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梦主:从拾荒开始 > 第102章 屈原:流言四起·涉江同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屈原:流言四起·涉江同行

贵族被擒后,郢都暂时恢复了安宁,可关于屈原的流言却并未平息。

暗中仍有秦国的细作与残余的贵族势力散布谣言,称屈原“勾结外力,扰乱朝纲”,引得部分百姓心生疑虑。

李砚三人与屈原商议对策时,相府的家仆再次匆匆来报,神色比之前更加慌张。

“大夫,不好了!城外百姓受流言蛊惑,聚集在王宫门外请愿,要求大王治您的罪!”

屈原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民心易被煽动,看来秦国与残余贵族是铁了心要置我于死地。”

林知夏指尖的草木梦泡微微闪烁:“这些流言背后一定有组织在推动,若不尽快查清源头,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李砚催动灵庭梦泡,感知着郢都内的能量流动:“这方汨罗江梦泡极为特殊,是由屈原‘忠贞家国’的执念与千古以来世人的敬仰之情凝聚而成,完全独立于雾海与梦界之外,里面的一切都源于‘屈原相关的精神与记忆’。”

“梦泡里的楚国人、贵族、秦使,都是这些记忆具象化的存在。”李砚终于理解了这方梦泡的本质。

“这股信念能量与之前贵族身上的浑浊能量同源,应该是那些具象化的秦国细作,在‘破坏楚国’的执念驱动下,自发凝聚出的负面信念能量,正在操控百姓。”埃莉诺恍然大悟,耳旁的星隐梦泡亮起警示的微光。

四人立刻前往王宫,沿途看到不少百姓三五成群,议论纷纷,眼神中满是被误导的愤怒与猜忌。

江面之上,现实世界的人影浮现得愈发密集,他们大多是“背弃承诺、猜忌他人”之辈,其负面情绪与梦泡内的浑浊信念能量相互吸引,化作浊雾融入梦泡,让空气都变得压抑。

“这些现实人影的负面情绪,正在滋养梦泡内的浑浊能量,若任由发展,不仅屈原大夫危在旦夕,整个梦泡的平衡都可能被打破。”李砚沉声道。

抵达王宫门外时,请愿的百姓已聚集了数千人,高声呼喊着“治屈原之罪”的口号,情绪激动。

王宫的侍卫们手持兵刃,形成一道人墙,阻挡着百姓的冲击,局势一触即发。

楚王站在王宫城楼上,看着下方群情激愤的百姓,脸上满是犹豫与为难——这位楚王也是梦泡记忆具象化的存在,其行为逻辑完全遵循着战国时期“忌惮权臣、摇摆不定”的历史轨迹。

“大王,百姓被流言蛊惑,并非真心要与大夫为敌,还请大王明察!”屈原对着城楼上的楚王高声喊道。

可百姓的呼喊声太大,完全盖过了屈原的声音,不少人甚至向屈原投掷石块与烂菜叶。

李砚下意识催动怀中的芷兰佩芳梦核,纯净的香草清香扩散开来,试图安抚百姓的情绪。

可这一次,清香的效果却大打折扣,百姓的情绪依旧激动,负面信念能量如同潮水般涌向三人与屈原。

“不行,浑浊能量太强了,单凭芷兰佩芳梦核的力量无法压制。”林知夏皱眉道。

“必须找到流言的源头,切断浑浊能量的供给。”李砚目光锐利,扫视着人群,“埃莉诺,麻烦你用星隐梦泡探查一下,找出那些具象化的秦国细作。”

埃莉诺点头,催动星隐梦泡,身形瞬间隐匿在空气中,悄然潜入人群。

片刻后,埃莉诺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找到了!在人群后方的山坡上,有几个身着百姓服饰的人,正在用浑浊的信念能量操控百姓的情绪,他们就是梦泡具象化的秦国细作!”

