第171章 这两个项目要联动考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这两个项目要联动考虑

林正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打破了3号会议室里那层温文尔雅的涟漪,激起的,是深不见底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那份花花绿绿的规划图上,转移到了他这张过分年轻的脸上。

高远副主任嘴角的笑意僵住了,他刚刚还在描绘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如何成为城市新地标,林正这一句话,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直接浇灭了他精心营造的热烈气氛。而一直低头看文件的王斌副主任,则缓缓抬起了头,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诧。

主位上,发改委的一把手周主任,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只是将手中的笔轻轻放下,发出“嗒”的一声轻响。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让会议室里本就凝固的空气,又收紧了几分。

“哦?林副主任的意思是,这两个项目要联动考虑?”周主任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任何倾向,像是在问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

这道目光,比刚才市长办公室里的审视,更加复杂。它不带情绪,却像手术室的无影灯,将你放在解剖台上,照得通通透透。

“我不是说要联动,我是说,因果。”林正的回答同样平静,他没有去看高远或者王斌,目光始终落在地图上那片刺眼的灰色上。“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给一个病人治皮肤病。但如果这个病人,身体里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我们就算把他的皮肤保养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那片棚户区,就是云州这具身体里的肿瘤。它不仅在吸食城市的养分,还在不断制造问题,治安、卫生、消防,甚至影响了周边区域的商业信心和居民的安全感。”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了一道线,将光鲜的商业街规划区和破败的棚户区连接起来。“我们在这里投入巨资,打造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可它的邻居,是全市最混乱的角落。请问,这条街,是给谁逛的?是给棚户区里那些连明天生计都发愁的居民,还是给那些绕开这片区域都来不及的城里人?我们花钱建起一座漂亮的孤岛,最后可能只会沦为一个昂贵的、无人问津的盆景。”

这番话,说得极其不客气。

高远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他清了清嗓子,开口反驳:“林副主任,你刚来,可能对市里的情况还不太了解。棚户区改造是历史遗留问题,牵扯极大,市里专门有指挥部在跟进,不是我们发改委一个部门能决定的。而商业街改造,是市里今年‘城市更新’计划的重点项目,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预算。把两个不同维度、不同体量、不同负责单位的事情混为一谈,恐怕不妥吧?这会让工作没法开展。”

他的话很有技巧,点出了林正“刚来”,暗示他“不懂规矩”,又搬出“市里计划”、“时间节点”这些大帽子,逻辑上无懈可击。

会议室里,几位处长纷纷点头,显然更认同高远的观点。发改委的工作,讲究的就是条块分明,各司其职。林正这种“一锅烩”的思路,在他们看来,是典型的基层干部作风,有热情,但缺乏宏观部门的严谨和纪律。

林正没有被他的话激怒,甚至笑了笑。

“高主任说得对,我确实刚来,很多规矩还不懂。”他先是承认了自己的“不足”,让高远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随即话锋一转,“但我想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发改委,到底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是‘发文和盖章委员会’?我们的工作,究竟是为了完成文件上的任务,还是为了解决这座城市真正的问题?”

他看着高远,目光清澈,却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穿透力:“如果一个项目,我们明知道它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造成新的资源浪费,我们还要因为‘程序如此’、‘计划如此’,就闭着眼睛把章盖下去吗?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坐在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

“你……”高远被他这番话噎得脸色涨红,这已经不是在讨论工作,而是在质疑他乃至整个发改委的工作理念了。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从冷静的博弈,变得剑拔弩张。

“好了。”一直沉默的周主任再次开口,声音不大,却立刻让所有争论平息。

他拿起桌上的笔,在那个商业街改造项目的文件上画了一个圈,又在旁边写了几个字。然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在林正的脸上。

“林正同志的意见,很有启发性。”他先是给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肯定,随即说道:“思路决定出路,站位决定方位。发改委的同志,看问题确实要跳出项目本身,多一些全局观和长远观。不过,高远同志的顾虑也很有道理,工作要一步一步做,饭要一口一口吃。棚户区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

他把笔放下,做出了总结:“这样吧,今天的议题,暂时搁置。会后,由高远同志牵头,再组织一次论证,把林正同志提出的‘连带效应’和‘潜在风险’也纳入评估报告。散会。”

周主任说完,便站起身,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议室。

一场原本以为会当场拍板的会议,就因为林正的几句话,被硬生生地按下了暂停键。

众人陆续离去,高远走过林正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留下一个冰冷的侧脸。其他同事看林正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有好奇,有敬而远之,还有一丝看好戏的玩味。

这个新来的副主任,上任第一天,第一场会,就把两位实权副主任和一个重点项目全都给得罪了。这不是官场显眼包,这是官场自爆卡车。

林正回到自己那间空旷的办公室,关上门,整个世界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中却没有半分刚才在会议室里的激昂。

他知道,自己今天捅了一个马蜂窝。

【叮!检测到您在高级别会议中,首次阐述‘系统性治理’理念,并成功阻滞一项存在重大隐患的决策。】

【官气微量增长+50。】

【警告:您已对发改委内部固有的‘立场力场’形成正面冲击。】

【检测到来自副主任高远的敌意,立场力场反弹强度:中。】

【检测到来自主任周主任的审视,立场力场出现不确定性波动。】

【系统提示:您已成为利益博弈的焦点,后续工作阻力将显着增加。请注意,在立场力场中,任何没有明确盟友的个体,都将被视为潜在的异端。】

林正看着面板上的提示,苦笑了一下。这哪是什么官气增长,这分明是给自己拉了一身的仇恨。

他坐回那张冰冷的椅子上,办公室里空空荡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感,从四面八方涌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请进。”

门推开,是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刘,刘叔。他手里没端着茶水,而是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瓦盆,盆里是一株绿油油的吊兰,叶片青翠,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林主任,看您这窗台空着,怪可惜的。”刘叔笑呵呵地走进来,把那盆吊兰稳稳地放在了窗台上,正好摆在那个干裂的空花盆旁边。“这玩意儿好养活,给点水就能活。还能净化空气,咱们这楼里,天天对着文件,闷得慌。”

“谢谢您,刘叔,太客气了。”林正的心里流过一丝暖意。

刘叔摆摆手,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拍了拍手上的土,目光也望向窗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林正听:

“罗副主任以前也喜欢站在这儿看外面。他那会儿,也总盯着那片‘伤疤’瞅,瞅得眼睛都发红。”

林正的心头微微一动。

刘叔转过头,看着林正,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

“他也想给那块地松松土,可惜啊……”刘叔叹了口气,伸手指了指那盆吊兰下面的瓦盆,“那土,太硬了,铁板一块。罗主任那棵苗,根基不够深,还没等扎下去,就被一场不大不小的风,给连根拔了。”

他说完,对林正笑了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没说出口的故事。

“新来的苗,金贵。得先在这盆里,好好养养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