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第148章 布衣承诏 丹心拓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往紫禁城的马车内,气氛压抑得近乎凝滞。李岩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面容凝重如铁,透过微微晃动的车帘缝隙,望着外面层层叠叠、森严巍峨的宫墙,眉头紧蹙,低声喟叹:“朝廷鹰犬突然寻来,言辞虽客气,却不知是福是祸。如今官场昏暗,上下其手,皇帝深居九重宫中,被奸佞环绕,只怕…… 早已被蒙蔽圣听,不识民间疾苦,只知耽于享乐。”

一旁的红娘子,身着玄色劲装,腰间缠着牛皮缠柄的软鞭,闻言抬手按了按鞭柄,冷哼一声,语气带着江湖儿女的飒爽与决绝:“福祸?在这暗无天日的世道,哪有什么真正的福分!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若那皇帝老儿也是个昏聩无能、只知搜刮民脂民膏的主,姑奶奶我豁出这条命,也要让他知道知道,百姓不是那么好欺的!总好过憋憋屈屈地活着,眼睁睁看着乡亲们易子而食、暴尸荒野!”

然而,当马车缓缓驶入宫城,二人透过车窗向外望去,沿途值守的侍卫虽面无表情,却军容整肃 ;甲胄擦得锃亮,腰间佩刀寒光凛凛,站姿如青松般挺拔,没有半分懈怠之态,与传闻中京营士兵克扣军饷、懒散成性的糜烂景象截然不同。二人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惊疑,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原本的愤懑中,又多了几分警惕与好奇。

乾清宫偏殿内,灯火通明,檀香袅袅。朱由检端坐于御座之上,指尖轻叩案面,目光平和却带着洞察人心的锐利,打量着下方站立的李岩与红娘子 —— 男子面容清俊,眉宇间藏着一丝郁郁不得志的倔强,青衫虽朴素却浆洗得干净;女子身姿矫健,眉眼间带着江湖儿女的英气,玄色劲装勾勒出利落的线条,眼神中满是戒备与不甘。他心中了然,挥了挥手,除了王承恩,让其余内侍全部退下。

殿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的声响,更显殿内寂静。

朱由检开门见山,声音平静无波,却直戳要害:“李公子,红姑娘,一路辛苦。朕知道,二位对朝廷,对朕这个皇帝,心里存着不小的怨气,甚至是敌意。认为朕是耽于享乐的昏君,朝廷上下尽是蛀虫,视百姓如草芥,可是如此?”

李岩没想到皇帝竟如此直接,微微一怔,随即把心一横,豁出去般昂首直言,声音带着压抑已久的愤怒与悲凉:“陛下既然垂询,草民斗胆直言!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去岁朝廷明发邸报,言拨付赈济银二十万两,百姓听闻消息,无不望眼欲穿,以为来了活路!可到头来,分到灾民手中的粥,稀得能照见人影,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那二十万两白银,十不存一,全被层层盘剥,落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陛下身居九重宫阙,可知百姓为了活命,易子而食的惨状?可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暴尸荒野?!”

红娘子立刻接口,语气更冲,带着毫不掩饰的质问:“何止陕西!各地官府胥吏,如狼似虎!借着征收‘辽饷’‘剿饷’‘练饷’的名头,层层加码,敲骨吸髓!田赋一加再加,百姓一年收成不够缴税,只能卖儿鬻女,逃荒流离!多少人走投无路,只能落草为寇,只为求得一线生机!陛下高高在上,锦衣玉食,可知我等小民求生之难,字字泣血!” 她目光灼灼,毫不畏惧地直视皇帝,没有半分退缩。

面对这近乎指控的激烈言辞,朱由检并未动怒,反而缓缓站起身,走到御案前,脸上露出一丝深深的沉痛与无奈。

“朕,知道一些。” 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但朕知道得不够多,不够快,不够真切!” 他目光扫过二人,语气中带着难以言喻的疲惫,“朕登基不过数月,每日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七成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虚言;两成是党同伐异、互相攻讦的废话;只有那么寥寥一成,才勉强触及一点民生疾苦,却还要被那些官僚用‘民情安稳’‘圣泽广被’的漂亮话层层包裹,遮遮掩掩,真假难辨!”

