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14章 传授生存技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坑道里的油灯刚添了半盏煤油,灯芯上的冰壳就又结了一层,昏黄的光透过冰雾,把三班战士的影子映在冻得发黑的土壁上,像一幅幅模糊的剪影。王卫国蹲在弹药箱旁,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训练计划表,纸边被冻得发脆,上面用红笔标注着 “雪地伪装、枪械保养、战地急救、空冥基础” 四个科目,每个科目后面都写着 “新兵必须掌握,老兵巩固”—— 这是他凌晨三点守哨时写的,当时手指冻得握不住铅笔,只能用嘴哈气暖一会儿写一会儿,现在纸上还留着几处化开的墨痕。

“副班长,俺们真要去外面训练啊?” 新兵陈小虎缩在坑道角落,棉帽拉得低低的,只露出两只眼睛,里面满是怯意,“外面零下五十四度,俺昨天去倒雪水,手刚伸出去就冻红了,要是训练时冻伤了咋办?”

陈小虎刚入朝三天,是从后方补充来的新兵,之前在东北剿匪时没见过这么冷的天,更没经历过美军的冷枪冷炮,昨天在哨位上看到远处美军阵地的探照灯,吓得差点摔了步枪。旁边的另一个新兵刘建国也跟着点头,他手里攥着步枪,枪托上的木纹还没摸熟,眼里满是紧张:“俺怕擦枪时把零件弄掉了,这枪可是俺们的命根子。”

王卫国把训练计划表折好,揣进贴胸的口袋,那里还放着秦小凤给的草药包和养父的道观瓦片,温热的触感让他说话更有底气:“越是冷,越要练,不然真遇到美军,连枪都握不住,咋打仗?俺们现在练的每一项,都是保命的本事,等你们练熟了,就不怕冷,也不怕美军了。”

他从背包里掏出三个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分给陈小虎、刘建国和小郑:“先吃点,垫垫肚子,这是炊事班特意留的,比平时的土豆软点。吃完咱们先练雪地伪装,这是最基础的,学会了能躲美军的冷枪。”

李大勇扛着两挺轻机枪走过来,枪管裹着五层棉布,肩膀上还搭着几块松枝:“卫国,俺把伪装用的松枝和雪壳都准备好了,就在坑道外的背风坡,那里能看到美军阵地,正好能模拟实战。” 孙二牛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几个用雪捏的 “人头模型”,是用来当伪装靶的,上面还插着几根布条,代表美军的观察哨。

吃完土豆,战士们跟着王卫国走出坑道。刚推开帆布门帘,一股寒风就像冰锥一样扎进喉咙,陈小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把围巾往脸上裹了裹。王卫国展开空冥感知,像一张网覆盖训练区域 —— 他 “看到” 背风坡的雪地里有三处浅坑,是之前美军冷枪留下的弹坑,正好能用来做伪装点;“感知” 到远处美军的观察哨正在换岗,暂时不会注意这边;还 “捕捉” 到坡下有几丛干枯的茅草,能用来加固伪装,避免被风吹掉雪壳。

“雪地伪装的核心,是‘融于环境,不露痕迹’,” 王卫国蹲在雪地里,抓起一把雪,揉成一个雪团,往陈小虎的棉服上抹,“先在棉服外裹一层松枝,再敷上雪,让雪和松枝顺着棉服的线条贴紧,别留棱角,美军的望远镜从远处看,就会以为你是个雪堆。”

他一边说,一边给陈小虎做示范:松枝要选带针叶的,能挂住雪;雪要敷得均匀,领口和袖口这些容易漏风的地方要多敷点;步枪要裹上和雪同色的棉布,枪管不能露出来,不然反光会暴露位置。陈小虎刚开始学得笨手笨脚,松枝总掉,雪也敷不均匀,王卫国就握着他的手,一点点教,手指冻得发红也没停:“别慌,慢着来,你看这雪,敷在松枝上要轻按,让它冻住,就不会掉了。”

刘建国在旁边学枪械保养,手里拿着一把老旧的莫辛纳甘步枪,正想用雪擦枪管,被王卫国赶紧拦住:“不能用雪擦!雪化了会结冰,冻住膛线,开枪时会炸膛!”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小包柏叶粉,倒在棉布上,“用这个,沾着柏叶粉擦,既能去锈,又能防冰,俺养父教的,之前在长津湖,俺用这个方法,步枪从来没冻住过。”

刘建国赶紧换了棉布,按王卫国说的,顺着膛线的方向擦,动作从一开始的毛躁渐渐变得细致,偶尔把零件拿反了,旁边的老兵就笑着提醒,坑道外的训练场上,没有训斥,只有耐心的指导,连寒风都仿佛温柔了些。小郑虽然脚伤没好,却也跟着练战地急救,他手里拿着秦小凤给的急救包,按照王卫国教的,把绷带在雪地里揉软,再给模拟伤员包扎:“副班长,俺这样包对吗?会不会勒得太紧?”

