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依照诸位皇子先前的部署,再加强些戒备。你们只需盯紧他,只要他不踏出应天府,其余皆可放任。

但绝不许任何闲杂人等前去打扰,皇子们除外!

还有,两日后太子他们将去听讲......《屠龙技》时,朕要暗中旁听。

提及屠龙技三字时,朱元璋略作迟疑,终究还是直言不讳。

他定要听听,究竟何等学问敢称《屠龙技》!!!

还有那已传遍天下的《降龙学》,同样令他心生好奇!!!

倒要看看这《屠龙技》与《降龙学》,到底是何等玄妙?!!

遵旨!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即刻领命,转身退下布置。

......

滂沱大雨中,燕长倾徒步近一个时辰,才回到南京城偏僻角落的居所。

以他原先从九品算学博士的微薄俸禄,比起那些六品 、三品 ,能在这僻静处购置宅院已属不易。

宅院虽小,却清幽雅致,出门不远便是秦淮河末段,景致倒也宜人。

刚踏入家门,燕长倾便备好热水,整个人浸入浴桶之中。

氤氲热气间,他回想着这一年的际遇。

一年前,他穿越至大明洪武十一年初,成了国子监一名算学助教。

若穿越成其他学科的助教,恐怕唯有辞官遁走一途。

毕竟现代人谁会研读四书五经?纵使是古文学教授穿越至此,也难胜任国子监助教之职。

所幸,他成了算学助教。

明初顶尖的算学水准,不过相当于前世高中生程度,多数仅达初中水平。

诸如支撑宋元明三代算学的《《《数书这些知识在前世不过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

然而,这已是明初数学发展的巅峰水平。若论实际掌握程度,国子监算学助教的数学能力在燕长倾看来,仅相当于勉强及格的初中生。

即便是代表国家最高算学水准的国子监算学博士,在他眼中也不过是成绩优异的高中生。

尽管燕长倾前世并非专攻数学,但凭借他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要碾压几个仅有初高中水平的算学助教和博士,简直易如反掌。

因此,当他难倒算学博士并亲自解开对方束手无策的难题后,便由助教晋升为博士,成为国子监唯一的算学博士。另一位博士在被难倒后,主动降级为助教,与先前那位降级的博士一同以师长之礼敬奉燕长倾。

毕竟在数学领域,没有所谓的人情世故或资历可言。

或许女人会 你,兄弟会背叛你,下属会反咬你,但数学不会!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即便暴跳如雷,解不出的题依旧解不出!

因此,尽管穿越至大明,燕长倾既无意经商,也不愿跻身文官丞相之列。

经商?明初商贾地位卑贱,纵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也难逃沦为他人傀儡的命运,甚至生死难自主。

为官?洪武年间的官场堪称刀尖舔血。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对文臣深恶痛绝,认定幼时苦难皆因 污吏所致。

登基后,他对 的惩处空前严酷——赃银满六十两者,立斩不赦!

加之朱元璋从乱世杀伐中崛起,杀性之重,千古罕有!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在位三十年间,诛杀的 污吏超过十五万之众!

这一数字堪称史无前例!

即便是位极人臣的丞相,朱元璋也是说杀就杀!

明初五位丞相中,在废除丞相制时,已有四人死于非命!

就连唯一看似善终的徐达,民间传言也未能逃过厄运。

在燕长倾眼中,洪武年间为官实属险途。

他自认缺乏这般胆量,宁愿安心待在国子监做他的从九品算学博士。

无论是当朝天子朱元璋,还是未来的永乐帝朱棣,他都不愿牵扯其中。

即便知晓燕王朱棣与众藩王同来国子 讲,他也从未刻意结交。

只要安分守己,不入 将相之眼。

日后无论朱元璋为朱允炆大开杀戒,还是朱棣起兵靖难,都与他无关。

毕竟他不过是最低阶的从九品小官。

应天府内随便一个官员,品级都比他高。

......

无论朱元璋清算功臣,朱允炆削藩,还是朱棣起兵,都牵连不到他。

只要安心待在国子监,大概率能平安终老。

他拒绝入仕的另一原因,是自认玩不过这些。

他唯一的优势是来自后世的眼界与远见。

但论及官场权谋,莫说九品小官,就连衙门老吏都能算计他。

与其莫名死于官场,不如另寻价值体现。

既来此世,他岂会甘于在国子监虚度光阴?

相反,他的抱负极其远大!

比起如今去结交朱元璋或未来的朱棣,在史册中以谋士、丞相的身份留下简短记载,燕长倾更渴望后世用整部史书来记录他的功绩!