他语气陡然加重,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拳头紧紧攥起:“你们说的那二十万两赈灾银,是先帝顶着内库空虚的压力,硬挤出来的!先帝也是想救百姓于水火;朝廷设三饷,是为了抵御外侮、平定内乱,从未下旨允许他们层层盘剥,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他猛地一拍桌子,案上的茶杯都微微晃动,可见这次是真的动了气:“正是这些国之蠹虫,地方酷吏,欺上瞒下,借朕之名,行贪腐之实!他们吸百姓的血,肥自己的腰包,却让朕替他们背这千古骂名,在朕与百姓之间,砌起了一道厚厚的高墙!”

这一番坦诚的 “摊牌”,如同惊雷炸响在李岩和红娘子耳边。他们预想过皇帝会震怒,会辩解,会降罪,却万万没想到,皇帝会如此直白地承认自己的困境,甚至表现出比他们更甚的愤怒与痛心。之前积压的愤懑,瞬间被巨大的震惊所取代,二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 皇帝的逻辑,他所展现的 “信息差”,与他们过去形成的 “皇帝昏聩,官官相护” 的固有认知,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翻涌的情绪,开始逐条列举自己正在推行的举措,语气恳切而坚定:“朕知道,空口无凭,难以取信于二位。朕已紧急召回孙传庭、洪承畴,让他们坐镇陕西、山西,一方面剿抚流寇,一方面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朕正在整顿京营,淘汰那些占着名额喝兵血的冗员蠹虫,推行新式练兵,就是要打造一支能保家卫国、不祸害百姓的强军;朕筹建科学院,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寻找高产作物,改良农具器械,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桑之困,让百姓能吃饱穿暖;朕抄没了客氏、魏忠贤的家产,填充内库,就是为了有足够的银子赈灾、练兵,而非一味加重百姓赋税!”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而充满期望,直直看向二人:“朕在做,朕真的在做!但朕需要时间,更需要像二位这样,真正从民间走来,深知百姓疾苦,有胆识、有抱负、敢于直言的志士能人,来帮朕!帮朕打破这层层包裹的信息茧房,帮朕去清除这些蛀虫,帮朕,一起去救这天下黎民!”

李岩和红娘子彻底动容了。从最初的敌视与愤懑,到震惊于皇帝的坦诚,再到此刻,听着皇帝一条条列举的具体举措,感受着他毫不作伪的急切与期望,他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并非他们想象中的昏君,而是一位有心改革、却被层层掣肘的君主。

朱由检凝视着二人,语气无比郑重,字字千钧:“朕欲救这天下,欲让黎民安康。然,朕之政令,需清官廉吏去执行;朕之恩泽,需能人志士去播撒。扫除贪官,推行仁政,即是忠君,更是爱国,而其根本,就是为民!忠于朕这个决心改革的皇帝,便是忠于这天下苍生!”

他首先看向李岩,目光中满是期许:“李公子,你素有才名,熟知田亩税赋之弊,体恤民间疾苦。朕欲在户部之下,新设‘田亩清吏司’,由你执掌!此司专司调研天下田亩实数、税赋承担实情,暗中收集土地兼并的证据,为将来推行‘均田免赋’之国策,做好前期准备!此任艰险,无异于虎口拔牙,既要对抗豪强劣绅的阻挠,又要提防贪官污吏的暗算,你可愿做朕的‘眼睛’,看清这积弊之深;你可愿做朕的‘利刃’,他日为天下无地佃农、受盘剥的自耕农,斩出一条生路来?”

李岩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长期以来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郁结,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与奋斗的方向。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撩起衣袍,郑重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陛下以国士待我,以万民相托!臣李岩,虽肝脑涂地,亦不负陛下所望!定当查清田亩积弊,为天下百姓谋求生路!”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一旁跃跃欲试的红娘子,语气温和却带着威严:“红姑娘,朕知你侠义为怀,麾下多有忠勇义气、熟悉市井乡野的江湖儿女。朕欲成立一官方的‘宣教坊’,由你执掌,不知你可愿?”