“再松一点,留出一指的空隙,” 王卫国蹲在旁边,帮他调整绷带的松紧,“战地急救不是越紧越好,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要是在野外,还得用草药敷在伤口上,秦护士给的蒲公英就很管用,能消炎止痛。” 他一边说,一边从草药包里掏出几片晒干的蒲公英,教小郑怎么用雪水化开,敷在伤口处,“记住,要是没有急救包,就用干净的棉布,哪怕是从棉服上撕下来的,也比让伤口冻着强。”

训练到中午,战士们的棉服都沾满了雪,冻成了硬壳,却没人喊冷。陈小虎已经能熟练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雪堆,连李大勇拿着望远镜从远处看,都没发现他;刘建国擦枪的速度快了不少,还能指出另一个新兵擦枪时的错误;小郑的急救包扎也有模有样,秦小凤来送草药时,还笑着夸他 “比有些老兵都熟练”。

“接下来练空冥基础,” 王卫国把战士们召集到一起,找了个背风的土坡,“俺的空冥能感知危险,但你们没这个天赋,就得靠耳朵和眼睛 —— 听风声的变化,美军的冷枪会让风声变调;看雪粒的动静,要是雪粒突然被吹动,可能是炮弹的气浪;还有地面的震动,美军的皮靴踩雪和咱们的胶鞋不一样,他们的更重,震动更沉。”

他让李大勇和孙二牛分别从不同方向走过来,让新兵们听脚步声、辨震动:“你们听,大勇的脚步声沉,因为他扛着机枪;二牛的轻,因为他扛的是弹药箱,要是换成美军,脚步声会更沉,还会有金属碰撞声,因为他们的装备多。”

陈小虎闭上眼睛,仔细听着李大勇走过来的脚步声,虽然还是有些紧张,却能大概判断出方向:“副班长,俺好像听出来了,左边的脚步声是大勇哥的,因为他走得稳,右边的是二牛哥的,他走得快。”

王卫国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对!就是这样,多练几次,你们就能分清是战友还是美军,到时候就算没空冥,也能提前躲冷枪。”

下午,训练进入实战模拟阶段。王卫国让陈小虎和刘建国伪装在雪地里当哨位,自己则扮演 “美军”,从远处用树枝模拟冷枪,看他们能不能及时躲进掩体。第一次模拟时,陈小虎没听到树枝划过雪粒的声音,差点被 “击中”,王卫国没批评他,只是让他再仔细听:“你看,雪粒被树枝划过时,会发出‘沙沙’的轻响,比风声细,下次听到这个声音,就赶紧躲。”

第二次模拟,陈小虎果然反应快了,听到 “沙沙” 声就立刻缩到雪堆后,刘建国也跟着躲了进去,两人还学着老兵的样子,往 “美军” 的方向扔了个雪团,模拟反击。王卫国看着他们的进步,心里一阵发热 —— 这些新兵虽然年轻,却肯学肯练,只要好好带,很快就能成为能打仗、能保命的战士,这就是班组建设的意义,不是把每个人都教成英雄,是让每个人都能活着,都能发挥作用。

傍晚回到坑道时,秦小凤已经在等着了,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笔记本,上面补了 “美军冷枪声纹特征”:“俺今天在医疗区听了几次美军冷枪,把声音的频率记下来了,你们训练时可以对着练,比光听脚步声更准。” 她还把一包红糖递给王卫国,“给新兵们分了吧,练了一天,补充点热量,别冻伤了。”

王卫国接过笔记本和红糖,心里暖暖的。坑道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红糖,陈小虎一边吃,一边说:“副班长,俺现在不怕冷了,也不怕美军了,明天俺想站第一班哨!” 刘建国也跟着说:“俺要把枪擦得亮亮的,下次遇到美军,俺也能打冷枪!”

王卫国看着眼前的战士们,有的在擦枪,有的在讨论白天的训练,有的在给家里写信,坑道里的气氛不再像早上那样紧张,多了几分踏实和坚定。他靠在弹药箱旁,手里握着秦小凤的笔记本,怀里揣着养父的道观瓦片,空冥感知里 “看到” 远处美军阵地的探照灯还在晃,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让人害怕 —— 因为他知道,三班的战士们已经慢慢适应了战场,学会了保命的本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心里有了底气,有了彼此可以依靠的战友。

夜深了,王卫国还在给新兵们讲养父教的 “七星步”:“遇到美军的冷枪,别直着跑,要走‘之’字形,步幅别太大,这样美军的子弹不容易打中……” 油灯的光映着他的脸,旁边的新兵们听得入神,偶尔提问,他都耐心解答,像极了当年养父教他时的样子。

这就是班组建设,不是冰冷的命令,是温暖的传承;不是生硬的训练,是保命的本事;不是一个人的冲锋,是一群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