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 第113章 零陵之行(十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协议既成,厅堂内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邓安与刘度都是务实之人,立刻开始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

鉴于郎陵与零陵相距遥远,消息传递至关重要。

“刘太守,两地联络,需定下章程。”邓安沉声道。

“每隔七日,至多不超过半月,需有信使往来,或启用信鸽传书。所有书信,需以密语书写,阅后即焚,以防不测。” 他强调了通讯的频率与保密性。

刘度点头应允:“此乃应有之义,刘某会安排心腹专人负责,确保消息畅通无阻,且绝不外泄。”

接着,邓安提出了对零陵的具体要求:“为表决心,也为避免刘表过早察觉、横生枝节,请太守即日起,逐步闭关锁州。”

他详细说明:

“其一,切断与襄阳方面不必要的官方文书往来,除例行公事外,不再主动请示汇报。

其二,严格控制与荆州其他郡县,尤其是北部地区的商贸流通,重要物资如铁器、战马、大量粮草,需严加盘查,限制流出,亦可暗中收购储备。

其三,加强零陵各处关隘、水陆要道的守备,增派可靠兵士,对往来人员,尤其是北面来的,严加盘问,形同戒严。”

这几乎是要零陵进入一种半孤立的状态,虽未正式宣布脱离,但已用实际行动划清界限。

刘度略一沉吟,知道这是必然之举,咬牙道。

“好!刘某即刻下令执行!我会对外宣称境内有山越蛮族不稳,或流寇作乱,需闭关整顿,以掩人耳目。”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若……若刘景升不顾情面,真敢发兵来攻,我刘度虽不才,亦会倾零陵之兵,据城死守,绝不后退半步!届时,还望元逸公子信守承诺,速发援兵!”

“这是自然!”邓安郑重承诺,“唇亡齿寒之理,邓安深知。你零陵若破,于我亦是重大损失。届时我必联合孙坚,竭力来援!”

细节商定,刘度心中那块大石仿佛落了一半。

他看着眼前沉稳果决、思路清晰的邓安,心中那份最初的惊疑,逐渐被一种奇异的信服感所取代。

这个少年身上,有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洞悉未来走向的笃定与自信,这种气质极具感染力,让人不自觉地去相信他所描绘的蓝图。

既然已别无选择,赌上零陵的命运,押注在这个年仅十三岁却已展现出雄主之姿的少年身上,或许……真的是乱世中最好的选择。

“元逸公子,诸位,请移步偏厅。”

刘度脸上露出了达成协议后第一抹真心的笑容,“刘某已略备薄酒,一是为诸位接风洗尘,二是庆贺你我今日联盟,还望赏光。”

宴席设在一处较为私密的偏厅。

除了邓安三人,刘度也只请来了零陵郡几位核心的郡丞、都尉等官员。

酒过三巡,刘度便起身,向麾下官员表明了已与邓安达成联盟,零陵未来将表面依附袁术,实则与邓安共进退,并与刘表方面保持距离的立场。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几位官员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

脱离刘表?依附远在北面的袁术?而且还是通过一个年纪轻轻的邓安?这简直是拿整个零陵的前途开玩笑!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

“太守三思啊!”

“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那邓安……毕竟年少,且是外人,如何能信?”

刘度早有预料,他抬手压下议论,沉声道。

“诸位稍安勿躁!刘某岂是鲁莽之人?尔等可知,邓元逸公子,年方十三,便已手握近两万雄兵,坐拥郎陵!

文能七步成诗,名动京师;武能阵斩董旻,威震天下!更兼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此等人物,古之甘罗、项橐亦不能及!

其势已成,其锋正锐!放眼当今天下,能有几人,在此年纪便有如此成就?与其困守零陵,坐待他人宰割,不如放手一搏,依附潜龙,或可搏出一片新天!”

当刘度点明邓安的真实年龄和恐怖的实力后,厅内的质疑声明显小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

十三岁,近两万兵马!这是何等概念?寻常士族子弟在这个年纪或许还在埋头苦读,而此人已是一方诸侯,能与他们这些官场老吏平起平坐,甚至决定一郡之命运!

其潜力,简直可怕!仔细一想,似乎……也确实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见众人情绪逐渐稳定,刘度与邓安相视一笑,继续宴饮。

席间,邓安谈笑自若,偶尔与零陵官员交谈几句,皆能切中要害,展现出不俗的见识,进一步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宴席终了,邓安便向刘度提出辞行。

“刘太守,诸事已定,邓某心系郎陵,不敢久留,明日一早便启程返回。”刘度虽出言挽留,但邓安去意已决。

深夜,回到客舍。

秦琼低声道:“主公,是否需加强戒备?以防刘度反复……”

邓安目光闪烁,点了点头,低声道。

“小心无大错。叔宝,今夜你与公孙先生轮流守夜,警醒些。虽然观刘度态度,不似作伪,但人心难测,在这异地他乡,我等身负重任,不得不防。”

他看似对刘度推心置腹,甚至立下重誓,但内心深处那份的多疑与谨慎从未消失。

他可以将“护身符”交给刘度以示诚意,同样也会做好最坏的打算,防止自己被当作向刘表或袁术邀功的“投名状”。

这一夜,客舍内外,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直到天明,都无任何事情发生,邓安才稍稍安心,知道刘度至少暂时是真心选择了合作。

翌日清晨,邓安三人辞别刘度,在零陵方面安排的向导带领下,踏上了返回郎陵的漫漫长路。

荆南之行,虽未尽全功未能招揽到庞统等大才,但成功将零陵郡拉入自己的潜在联盟体系,已是一笔巨大的战略财富。