红娘子眼睛一亮,连忙拱手:“民女愿往!但凭陛下吩咐!”

朱由检详细布置任务,条理清晰:“其一,明线宣教。你编排新戏,朕给你几个核心方向:一是演朕力排众议、信守承诺之事,突出皇帝金口玉言,守信重诺;二是演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的忠勇事迹,激发百姓与军士的爱国之心,让他们知晓,爱国与忠君本是一体;三是演海瑞、包拯等清官断案的故事,为官员百姓树立榜样,弘扬清廉之风;四是把朕关心士兵、改善军营伙食、严禁军官随意打骂士卒的事迹编进去,让军民知道,皇帝的心与他们在一起!”

“其二,暗线查访。” 朱由检压低了声音,语气变得凝重,“利用你戏班行走四方、不易引人注目的便利,给朕建立一条直通御前的密奏渠道!你的任务,是查访 —— 查访何处官员阳奉阴违,篡改朝廷政令;何处政策执行走了样,恩泽未能惠及百姓;何处有冤情不得昭雪,百姓哭诉无门!若发现锦衣卫自身也有徇私舞弊、包庇贪官之事,或者对你们查到的线索阳奉阴违,你也可以通过密道直接报于朕!朕来亲自处理!朕要让你的宣教坊,成为朕的另一只耳朵,让朕能听到真正的民声!”

“大伴,你安排人专门对接,调动锦衣卫,东厂等协助调查,要做到事事有结果,有记录!”

“遵指。。。”

红娘子听得眼中异彩连连,这任务既符合她行侠仗义的性子,又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任与意义。她抱拳躬身,声音清脆而坚定:“民女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既做好宣教,也查好民情,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

布置完正事,朱由检看看俊朗沉稳的李岩,又看看英姿飒爽的红娘子,忽然笑了起来,语气带着一丝戏谑与促狭:“二位皆是人中龙凤,又都心系百姓,志同道合。李卿沉稳多谋,擅长朝堂调研;红姑娘英侠果敢,熟稔市井民情,此番一个在朝、一个在野,若能时常互通消息,彼此印证,精诚合作,必能事半功倍,为民请命,为国除弊。”

他顿了顿,目光在二人之间转了转,笑意更深:“朕看你二人,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倒是颇为般配。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李岩先是一愣,随即俊脸 “唰” 地一下红透了,耳根都泛着热,下意识地偷眼去看红娘子。红娘子也没料到皇帝会突然说这话,饶是她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此刻也是脸颊飞红,如同染了胭脂,眼神不由得有些闪躲。但她性格爽利,虽羞却不忸怩,反而落落大方地再次拱手,声音比刚才低了些,却清晰可闻:“全凭…… 全凭陛下做主!” 说完,自己也觉得脸上更烫了。

李岩见状,心中一动,看着红娘子那难得的小女儿情态,竟也有些痴了,连忙躬身道:“臣…… 臣无异议。”

二人告退后,朱由检看着他们离去时那明显轻快了许多,甚至带着点莫名默契的背影,对身旁的王承恩笑道:“王伴伴,看见了么?很多时候,民心背离并非因外敌太强,而是因内部堵塞、民声难达。打通这堵塞,清除这欺骗,让天下忠义之士知晓朕的心意,明白朕与他们目标一致,则民心可用,大明可期!”

王承恩深深拜服,躬身道:“皇爷洞若观火,圣心独运,奴才今日真是受益匪浅。有李大人与红姑娘相助,陛下的改革之路,必能少些阻碍。”

宫门外,李岩与红娘子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回望那重重宫阙。夕阳的余晖洒在琉璃瓦上,熠熠生辉,温暖而耀眼。他们的眼中,不再是之前的怀疑与愤世嫉俗,而是燃起了新的希望与昂扬的斗志。一条充满挑战却意义非凡的道路,已在他们脚下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