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是孔子鸟择木而栖的道理,到了你们这些不肖子孙这里就说不通了?!

朱元璋的声音适时响起:

朕也想知道答案。衍圣公最好如实作答,否则......

未尽的话语比明说更令人胆寒。

都、都是前代衍圣公孔元用的错!孔希学趴在木板上艰难喘息,他违背祖训玷污门楣,臣回去就将他逐出族谱,褫夺衍圣公封号!

在 的威压下,孔希学只能将百年之前的孔元用推出来顶罪。

反正死人不会开口辩解。

用一具枯骨换取孔府千年清誉,想必那位先祖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赞同。

......

燕长倾收回踏在孔希学头上的军靴,唇角噙着讥诮:原来罪魁祸首是第五代衍圣公?

既然孔元用辱没门庭,逐出宗祠削去封号倒也合情合理。

险些跌倒的孔希学被孔克表搀住,两人听闻此言,紧绷的肩背终于稍稍松懈。

燕长倾认可了孔家的处置方式,这场 总算平息,孔家千年清誉得以保全。

孔希学与孔克表面色稍霁,心中却燃起滔 火。两千载孔圣世家,何曾被人逼迫到要削去先祖衍圣公封号的地步?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正当他们盘算着日后如何报复时,燕长倾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

既然第五代衍圣公孔元用玷污门楣,需除名削爵,那么其他同样辱没圣门的衍圣公呢?

比如助元廷压榨汉民的第六代衍圣公孔之全,第七代孔浈,第八代孔思诚,还有...他顿了顿,现任衍圣公之父,第九代孔克坚。

这些大元忠臣,皆是背祖忘宗之辈!想必衍圣公定能如方才那般大义灭亲,将他们都逐出族谱,褫夺封号吧?

若只处置孔元用一人,难免让天下人觉得孔家处事不公!

最后这句,他是向着应天府十万百姓发问。

百姓们虽已声嘶力竭,仍奋力高呼:

说得对!

统统除名!

褫夺封号!

一个不留!

声浪虽不及先前浩大,却依旧震耳欲聋。高台上的朱元璋抿着茶,看向燕长倾的目光满是赞许。

孔希学对元朝时期的那些孔家衍圣公同样心怀不满。

在他看来,那些人都背弃了忠孝之道!

然而,他也不能轻易剥夺先辈的衍圣公封号。

若真那样做,必定会激起孔家族人以及天下数十万儒生的激烈反对。

可若是当代衍圣公亲自削去先辈的封号,那便是孔家内部之事。

与天子、朝廷无关,与天下儒生也无关。他们自然无法借此事生乱。

站在燕长倾面前的孔希学气得浑身发抖,眼中怒火几乎要将他吞噬。

让他将其他先辈逐出族谱、削去封号也就罢了,现在竟还要逼他亲手将自己的父亲——孔子第五十四世孙、第九代衍圣公孔克坚革除族谱,剥夺封号?!

何其歹毒!

“你!你!你!”

孔希学指着燕长倾,声音颤抖,半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怎么?”

“当代衍圣公要包庇你父亲及孔家先辈玷污圣人声誉的恶行吗?!”

“你该不会想装晕吧?!”

“若真晕了,天下人只会认定孔家故意袒护不忠不孝之徒!”

燕长倾冷冷注视着他,嘴角挂着讥讽。

昔日孔家甘为元朝忠臣,如今还想在大明博得好名声?

休想!

元朝所封的衍圣公,他偏要孔家亲手一一废除!

孔希学捂着胸口,大口喘息。他恨不得立刻昏死过去,避开这难堪的质问。

可燕长倾早已堵死这条路。若他真晕了,天下人只会认定他心虚包庇。

孔家千年声誉,必将毁于一旦!

而孔家的根基,全赖圣人声名维系。

他深吸一口气,闭目咬牙道:

“我削!”

燕长倾微微一笑。

“既如此,便请衍圣公当着这十余万应天府百姓的面,在此时此地当众削爵吧!”

孔希学眼中燃着怒火瞪视燕长倾。他本想假意应承,待众人散去后再行拖延之计。可燕长倾竟逼他即刻当众褫夺孔家众人衍圣公封号,此言一出便成定局,再无转圜余地。

他踌躇着不肯开口,却见对面高台上的朱元璋目光如刀,四周百姓的声浪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万般无奈之下,孔希学只得由孔克表搀扶着,紧闭双眼。

在朱元璋、太子朱标及诸位皇子,满朝文武,儒家学子与十余万百姓的注视下,他颤声宣告:

“吾以孔子五十五世孙、第十代衍圣公孔希学之名,宣告:五十世孙孔元用、五十一世孙孔之全、五十二世孙孔浈、五十三世孙孔思诚、五十四世孙孔克坚——”

“助纣为虐,玷污孔门清誉。今削其宗籍,革除衍圣公封号!”

“此五人永除孔氏族谱,后世不得载其名讳事迹!”

话音未落,孔希学已瘫软在孔克表怀中,须发尽白。

十余万百姓顿时爆发出震天欢呼。文官们纷纷闭目掩面,儒生学子们面若枯槁。

待声浪稍歇,燕长倾冷笑道:“方才所言仅涉元朝。金朝所封衍圣公,于宋室亦属不忠不孝之徒。”

“而宋封衍圣公,对五代诸国亦是贰臣。既要整肃门风,自当将宋封衍圣公尽数除名!”