前世作为理科研究生,面对如今数学水平仅相当于初高中程度的大明,以及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连理论基础都尚未成形的时代,燕长倾决心以一己之力,建立起后世的近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只需将尚未问世的笛卡儿、费马、牛顿、高斯、孟德尔、傅里叶、诺贝尔、爱因斯坦等近现代科学奠基人的理论提前撰写并传播即可。

或许这些理论在当下的大明毫无用处,甚至他本人也难以掀起波澜。但百年、两百年、三百年,乃至五百年后,当后世子孙意识到这些知识遗产的价值时,他所留下的体系将让他们少走数百年的弯路!

到那时,后世或许会比他前世更早实现现代科技化,甚至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而他们也会发现,无论是数学、生物、物理、化学,还是量子力学等领域,都绕不开燕长倾的名字!

他一人,便是整个基础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与集大成者!他一人,便是近现代科学理论的奠基人!当同期中西方学者连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都未弄清时,他已预见了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乃至信息时代的巨变!

如此成就,足以封圣——甚至超越老子、孔子的科学之圣!这便是他的野望:以今生的沉寂,换取五百年后史书中的圣名!

然而,他虽想得美好,却忘了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尽管燕长倾不愿生事,只想在国子监安心担任算学博士,但他的存在本身便已对此间产生影响!

过去一年中,他虽未刻意宣扬数学、地理、生物、化学等知识,仅带领国子监学子验证【万有引力定律】、【地圆说】、【大地周长说】等理论,便已引得众多学子为之着迷。

许多国子监的学生原本专注研习儒家经典,如今却被他提出的科学理论吸引,转移了部分兴趣。

这正是国子监祭酒孔克表要将他除名的真正原因!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便成为天下显学。

千百年来,无数儒学大家前赴后继,不断丰富儒家学说。

如今,儒家已是当世唯一的正统思想!

昔日的百家学说,早已被儒家同化或湮灭!

儒家彻底占据了其他学说的生存空间!

凡是非儒之言,但凡与儒家相悖,都会被儒者高举孔子大旗,毫不留情地斥为异端邪说,绝不容其有丝毫发展余地!

偌大的大明,根本容不下他所宣扬的科学学说!

而所谓的衍圣公孔家,所谓的圣人后裔,更不允许出现第二位圣人分享他们的荣耀!

圣人的血脉,有孔家一脉足矣!

圣人的荣光,由孔家独享便够了!

若有人胆敢动摇孔家圣人后裔的地位,哪怕只是初露端倪,便会遭到他们狂风骤雨般的打击,直至彻底毁灭!

此前他在国子监论证猜想、讲授科学知识,在祭酒孔克表——这位孔家后人眼中,已然构成威胁。

因此,孔克表毫不留情地将他逐出国子监,甚至故意将他编撰的书籍弃于雨中损毁。

只为扼杀科学学说的萌芽!

直到被革除学籍、淋透暴雨的那一刻,燕长倾才彻底明白这一点。

他虽不愿卷入朝堂争斗,但他所行之事,又何尝不是一场学说之争?

而学说之争的残酷,又何逊于 ?

同样是你死我活的较量!

科学若想在大明传播,就必须踩着儒家上位!

而儒家为维护独尊地位,绝不会容许科学学说成长!

……

“学说之争,亦是权力之争,生死之争!”

氤氲热气中,燕长倾长叹一声。

他终究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

这是大明朝,是儒家思想统治千年的封建王朝!绝非后世那个连飞天意面神教都能吸引大批追随者的开放时代。

仅凭一己之力就想颠覆儒家正统?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这个时代,真正能撼动儒家地位、为科学学说开辟道路的,唯有站在权力巅峰的那寥寥数人。

确切地说,能为他所用的助力,不过两个半——朱元璋算一个,未来的永乐帝朱棣算一个,早逝的朱标勉强算半个。

眼下他尚无缘面见那位从乞丐逆袭为帝的明太祖,更未做好直面这位铁血君主的准备。

恰好在国子监偶遇朱棣等皇子,燕长倾当即决定以屠龙术为饵。比起已臻化境的朱元璋,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朱棣显然更容易打动。

至于其他皇子,权当顺手布局。毕竟在这个因他穿越而改变的世界线里,谁会成为下任天子尚未可知。

多撒网才能多收获——待朱标早逝后,这群皇子中总有人会登上大位。

况且他并非全然 。屠龙术的理论知识,他确实掌握——后世任何一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生,都对此有基本认知。

若是读过大学且认真修过思政课,整套理论体系更是了然于胸。只不过与是两回事,与更是天壤之别。

从这个角度看,后世的义务教育确实传授了所有基础知识,后续高等教育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尽管某些领域的延伸深度已远超常人想象。

以屠龙术对抗儒家正统虽是燕长倾的临时起意,却未必不是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