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 第60章 灾区不待了,来长安为我扛活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灾区不待了,来长安为我扛活吧

鎏金镇纸砸在羊皮舆图上的闷响,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大殿里久久回荡。

那声响震得案头堆叠的奏章簌簌作响,几张关于旱灾的急报从顶端滑落,露出朱批的 “灾情如火” 四字,在烛火下泛着刺眼的红光。

安倍山的目光如鹰隼般掠过满堂朝臣,玄色蟒袍的下摆随着他转身的动作扫过金砖地面,带起一阵细微的尘土。

他指尖重重戳在洛阳城的位置,那里的朱砂标记被按出深深的凹痕,仿佛要将这座古都从舆图上剜下来。

“漕运之事,三日内必须动工。传本王令,让江南织造局即刻暂停丝绸赶制,所有漕船优先调派运粮,谁敢延误,以通敌论处!”

户部尚书刚要躬身应声,却被安倍山抬手制止。

他手腕翻转间,玉带扣上的螭龙纹在光线下闪过冷芒:“恐怕伪帝李璘会从中作梗,另外派尹子奇领三万兵马前去支援刘展等部。这运粮只是权宜之计。你们看,”

安倍山俯身从案底抽出一卷黄绸,猛地展开,干裂的河床、枯死的禾苗、骨瘦如柴的灾民…… 一幕幕灾荒惨景跃然绸上,看得众臣倒吸一口凉气。

“河北、山东的旱情已持续三月,赤地千里,青苗枯死过半。”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就算粮米能及时送到,救得了一时,来年春耕无种无牛,百姓依旧难逃饿死的命运!”

话音未落,他忽然转身,玄色蟒袍扫过案上的灾民名册,纸页纷飞间露出密密麻麻的姓名,那些名字挤在一起,像无数双渴望活下去的眼睛。

“本王要推行‘以工代赈’之法!”

安倍山的声音陡然提高,震得殿顶的琉璃瓦似乎都在轻颤,“传谕各受灾州县,即刻张贴招工告示,本王要让灾民们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

苗晋卿花白的胡须猛地一颤,捋着胡须的手顿在半空,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担忧:“摄政王,灾民们流离失所,个个面黄肌瘦,怕是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如何能劳作啊?”

“无力?”

安倍山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早已拟好的告示文稿,狠狠掷在地上。

宣纸落地发出哗啦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自己看!看看本王给他们准备了什么!”

内侍不敢怠慢,连忙捡起文稿,清了清嗓子,用带着颤音的声音宣读起来。

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像一道惊雷劈开了凝重的空气:“长安纺织工坊招募女工一千名,凡十六至四十岁女子,报名者皆管吃穿用度,朝廷派马车接送,另还有月钱百文。另招男工三万名,参与兵工厂及纺织工坊建设,皆管吃穿用度,另有月钱三百文,朝廷派兵护送,沿途供应饮水干粮!”

“这……”

兵部尚书张镐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三万名男工,沿途需经过数十州县,若是遇上盗匪或是饥民哄抢,怕是会出乱子。这沿途护卫,需调动多少兵力才够?”

“让田承嗣旧部从军中抽调五千人,分成三十队护送!”

安倍山语气不容置疑,指尖在舆图上重重一划,“每队配备十辆粮车、五名医官,谁敢阻拦招工队伍,格杀勿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一字一句地说道:“告诉那些灾民,灾区待不下去,就来长安为我扛活!只要肯出力,就有饭吃,有衣穿,有工钱拿!本王向他们保证,到了长安,顿顿有米有菜,月月有钱入账!”

说着,他大步走到舆图前,拿起朱笔在长安周围圈出数个红点,那些红点像一颗颗希望的火种:“在城外十里铺、灞桥等地搭建临时营房,按军队编制管理。男工分去采石、伐木、筑墙,每日管三顿饭,外加两斤干粮;女工由何明远亲自培训,操作‘禄山机’,食宿全包,做得好还有额外奖励!”

史向明上前一步,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躬身说道:“臣以为,可让各州府提前统计灾民人数,按户分配招工名额,再发放凭证,避免哄抢滋事。”

“准了!”

安倍山重重点头,朱笔在舆图上用力一点,“另外,再派十名御史巡查各州县,若有官员敢克扣粮款、阻挠招工,不必上报,就地正法!”

三日后,河北道的一处破庙里。

断壁残垣间挤满了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互相依偎着,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墙角的告示前围了一圈人,一个面黄肌瘦的汉子踮着脚,眯着眼睛费力地辨认着上面的字迹。

他枯瘦的手指在字里行间划过,像是在触摸救命的稻草,沙哑的声音里满是怀疑:“长安?管吃管住还发钱?这…… 这不会是骗人的吧?哪有这么好的事?”

旁边的妇人抱着饿得直哭的孩子,孩子的哭声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的心上。

她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希望:“听说长安新出的织布机可神奇了,一个人能顶三个人干活。若是能去操作那机子,说不定真能让娃吃饱饭。”

正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飞扬中,一队官兵护送着几辆马车驶来。

为首的校尉勒住缰绳,高头大马扬起前蹄,发出一声响亮的嘶鸣。

他环视着破庙里的灾民,扬声道:“朝廷招工了!去长安干活,管吃管住发工钱!愿意去的,现在就上车,即刻出发!”

灾民们先是愣了愣,随即爆发出一阵骚动。

有人半信半疑地往前凑了凑,有人在低声议论着真假,还有人抱着孩子,眼神里充满了犹豫。

最终,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老者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拄着一根枯树枝,嘶哑地说道:“反正留在这儿也是饿死,不如去长安碰碰运气。就算是骗人的,好歹能混上一段路的吃食。”

老者的话像是一道催化剂,灾民们纷纷扛着简陋的行囊涌向马车。

那些曾经空洞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光芒。

车轮碾过荒径,扬起漫天尘沙,数千灾民乘着简陋的马车,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进发。

前路虽未可知,但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新生活的渴望。

道旁的禾苗早已干枯,在风中无力地晃动,仿佛是这片受灾土地无声的送别。

安倍山伫立在长安城楼上,远眺着渐渐靠近的队伍,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欣慰。

他深知,此番举动不仅是拯救苍生,更是在为大唐的复兴积攒力量。

这些历经苦难的灾民,将成为重建大唐的坚实根基。

随后,安倍山转头对身旁的史向明说道:老史,让灾区各部加快招兵的步伐,趁此良机尽可能多地吸纳青壮年男丁。河套那边,咱们也该筹备反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