李砚与林知夏对视一眼,立刻向着山坡方向冲去。

山坡上,四个秦国细作正围成一圈,周身萦绕着浓郁的浑浊信念能量,正是他们在“破坏联齐抗秦”的执念驱动下,自发凝聚出的力量,正不断向百姓灌输负面情绪。

“你们的阴谋到此为止了!”李砚大喝一声,体内突然涌起一股陌生的幽蓝能量,正是之前在洞穴中见过的《天问》叩魂梦核的气息——不知何时,这枚承载着“求索真相”信念的梦核,已随着他与屈原共同揭穿阴谋的过程,悄悄融入了他的能量体系。

幽蓝色的光芒直射向秦国细作。

秦国细作猝不及防,被光芒击中,身上的浑浊能量瞬间紊乱,操控百姓的力量也随之减弱。

“你们是谁?竟敢破坏秦国的大计!”为首的秦国细作厉声喝道,眼中满是怨毒——他们的言行举止,完全遵循着“秦国灭楚”的历史执念,是梦泡记忆的忠实执行者。

“我们是守护正义之人,绝不会让你们的阴谋得逞!”李砚冷冷回应,体内幽蓝能量愈发浓郁,《天问》叩魂梦核的力量在意念驱动下,自发变得更强。

被束缚的秦国细作见大势已去,同时引爆了体内的浑浊能量,化作一团团遮天蔽日的浓郁浊雾,如同黑色的潮水般向着王宫门外的百姓冲去,所过之处,草木枯萎,空气都变得凝滞。

“不好!他们想临死前煽动百姓做出过激行为!”林知夏惊呼道,立刻催动梦泡形成绿色屏障,却在浊雾的冲击下瞬间布满裂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屈原缓步走上山坡最高处,周身突然绽放出耀眼的金色光芒。

他抬手抚胸,目光望向苍穹,声音不再是之前的沉稳,而是如同洪钟大吕般响彻天地,带着穿透灵魂的力量,高声吟诵起《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诗句出口的瞬间,天地异象陡生!

天空中乌云散去,金色的霞光穿透云层倾泻而下,化作无数道光柱笼罩着整个王宫广场。

江面上,千万朵芷兰与江离破水而出,化作漫天飞舞的香草花瓣,带着纯净的清香弥漫四方。

更令人震撼的是,霞光之中,十二尊巨大的神只虚影缓缓浮现——东皇太一执玉璧立于中央,湘君、湘夫人驾龙舟踏浪而来,云中君驭风翱翔,少司命执艾草洒落生机,每一尊虚影都高达数十丈,周身环绕着璀璨的光晕,散发着威严而祥和的气息。

这是梦泡内“千古敬仰”的信念能量与屈原“忠贞爱国”的执念完美共鸣,凝聚出的《九歌》神影!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屈原继续吟诵,声音愈发激昂。

神只虚影齐齐抬手,东皇太一的玉璧射出一道巨大的金色光束,湘君湘夫人的龙舟掀起清澈的江水浪潮,云中君的风刃吹散浊雾,少司命的艾草化作净化之光——所有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横跨天地的纯净能量屏障,正面撞上黑色浊雾。

“轰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纯净能量与浑浊浊雾剧烈碰撞,黑色浊雾如同冰雪遇骄阳般迅速消融,发出“滋滋”的声响,化作缕缕青烟消散。

能量冲击波扩散开来,不仅没有伤害到百姓,反而如同春风拂面,将他们体内被操控的负面情绪彻底涤荡干净。

王宫门外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仰望着重现人间的神只虚影与高台上的屈原,眼中满是敬畏与虔诚,之前的愤怒与猜忌早已荡然无存。

“屈大夫乃天授贤臣,我等愚钝,错信奸言,罪该万死!”

“愿追随大夫,誓死保卫楚国!”

百姓们高声呼喊,声音整齐划一,响彻郢都上空。

城楼上的楚王也被这惊天动地的异象震撼,连忙走下城楼,来到屈原面前躬身行礼:“屈大夫,天赐祥瑞,显化神只,足见大夫忠贞之心感天动地,寡人之前错信奸言,险些铸成大错,还请大夫责罚!”

屈原抬手扶起楚王,目光扫过广场上跪拜的百姓,又看向身旁的李砚三人,眼中满是感慨:“此非我一人之功,乃是天地间忠贞正义之力,亦是三位义士相助之德。”

神只虚影在诗句吟诵完毕后,渐渐化作金色光点,融入梦泡之中,而空气中的浑浊能量也已被彻底净化,江面之上,现实世界的人影消散时,大多化作了白色的光点,带着释然离去。

这场由流言引发的危机,在《九歌》神影的庇佑下,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圆满化解。

回到相府后,屈原的好友宋玉前来拜访,神色凝重地带来一个坏消息——宋玉同样是梦泡记忆的具象化存在。

“屈兄,秦国细作虽被铲除,但残余的贵族势力已暗中联络了朝中的反对势力,在大王面前不断进谗言,大王虽然表面信任你,实则依旧心存顾虑。”

宋玉顿了顿,继续道:“他们还散布谣言,称你‘功高震主’,若不加以制衡,恐会威胁王权,大王已被说动,大概率会下令将你流放,以平息各方势力的不满。”

屈原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却并未太过意外:“我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要能为楚国争取到联齐抗秦的时间,流放又算得了什么?”

