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的手指又依次划过大清河南的泺口、堰头两个渡口:“至于此更北的二渡口,距我军则更远,皆在五十里开外。即便我军不顾一切强行军,最早也要入夜方能抵达。届时,虏骑主力恐已大部过河,我军劳师袭远,反是徒劳。”

赞画房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脸色难看。谁都没想到,建奴的撤退行动如此果决、高效,当他们还在疑惑、试探、验证情报时,对方已经悄无声息地从昨夜开始就在背后进行渡河行动。

而那上万虎视眈眈的清军骑兵,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牢牢地扼杀了凯旋军任何快速突进的可能。

结阵缓行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却也意味着,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清军主力,带着掳掠的成果,在他们的注视下北返。

一种无力感和愤懑,笼罩在每位将领心头。杨凡凝视着地图上那三条代表渡河的箭头,目光幽深,仿佛在权衡着某种极其艰难的决断。

后世济南以北的黄河在此时是大清河(古济水)河道,而非黄河。大清河在此刻,反成为了清军最有效的护身符。

赞画周博文指着地图,语气沉重地补充道:“大人、诸位将军,还有一虑。清军此次撤退效率极高,一旦其主力尽数北渡大清河,势必以这几个渡口为桥头堡,构筑防线,阻碍我军北上追击。

其最终意图,便是与已抵达沧州的多尔衮左路军汇合,届时两路清军合兵八万以上,汇合后再反过来围攻我军,若让对方战略意图达到,届时局势将对我军极为险恶!”

就在众将皆感愁眉不展,仿佛陷入死局之际,一直沉默审视地图的杨凡缓缓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并无多少失败者的挫败感,反而有一种基于目前现实的冷静。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制定计划并非就是为了一成不变的实施,灵活应变才是我等所应。”

杨凡的声音平稳,带着穿透迷雾的力量,诸将闻言点头,皆是恭敬聆听。

杨凡继续说:“既然依托济南拉扯消耗建奴右路的战略目标已无法达成,那便不再纠结于此。建奴急于北归,但前面还有孙督师在德州、宁津一线布下的防线,我们还有机会。”

秦起明闻言,忍不住提出疑虑:“大人,孙督师那边……除了他自家的几千抚标营秦兵尚可一战,延绥、宁夏那些边军,战力实在堪忧,山东兵和大同兵孙督更是无法协调。若建奴右路这数万精锐不顾一切北突,恐怕孙督最多能保德州……宁津的延绥、宁夏怕是难以抵挡。”

他的话引起了许平等人的点头附和,这确实是现实难题。

杨凡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略一沉吟,眼中锐光一闪,已然有了决断:“一味尾随追击,即便能逼退眼前这支清军骑兵,待我军赶到渡口,也为时已晚。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抄前!”

“抄前?”

众将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

杨凡的手指重重落在大清河北岸,“建奴分三路渡河,其部众、辎重、俘虏绵延数十里,队伍臃肿,行军速度必然快不了。我军可派一主力营,立刻另择一渡口抢先北渡大清河,快速赶赴德州防线!

协助孙督师巩固防御,或择险要处建立固守,扼守住清军北归的必经之路!只要卡住咽喉,便能破坏其与多尔衮汇合的战略,为我主力大军北上合围争取时间!”

周博文马上提出异议:“可如此我军兵力将再度摊薄,若是右路察觉后进攻我军,恐怕……”

杨凡摆手道;“若清军右路独自来攻,两个主力营加中军标营足够应对。”

话落,杨凡目光扫过帐下三位主力营指挥官:“现在,我需要一个营,执行此抄前阻敌之重任!”

几乎是杨凡话音刚落,归义营游击刘国能几乎想都没想,便猛地踏前一步抱拳洪声道:“大人!末将愿往!北直隶的地界,末将还没去过,正好去见识见识!还请总兵,还有许兄、秦兄,给末将这个机会!”

许平和秦起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默许。此任务风险巨大,但若成功,功劳亦是不小,刘国能新附不久,急于立功站稳脚跟,由他前去倒也合适。

杨凡看了刘国能一眼,见其目光灼灼,战意昂扬,当即不再犹豫,大笑一声:“好!刘游击有此锐气,此任务非你莫属!”

他随即转向赞画房:“盖赞画!”

“属下在!”

“立刻测算,何处渡口可让归义营以最快速度北渡大清河?”

盖世才与身旁几位赞画迅速低头商议,手指在地图上快速比划和计算,他片刻后抬头回禀:“大人!我军大阵据此往西北十里,有一‘西魏渡’,乃民间常用渡口,水势相对平缓,常有辎重船队经此往返。从此处北渡,最为便捷!”

“好!”杨凡点头,随即取过一枚令箭。

他将令箭郑重递向刘国能,声音沉肃:“刘国能听令!命你率归义营全体,携带五日干粮及必备军械,即刻出发!赶往西魏渡口,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北渡大清河!渡河后,全营轻装疾进,直奔德州方向,与孙传庭督师汇合!或根据实际情况,择要地构筑防线,务必阻延、骚扰清军右路军北归步伐,等待我军主力北上!届时,你我南北夹击,必可重创敌军!”

“末将得令!必不辱使命!”

刘国能胸膛剧烈起伏,激动单膝跪地接过令箭,声音洪亮异常。他向着杨凡及帐内诸将重重一抱拳,转身便大步流星冲出军帐,立刻前去集结麾下兵马。

目送刘国能离去,杨凡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如刀,扫过帐中剩余将领:“后手已下,我们回到眼前!清军想跑没那么容易!传我将令!破虏营、靖寇营、中军标营即刻结束对峙状态,转为进攻阵型!

结阵向前,稳步推进,目标——齐河官渡!就算不能全歼,咱们也要从建奴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来,让他知道,这济南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

注释1:

现代济南以北的黄河是在清咸丰五年才 取代大清河。

这一年河南兰考铜瓦厢发生黄河决口,洪水向东北横穿运河后夺占大清河河道,顺着大清河从山东利津注入渤海。自此济南以北原本清澈的大清河被黄河泥沙裹挟,河道名称也彻底改为黄河,

而现在济南北面的黄河河道在明朝崇祯十二年是大清河(古济水),而非黄河。当时这里的大清河宽度约为400-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