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城外的修路工地上。

秋日的阳光洒在刚铺设好的金刚泥路面上,泛着冷硬的光泽。

工人们挥舞着锄头、铁铲,将袋装的金刚泥倒在路基上。

再用石碾反复碾压,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在尘土中留下一道道痕迹。

负责这段路施工的,是扬州盐商与关中盐商联合团队。

史克朗便是团队里的一名普通工匠。

他约莫三十岁年纪,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

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

却总爱拿着一根木棍,在工地上写写画画,琢磨着如何让路面更坚固。

这日午后,史克朗看着刚铺设好的路面,眉头微微皱起。

前几日下了一场小雨,部分路面边缘出现了细微的裂缝。

虽然不影响使用,可他总觉得不够完美。

“金刚泥已经够硬了,怎么还会裂呢?”

他蹲在路边,手指抚过裂缝,心里满是疑惑。

旁边的工友见他又在琢磨,笑着打趣:“史大哥,别瞎琢磨了,这金刚泥已经比以前的石板路硬多了,能铺成这样就不错了!”

史克朗却摇了摇头:“不行,路是要走几十年的,现在就裂,以后怎么办?”

他目光扫过工地角落堆放的沙子和碎石,忽然眼前一亮。

之前在官窑干活时,师傅说过 “石与泥合,可增其坚”。

若是把金刚泥和沙子、碎石混合在一起,会不会更坚固?

说干就干,史克朗找来一个陶盆,先倒入半盆金刚泥,再加入适量的沙子和碎石,又舀来几瓢水,用木棍反复搅拌。

泥浆渐渐变得浓稠,里面夹杂着颗粒分明的碎石,看起来比纯金刚泥粗糙不少。

他将混合好的泥浆倒在路边的空地上,用抹子抹平,做成一块方形的样本,等着它凝固。

三天后,史克朗迫不及待地跑到样本前。

他用锤子轻轻敲击样本表面,只听见 “砰砰” 的闷响,样本完好无损。

再用力一砸,样本裂开,断面处的碎石与金刚泥紧紧黏合在一起,看不到明显的缝隙。

“成了!真的成了!”

史克朗激动得跳了起来,连忙拿着样本去找工头。

工头看着样本,又听史克朗讲了混合配比,也觉得这方法可行。

“这可是大事!得立刻上报给摄政王!”

工头不敢耽搁,当天就写了奏折,连同样本一起送到了皇宫。

安倍山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闻修路工地有新发现,连忙让人把样本呈上来。

他拿起样本,手指在表面摩挲着,眼里满是惊讶:“这…… 这不就是混凝土吗!”

身为后世的大好青年,时不时地都会在路上瞧见混凝土搅拌的大罐车。

没想到在大唐,竟然有人凭着经验摸索了出来。

“传旨!让那个叫史克朗的工匠立刻来长安面见本王,重重有赏!”

安倍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着内侍高声吩咐。

次日清晨,史克朗穿着一身新做的粗布衣裳,跟着内侍走进了皇宫。

他从未见过如此宏伟的宫殿,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走路都有些发颤。

“草民史克朗,参见摄政王!”

史克朗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平身吧。”

安倍山的声音温和。

“你不用紧张,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用金刚泥混合沙子碎石铺路的?”

史克朗慢慢站起身,低着头,声音有些发颤:“回…… 回摄政王,草民只是觉得纯金刚泥路面容易裂,就想着加点沙子碎石试试,没想到真的管用。”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草民还试了几种配比,发现金刚泥、沙子、碎石按二比三比五的比例混合,凝固后最坚固,遇水也不会裂。”

安倍山点了点头,眼里满是赞许:“你说得很对!这种混合后的材料,比纯金刚泥更耐用,本王给它起个名字,叫‘混凝土’。“

“以后修路、建房子,都能用得上!”

他看着史克朗,又问道:“你姓史,家住哪里?和史思明将军有何关系吗?”

史克朗听到 “史思明” 三个字,身子猛地一僵。

连忙躬身说道:“回禀摄政王,草民哪敢高攀皇叔监国使史将军!”

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补充道:“虽然小的和史将军不是直系亲戚,不过按祖上辈分,也听家中长辈讲过,往上数八代,是一个家族的,按辈分小的该称呼史将军爷爷。”

安倍山闻言,笑了笑:“原来还有这层渊源!“

“史将军是国之栋梁,你能有这样的巧思,也算是不辱没家族名声。”

他对着身后的内侍吩咐道:“赏!赏史克朗白银五百两、绸缎十匹,再封他为工部技士,负责指导各地工地使用混凝土!”

史克朗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改进了铺路的方法,竟然能得到这么丰厚的赏赐,还能当官。

他连忙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谢摄政王恩典!草民…… 不,臣定当尽心竭力,为大唐效力!”

“起来吧。”

安倍山示意他起身。

“本王还有一事要交代你。“

“你要把混凝土的配比和使用方法,详细记录下来,交给工部刻印成册,发放到各地工地,让所有工匠都学会怎么用。”

“臣遵令!”

史克朗恭敬地应道,心里满是感激。

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百姓们都知道有个叫史克朗的工匠,因为发明了 “混凝土”,得到了摄政王的重赏。

有人羡慕地说:“这史克朗真是好运气,没想到铺路还能铺出个官来!”

也有人赞叹:“人家那是有真本事,换了别人,谁能想到把金刚泥和沙子碎石混在一起?”

而在工部,史克朗正忙着记录混凝土的配比和使用方法。

他坐在桌前,手里拿着笔,一笔一划地写着,时不时停下来,回忆着之前试验的细节,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工部的官员们也围在他身边,时不时提出疑问,史克朗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没过多久,《混凝土使用章程》就刻印完成,发放到了各地工地。

工匠们按照章程上的方法,用混凝土铺路、砌墙,发现果然比以前更坚固耐用。

尤其是在江南多雨地区,用混凝土铺设的路面,再也不会因为雨水浸泡而开裂,商队通行也更加顺畅。

安倍山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工地上正在铺设的混凝土路面,心里满是欣慰。

从金刚泥到混凝土,从煤球到蜂窝煤,大唐的百姓总能带来惊喜。

“有这么聪明智慧的先辈,我安倍山又能出去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了。”安倍山脑袋里美滋滋的盘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