李砚三人心中一沉,没想到刚化解危机,又将面临新的困境——梦泡似乎在执着地推动着屈原原本的人生轨迹。

“大夫,我们不能让你被流放!”埃莉诺急道,“我们可以再想办法,向大王证明你的忠心!”

屈原摇了摇头,眼神坚定:“不必了,大王的决定已很难改变,与其强求,不如顺势而为。”

“我被流放后,你们能否随我一同前往沅湘之地,那里远离郢都的纷争,或许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对抗秦国。”

李砚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决心。

“好,我们随大夫一同前往沅湘!”李砚沉声道。

林知夏与埃莉诺也纷纷点头,表达了同行的意愿。

几日后,楚王的旨意果然下达,将屈原流放至沅湘之地,期限未定——梦泡的轨迹之力,终究还是推动着历史走向了既定的节点。

屈原接到旨意后,没有丝毫怨言,简单收拾了行装,便与李砚三人一同踏上了流放之路。

离开郢都的那一天,天空飘着细雨,不少百姓自发地来到城外送行,眼中满是不舍与敬佩——这些百姓的不舍,是梦泡中敬仰忠臣的集体信念具象化的体现。

屈原对着百姓们深深一揖,随后转身,与李砚三人一同走入了茫茫雨幕之中。

沿途的景色渐渐变得荒凉,从繁华的都城到偏远的乡野,再到人迹罕至的山林水泽,正如《涉江》中所描述的“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流放途中,秦国的细作与残余贵族并未放弃追杀,他们化作虚影,不断袭扰四人。

“这些虚影越来越强了,看来是梦泡内的负面信念能量在不断积累。”林知夏一边催动梦泡防御,一边说道。

埃莉诺的星隐梦泡的能量化作无数道无形之刃,自发斩向袭来的虚影,将其一一击溃。

“这种力量运用起来,越来越自然了。”埃莉诺惊讶道,她并未刻意掌控,只是凭着本能的意念,便引发了如此强大的力量。

“大夫,不必太过悲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林知夏轻声安慰道。

屈原看着三人的身影,眼中满是感激:“有三位义士相伴,即便身处流放之地,我也不再孤独。”

随着一路同行,李砚三人与屈原的羁绊愈发深厚,对梦核的掌控也越来越自然。

江面之上的人影依旧在浮现,只是他们消散时,不再是纯粹的绝望,部分人在感受到三人与屈原的坚守后,心中的负面情绪被中和,化作白色的光点消散,仿佛得到了某种解脱。

李砚知道,他们的坚守不仅在保护屈原,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方梦泡,甚至拯救着那些被卷入其中的现实人影。

流放之路漫长而艰险,可四人的脚步却始终坚定。

他们穿过山林,渡过江河,走过荒芜的沼泽,向着沅湘之地缓缓前行。

在这段旅程中,屈原目睹了百姓的疾苦,心中的悲愤与爱国情怀愈发强烈,开始构思《涉江》《哀郢》等千古名篇——他的情绪波动,也在不断滋养着梦泡的纯净信念能量。

而李砚三人也在不断成长,不仅掌控了更多的梦核力量,也对这方梦泡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一日,四人来到一条江边,江水清澈,两岸长满了芷兰与江离,正是沅江的支流。

屈原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眼中满是感慨,随口吟诵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诗句刚落,江面上突然泛起涟漪,一枚泛着暗红色光芒的梦核从水中缓缓升起,散发着浓郁的悲恸气息——这是承载着屈原“忧国忧民、悲恸家国”信念的郢都哀歌梦核,随着屈原的情绪共鸣,自发显现。

梦核缓缓飞向屈原,与他身上的信念能量产生强烈共鸣,光芒愈发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