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藤甲”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订单如同雪花般飞来,不仅来自校内师生、学校官方,甚至接到了来自“磐石族”的星际订单。葛朗台每天抱着账本和定金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已经看到了灵石堆积如山的未来。
然而,幸福的烦恼很快降临——产能瓶颈如同一条无形的绞索,勒得整个学派喘不过气。
甲等园扩展区里,变异金刚藤的生长速度虽然不慢,但毕竟是需要混沌胶质体“打磨”才能达到最佳品质,而胶质体每天“巡视”和“打磨”的范围和次数是有限的。新的藤蔓还在生长,成熟的、符合炼制要求的藤蔓数量,远远跟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炼器环节更是重灾区。实验室里那座小型高阶炼器炉几乎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运转,紫金色的炉火将整个实验室映照得如同桑拿房。慕容白和李奕轮班倒,处理材料、监控数据,眼圈黑得如同熊猫。石磊则成了专职的“火力壮丁”和材料搬运工,浑身都散发着金属和烟火混合的气味。
最核心、也是最无法替代的林辰,几乎被“焊”在了炼器炉前。每一次规则调和都需要他全神贯注,消耗大量心神。短短几天,饶是以他“镜心”的强韧,也感到了一丝疲惫,脸色有些苍白。
“不行了不行了!再这么下去,俺们没赚到灵石,先累死在家里了!”葛朗台看着林辰疲惫的神色和堆积如山的订单,终于从灵石的美梦中惊醒,急得团团转,“光是校内和学校的订单就排到半年后了!那磐石族的三吨‘永恒壁垒’合金看着眼馋,可五十件定制藤甲,把俺们现在所有的库存藤蔓都用上也不够啊!”
李奕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声音沙哑:“必须提高产能,尤其是金刚藤的供应和林辰在规则调和环节的效率。否则,我们会被这些订单拖垮。”
慕容白看着炼器炉中再次成功成型的一件藤甲,叹了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亦难为连续之炊。老夫这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石磊一边吭哧吭哧地拉着特制的风箱(为炼器炉提供稳定气流),一边瓮声瓮气地说:“辰哥,要不俺去多抓几只那什么胶质体回来帮忙?”
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混沌胶质体是可遇不可求的,再来一只,指不定会引来什么更麻烦的存在。
林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神的疲惫,目光扫过实验室里各种设备,最终落在了那台静静运转的“万象玄光仪”和旁边待机的【规则适配器】(U盘)上。
“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阶段。”林辰的声音带着一丝决断,“必须实现自动化,至少是半自动化。”
“自动化?”众人一愣。
“没错。”林辰走到玄光仪前,“金刚藤的培育,可以尝试设计一种能模拟混沌胶质体‘打磨’波动的符文阵列,扩大‘淬炼’范围,哪怕效果稍弱,也能增加合格材料的产量。这件事,慕容老师、李奕,你们研究一下。”
慕容白和李奕对视一眼,眼中燃起了技术挑战的光芒。
“至于炼器……”林辰看向那尊炼器炉和U盘,“最耗时的规则调和环节,能否将我的‘镜心’引导过程数据化、模块化?通过玄光仪和U盘的超级算力,预先设定好调和参数,在炼制时自动执行?哪怕只能完成基础调和,也能极大减轻我的负担,让我专注于处理更复杂的订单或者突发情况。”
这个想法更为大胆!将个人的规则感悟和操作,转化为可复制的程序!
李奕立刻来了精神:“理论上可行!‘镜心’的规则波动可以被检测和记录,U盘具备强大的分析和模拟能力,玄光仪能提供能量支持和规则环境!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规则调和算法模型’!”
葛朗台虽然听不懂技术细节,但听到“自动化”、“提高产量”这几个词,就足以让他兴奋了:“搞!必须搞!需要啥材料?俺去找公输老祖批!早点搞出来,早点把灵石……不是,是把宝贵的法器送到客户手中!”
说干就干!万象学派再次进入了紧张的科研攻关状态。
慕容白和李奕一头扎进了“仿混沌打磨阵列”的设计中,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规则控制和能量输出,确保既能刺激藤蔓进化,又不至于引发规则冲突或损伤藤蔓根本。
而林辰则配合李奕和小谛,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尝试——对他运用“镜心”进行规则调和的过程进行“数据采集”。他一次次地在炼制过程中,将“镜心”的波动频率、介入时机、力量强弱等参数,通过玄光仪和遍布实验室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由小谛建立庞大的数据库,U盘则负责从中提炼出最优化、最普适的“调和规则”。
这个过程比连续炼器更消耗心神,林辰几乎每天都处于心神透支的状态,但为了学派的未来,他咬牙坚持着。
几天后,初步的成果开始显现。
慕容白和李奕成功设计出了一个小型的“低频混沌规则辐射阵列”,安装在甲等园的一角。启动之后,覆盖范围内的金刚藤虽然不像被胶质体直接“打磨”那样效果显着,但其生长速度和规则韧性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合格材料的产量增加了约百分之二十!
与此同时,经过海量数据训练和U盘的优化,第一个版本的“基础规则调和算法”诞生了!李奕将其导入玄光仪,并连接到了炼器炉的控制核心。
第一次自动化炼制测试,选择了一件标准制式的“万象藤甲”。
材料投入,炉火燃起。这一次,林辰没有直接动用“镜心”,而是由玄光仪根据预设的算法,模拟出“镜心”的规则波动,开始对炉内的材料进行引导调和。
众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
起初,一切顺利,算法完美复刻了林辰的操作,规则融合平稳。
然而,就在星辰钢液与金刚藤纤维即将彻底融合的关键时刻,炉内一小撮材料的规则突然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数据库中没有记录过的异常波动!这可能是材料本身的微小瑕疵,或者是环境能量的瞬时干扰。
预设的算法无法处理这种突发情况,依旧按照既定流程运行。
瞬间,刚刚稳定的规则平衡被打破!炉内能量流开始紊乱,排斥力再次出现!
“警告!规则冲突加剧!融合失败率上升至65%!”小谛的警报声响起。
“快!手动干预!”李奕急道。
早已准备多时的林辰,几乎在异常出现的瞬间就已反应过来。“镜心”之力瞬间切入,如同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接管了失控的方向盘,精准地抚平了那丝异常的规则波动,强行将偏离轨道的融合过程拉回正轨!
炉火再次稳定,光芒内敛。
当又一件藤甲成功出炉时,众人都松了口气,但心情复杂。
自动化,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距离完全取代林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方的挑战,似乎比想象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