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阆中天宫院的晨雾似被揉皱的素绢,漫过青石板路时,在凹陷处积成细碎的霜花,踩上去咯吱作响,像谁在暗处轻咬银箔。

檐角铜铃被雾水浸得发沉,摇晃时发出喑哑的呜咽,倒比往日更像安禄山的胡笳。

杨玉环蜷在飞檐凉亭下,紫檀木琵琶的弧度恰好贴合她隆起的小腹。

锦缎襦裙裹着的腰身已不复往日纤细,却在袖口处绣着并蒂莲纹,针脚细密得像那年华清池的水波。

她伸手去够搁在石桌上的暖炉,腕间金铃却先一步惊醒了雾霭。

正是马嵬坡那日,玄宗颤抖着摘下的那对。

琴身雕着缠枝莲纹,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

暗纹深处凝着些暗红痕迹,不知是年月沁入的朱砂,还是安禄山溅在琴身的血。

那年他捧着琵琶跪在阶下,络腮胡沾着塞北的雪。

眼睛却亮得像胡姬酒肆的琉璃灯:这琴腹里藏着西域来的沉香,娘娘拨动时便会散出仙乐。

指尖抚过琴腹暗格,玉环摸到那半张泛黄的乐谱,边缘早已被反复摩挲得发毛。

安禄山的字迹粗犷豪迈,某个音符旁还画着歪歪扭扭的莲花,墨迹晕开的地方,依稀可见 长生殿 三个字的残痕。

那是他亲手抄的《霓裳羽衣》残章,如今每一个音符都像冰棱,扎进她日渐迟滞的心跳里。

素手拨弦的刹那,十二根羊肠弦发出的共鸣震落了檐角铜铃上的露珠。

叮咚声混着弦音穿过薄雾,惊得廊下笼中画眉扑棱棱振翅,尾羽扫过竹笼的沙沙声,倒成了天然的节拍。

她今日选了件月白色的襦裙,领口绣着暗银色的缠枝莲纹,针脚细密得像春蚕吐丝。

乌发松松挽成随云髻,仅用一支羊脂玉簪固定,玉质被摩挲得温润如水,簪头的凤纹却还留着当年的锐气。

阳光穿透雕花窗棂的刹那,在她脸颊投下细碎的光斑,将鬓边几缕碎发染成金丝。

比起长生殿里满头珠翠的模样,此刻的素净倒添了几分脱俗,只是偶尔抚过小腹的指尖,会泄露出藏不住的温柔。

那里正传来细微的胎动,像小鱼在水草间游动。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袁守城将《推背图》倒扣在石桌上,泛黄的书页间夹着的干枯桃花瓣簌簌滑落,那是去年从马嵬坡带回的。

他眯起眼打量着杨玉环,目光在她微隆的小腹上稍作停留,“娘娘这《十面埋伏》弹得,倒比长安教坊司那些供奉多了几分杀伐气。”

杨玉环指尖在弦上一顿,余音在寂静中袅袅消散,像被晨雾吞了去。

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锦屏山,那里的晨雾正顺着山脊流淌,像极了长安宫墙的剪影:“这世道虽然还是乱糟糟一片,但这天下大势,好像已经明朗起来了呢。”

袁守城捻着花白的胡须轻笑,将茶盏往她面前推了推。

碧螺春的热气在青瓷盏口凝成白雾,茶沫浮起又散开,像极了他年轻时见过的战场硝烟:“哦?娘娘倒是说说,如何明朗了?”

“李璘在池州折了皇甫侁,三万水师折损过半。”

杨玉环的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在水面,指尖无意识地在弦上滑动,弹出几个不成调的音。

“刘展又在江陵死死咬住他的主力,听说连从蜀地运来的粮船都被扣了。”

她顿了顿,望向长安的方向,雾霭中仿佛能看见朱雀门的轮廓:“安禄山在北方却借着朝会整顿吏治,连阴雄团体都敢动。那可是伺候过三朝天子的宦官组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天下的天平往哪边倾。”

垂眸抚过小腹时,那里又传来一阵胎动,让她唇角不由自主地上扬:“何况,现在还有了牵挂。”

袁守城突然压低声音,凑近时银须扫过石桌,带起一阵淡淡的药香:“娘娘可知,当年祖师从马嵬坡救下您时,曾卜过一卦?”

杨玉环抬眸的瞬间,弦音又起,这次却换成了明快的《霓裳羽衣》残章。

她的睫毛在晨雾中微微颤动,像受惊的蝶翼:“先生请讲。”

“卦象说,娘娘与这‘异世客’摄政王,是三生石上注定的一段姻缘。”

袁守城的声音混着弦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乾卦变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如今娘娘腹中骨肉安稳,想来便是应了这卦象。”

杨玉环的脸颊腾起两朵红云,嗔怪地用拨片轻点石桌,。

发出清脆的响声:“袁先生又拿我打趣。”

指尖却无意识地加快了节奏,琵琶声里泄露出藏不住的欢喜。

像溪水撞在卵石上:“只是听闻他在凤翔日日操劳,虽然有丹药助力,但鬓角的白发却不曾减少,不知......”

“摄政王吉人天相。”

袁守城打断她的话,将一叠油纸包好的安胎药推过去,药香混着茶香漫开来。

“倒是娘娘,阆中虽好,终究地处偏远。前几日山下接生婆说,这胎怕是个好动的,夜里常踢得您睡不安稳?还是早些回长安妥当。”

杨玉环望着长安的方向,晨雾正在那里撕开一道缝隙,露出湛蓝的天。

她想起去年在马嵬坡,也是这样一个雾蒙蒙的早晨,只是那时的雾里混着血腥气。

“我也正有此意。”

她将琵琶收入锦袋,玉簪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等过些时日雾散了,便带着这孩子,去看看他父亲要打造的新天下。”

弦音再起时,《霓裳羽衣》的曲调里混进了几分《秦王破阵乐》的激昂,惊得远处松林中的宿鸟扑棱棱飞起,在雾霭中划出一道道灵动的弧线。

晨雾渐渐褪去,阳光漫过凉亭的飞檐,在杨玉环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她望着远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长安的繁华与安宁。

亭外的石阶上,几株蒲公英顶着白绒球,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极了她此刻的心绪。

既有对过往的释然,也有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