“衍圣公三字,当配得上圣人风骨。岂容不忠不孝之辈玷污?”

“至于唐封文宣公,于隋朝亦未尽忠。此等圣洁封号,更不该留在孔氏谱牒之中!”

“隋朝所封的褒圣侯,与汉朝相较,亦是背弃汉室、不忠不孝之辈!”

“当尽数革除孔氏族谱,褫夺褒圣侯封号!”

“战国时孔子七世孙任魏国安僖王相,亦未恪尽臣节!”

“汉室所封崇圣侯、奉圣亭侯、宗圣侯等孔氏子弟,皆为苟且偷生、附逆乱政之徒。”

“此等不肖子孙皆应除籍削爵,以正孔门清誉!”

......

高台之上,朱元璋执盏的手微微一顿。

太子朱标与诸皇子怔立当场,宋濂须发微颤,满朝文武尽失其语。十余万应天百姓鸦雀无声,唯闻秋风卷旗之声。

茶汤入喉,朱元璋眼底掠过一丝异色。

燕长倾此举,竟是要将千年孔府历代荣衔尽数 。自宋之衍圣、唐之文宣、隋之褒圣,乃至汉室所封诸爵——

皆成叛国贰臣之证!

若依此论,孔门千年清誉便如琉璃坠地。那些紫绶金章的圣裔,转眼皆成屈膝事敌的懦夫。孔庙香火缭绕的忠孝牌坊,顷刻化为通敌叛主的耻辱柱。

茶盏轻叩案几,朱元璋凝视着阶下那道身影。这一刀劈落的,何止是孔府冠冕,更是悬在天下士人头上的道统明灯。

甚至不只是将其打落尘埃,更是要将孔家彻底踩入泥沼,永世不得翻身!

一旦剥夺孔家千年累积的所有封号,便等同于坐实了这个家族近两千年来通敌叛国、 求荣、助纣为虐、祖上不忠的罪名!

即便顶着孔圣人后裔的光环,一个背叛家国、谄 敌、世代不忠的家族,终究会遭天下人唾弃!

若其他儒生、文人胆敢为孔家发声,同样会被斥为叛国求荣、不忠不义之徒。

背负这样的骂名,他们的仕途必将毁于一旦,再无被朝廷重用的可能。

为了前程名声,儒家学子们自然会与孔家划清界限,甚至视其为污秽,避之唯恐不及。

失去天下儒生尊崇的孔家,即便朝代更迭,新王朝也不会如从前那般优待他们。

历代 厚待孔家,不过是笼络其背后的文人集团罢了。

一旦失去朝廷的重视,孔家终将沦为寻常家族,泯然众人。

至于所谓的“两千年孔圣血脉”?

简直可笑!

孔子不过是百家之一,谁家祖上没曾显赫过?

单论“炎黄子孙”四字,大明百姓皆可自豪宣称自己是炎黄后裔!

孔子的血脉追溯至黄帝轩辕氏,与天下人同源同根。

谁敢断言自己的黄帝血脉比他人尊贵?

孔希学、孔克表盯着燕长倾,仿佛在看从地狱爬出的索命恶鬼——

专为诛灭孔家而来的恶鬼!

千年来,谁敢妄想将孔家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即便有人动过念头,见孔家跪得如此干脆,不也作罢了吗?!

当代衍圣公孔希学不是已经代表孔家低头了吗?!

不是已经当众废除了大元朝册封的所有孔家衍圣公爵位了吗?!

为什么对方还是不肯放过孔家?!

看着气得浑身发抖的孔希学和孔克表,燕长倾冷冷一笑:

“怎么?元朝的衍圣公能废,宋朝的衍圣公就不能废?!”

“宋朝的衍圣公对五代十国来说,难道就不是贰臣?!”

“还是说孔家在五代十国时,没有投靠沙陀人,没有被重用?!”

“再往前数,唐朝、隋朝、南北朝、东西晋……哪一朝哪一代,孔家没有被新主子重用?!”

“又有哪一朝哪一代,孔家是为国尽忠、为君死节的?!”

燕长倾逼近两步,盯着孔希学和孔克表,讥讽道:

“知道为什么只有孔家能传承两千年吗?!”

“不是因为孔圣血脉,而是因为每逢外敌入侵、王朝更迭,孔家总是第一个跪地投降,摇尾乞怜!”

“像条狗一样趴在胜利者脚下,舔着新主子的鞋底!”

“这才换来了孔家两千年的香火不断!”

“知道两千年前那些比孔家更尊贵的世家哪去了吗?!”

“他们早就因为忠义报国、护佑百姓, 了!”

燕长倾的话如刀剑般锋利,字字刺入人心。

传音力士将他的每一句话都清晰地传遍全场。

十余万应天府百姓听到孔家如何卑躬屈膝、苟且偷生,而那些真正忠义的家族却早已湮灭在历史中。

两相对比,百姓对孔家的鄙夷更深了。

孔家传承越久,在百姓眼中就越显得可耻!

看着惊慌失措的孔希学和孔克表,燕长倾冷哼一声,转身走向高台边缘,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